09.21 展覽|埃貢席勒:死神與少女

- 1. 鏡像關係與線性嬗變 -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故事始於一面鏡子。

席勒將一面巨大的全身鏡搬至家中閣樓的畫室,從此他開始了持續一生的穿透鏡面的凝視 —— 對面部表情,身體結構,女人,孩童,一切。

鏡子在席勒的畫作中充當了一個重要的隱形媒介。法國精神醫生拉康曾提出過一個“鏡像理論”,即鏡像體驗傳達了一種混淆了現實與想象的情景意識,鏡中的“我”與現實的“我”存在意識折射的差異,並非絕對同一。基於此,鏡子和繪畫同樣具有映像(reflection)和再現(representation)的功能。

席勒留下的100多件自畫像,大部分是通過觀察鏡像完成的。通過鏡面反射後再創作的人像具有了一種雙重摺射下的藝術哲思。線性扭曲和變化之後的肢體和表情是自我意識裡再現的“席勒”,一個反映出歐洲20世紀初期時代烙印和個人悲情的特徵的“席勒” —— 悲憤,矛盾,張狂又壓抑,自戀又自貶。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席勒 | 自畫像

Schiele | Self-portrait

即使是部分模特習作,席勒也會通過觀察鏡中圖像再繪畫。鏡子的存在給予空間多緯度的可能。在《在鏡子面前畫著裸體的席勒》中,席勒勾勒了模特的背影,以及鏡中的模特正面和正在繪畫的自己。畫面中省去了實體的鏡子,將現實空間和鏡中虛鏡貫穿。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席勒 | 在鏡子前畫著裸體模特的席勒

Schiele | A Standing Girlwith Backstroke Position

通過鏡子,席勒並非單純凝視模特本身,而是跳脫出單一關係,成為自己和模特的觀眾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 滑動查看相關電影截圖 >>

- 2. 反叛,分離,聚變 -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席勒的作品不僅是單純個人創作,更具備一種時代代表性的和群體象徵意義。16歲以最年輕入學生身份被維也納藝術學校錄取,卻不安於保守的學院派觀念毅然退學。年輕的席勒似乎一開始便有著想要改變世界的雄心。

19世紀90年代,世紀末先鋒派藝術家們在亂世中革新,分離派(Secession)和新藝術運動 (Art Nouveu) 並行。席勒追隨導師克林姆特,一直活躍在藝術運動中心。面對現實世界的絕望,席勒用充滿反叛與強烈的生命意識的創作傳遞著藝術的使命。正如克林姆特組建維也納分離派時在宣言中說的:“我們不懂什麼是偉大的藝術,什麼是渺小的藝術;不懂什麼藝術是供富人欣賞,什麼藝術是為窮人所喜愛的。

我們只知道藝術是為人們共同享受的一種財富。

席勒作品的反叛與時代特徵,不僅被賦予在那些裸露糾纏的軀體中,其風景畫中也有所體現。他畫中的風景和房屋總是帶著暗色調的陰沉,即使是豔麗的花卉也只剩凋零的枯槁。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席勒 | 克倫洛夫的房子

Schiele | Houses in Krumlov

雖然年少的席勒受蒙克,梵高等大師的影響,在色彩和構圖上有所借鑑,但畫面之下的情感基調完全則完全屬於他的人生和時代。梵高的向日葵濃烈厚重,反映著畫者激情澎湃的內心和對世界仍保有希望的堅決。而

席勒的向日葵萎靡枯萎,擁有極端相反的悲憫心境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席勒 | 向日葵

Schiele | Sunflowers

另一方面,席勒從克林姆特那裡間接學習到的浮世繪風格也帶給其作品的更加廣泛隱喻性。東方絢麗的色彩元素和春宮圖裡對軀體的詮釋恰好契合了席勒對人像的表達 ——極致絢爛下的物哀與孤獨。

席勒的作品積極融合著當時新興的元素,又保留自己的風格和思考,追逐著藝術的自由。正如維也納分離派展廳大樓門上所刻的座右銘:每個時代都有他的藝術,藝術有他的自由。”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 滑動查看相關電影截圖 >>

- 3. 靈魂,身體,死神與少女 -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除了對外部世界的反思,深受弗洛伊德的影響的席勒也執著於對內在精神的洞悉。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人有生的本能(性本能)與死的本能。席勒畫中對性的描繪似乎是一種對“生”的詮釋,表情的空洞和肢體的猙獰則是對“死”的感嘆,甚至對多幅畫作直接以死亡為主題命名。

對少女身體的執念也是對少女靈魂的嚮往。大概在那紛雜絕望的時代裡,唯有少女的身體能透出最純粹的生的能量。席勒一生中幾個重要女人: 妹妹Gerti是他最早的模特也是心中高貴靈魂的象徵;舞女Moa見證了席勒和朋友們一起的年少時光;陪伴他最久的模特和情人Wally ,既是其靈感繆斯也伴隨席勒的繪畫和人生走向成熟;生活走向沉穩後結識的妻子Edith,卻懷著身孕和席勒一起死於西班牙流感。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席勒 | 畫家之妻

Schiele | Wife of the artist

雖然藝術中裸體是常見的,但當時席勒的畫作違背古典主義豐腴優雅的女性身體,而被冠以色情的標籤。然而,席勒畫中女子裸露而扭曲的姿態和表情卻很難構成“情慾”的形象,裸露的身體只是他表達的載體,人物背後深沉的情感遠大於了表面的裸露。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席勒 | 舞女Moa

Schiele | Dancer Moa

即便無法為席勒的作品是否色情辯護,但將目光停留在裸露的軀體上,實在輕視了席勒的天賦和成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席勒的作品非常純粹,沒有背景和過多的裝飾,只為詮釋一個共同的主題 —— 矛盾的情慾,既是快樂的源泉也是不幸的開端。席勒作品的美是源於內心和靈魂的,正如康定斯基定義的:“凡是由內在需要產生並來源於靈魂的東西就是美的。”

《死神與少女》的畫面,是電影的結尾,也是席勒對情感的詮釋。此時,他代表男人,代表死亡,也代表神。席勒的藝術通過鏡像和畫面,超越空間,穿越生死,在時代裡遊蕩,以畫作為媒介,留存百年。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 滑動查看相關電影截圖 >>

* 截圖來自電影《埃貢•席勒:死神與少女》, 2016, Austria.

* 文中作品正在杜若雲章畫廊展出。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本次展覽持續至10.31日

轉發本條並截圖,留下姓名、電話

三生將從中抽取三位幸運者

各送出電子門票一張

「節假日開放時間通知」

展览|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

假期不打烊

中秋節9月22-23日(週末)正常開放,9月24日 (週一)閉館;

國慶10月1-7日正常開放,10月8/9日(週一/二)閉館;

10月10日恢復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