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確認收入時,一定要結轉成本嗎?

配比原則,這是我們當學生時紮根在腦子裡的概念。對於生產製造企業與商業企業而言,配比原則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對於服務型企業與研發型企業,配比原則就要靈活變通了。對服務類收入而言,不能也不必死摳配比原則,避免把會計核算複雜化,增加核算成本。

有位粉絲問我,公司確認了技術服務收入,該如何結轉成本呢?這位粉絲應該是困擾於收入成本的配比,我估計有此困惑者不在少數。

記得以前上大學時會計老師灌輸給我們的概念是,確認收入時要同步結轉成本,理論上這叫“配比原則”。這個原則非常折磨人,每當做賬要確認收入時,都要費勁地去匹配相應的成本。


確認收入時,一定要結轉成本嗎?


須知,配比原則最初是針對商品銷售提出的。有賣,自然就有存貨減少,所以確認收入要同步結轉成本。這麼做可以避免企業做假賬,少結轉成本,虛增庫存。

當第三產業(服務業)興起後,問題出來了。服務收入與服務成本的對應關係非常模糊。何為成本,何為費用,很難清晰界定出邊界。即便能界定清楚邊界,核算起來也非常困難。服務業該如何計算成本呢?首先要搞清成本的定義,成本是對象化了的費用,與收入有清晰的配比關係才能計作成本。

以足療為例,技師的單次提成是成本,使用的藥材是成本。模糊區域在於,有些費用不能直接與收入一一對應,需要分攤確認為成本,如技師的固定工資、足療包間的房租。成本依據收入進行歸集一旦變得繁瑣,往往會簡化作費用處理,這是成本效益原則的體現。足療店技師的固定工資、足療包間的房租一般會當作期間費用處理。

倘若成本都費用化了,收入又如何能配比成本呢?

對服務類收入而言,不能也不必死摳配比原則,避免把會計核算複雜化,增加核算成本。如果會計做賬時能根據服務項目明確歸集成本,屆時將歸集起來的成本結轉為銷售成本即可。如果平時已將項目成本費用化了,確認收入時自然就不會再有成本與收入配比了,也就無需結轉成本了。

配比原則,這是我們當學生時紮根在腦子裡的概念。對於生產製造企業與商業企業而言,配比原則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對於服務型企業與研發型企業,配比原則就要靈活變通了。

好在現在的會計準則已不再強調配比原則了,會計人可以鬆一口氣了。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私信【學習】即可免費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教程!

確認收入時,一定要結轉成本嗎?

確認收入時,一定要結轉成本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