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新能源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的新能源車發展水平如何?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2017年到2018年,整個國內的汽車市場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跌宕起伏”。

從消費升級,豪華品牌汽車銷量激增,到消費降級,並且向來保持高增長速率,一度被行業專家看好,認為很大概率超越轎車市場份額的SUV細分市場,開始連續數月銷量處於同比下滑的尷尬境地。這也僅僅是兩年不到的時間裡發生的鉅變。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面對目前國內汽車市場的現狀,和出於對於國內汽車市場未來發展的責任心,鳳凰網和寰球汽車主辦的“引擎·維新”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於9月26日在上海舉行。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參與本次論壇的嘉賓有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浦東新區副區長王華,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鳳凰網高級副總裁池小燕,寰球汽車董事長兼CEO吳迎秋,有來自中國汽車品牌的車企大佬們,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汽車媒體人。他們在本次論壇中展開熱烈的探討,對國內汽車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共同出謀劃策。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會上,各行業專家對目前的國內汽車市場做了一個深度的分析。

總結來說,中國的汽車產業在過去的40年發展歷程中不僅實現了量的飛躍,也實現了結構性的、質的變化。汽車市場正由合資品牌主導,邁向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共同主導的一個新的時代。

而此時的自主品牌正在開啟重塑市場格局的新局面,由此帶來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總結來說目前中國汽車品牌進入了多重考驗同時發力的歷史時期。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第一大考驗是市場增速的不斷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今年6月份國內汽車市場的總銷量是187.4萬輛,同比增長2.3%。其中中國品牌75.7萬輛,同比增長0.19%。7月份總銷量為158.9萬輛,同比下滑5.3%。其中中國品牌63.8萬輛,同比下滑6.1%。8月份總銷量178.99萬輛,同比下滑4.55%。其中中國品牌68.4萬輛,同比下滑11.06%。

這個數據可以看出,市場在局部時間段從微增長進入了負增長,這對所有的車企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

第二個考驗是合資品牌的全力打壓,中國自主品牌在發展初期曾經依靠明顯的價格優勢,和合資品牌在市場上拉開了差距。二者相安無事了很多年,但是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和自主品牌的向上突破,兩大陣營在產品檔次和品牌的定位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重疊。這時國內的汽車市場就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變化,合資品牌反過來利用價格這個武器和自主品牌在市場上展開正面競爭,對自主品牌形成了巨大壓力。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銷量數據顯示,中國品牌的乘用車市場佔比從6月份的40.43%下降至7月份的40.1%,再到8月份的38.22%,這連續下滑的不利局面,對於中國汽車品牌的生存問題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第三個考驗是嚴峻的國際市場和貿易形勢。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表面上看對汽車市場的影響不大,因為中國出口美國的整車本身就不多,但是世界上體量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會牽動整個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神經。會影響到匯率、投資、整車、零部件,以及相關各個行業產業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它會影響廣大消費者,尤其是中低收入消費者的信心和對未來的預期,這是對汽車市場最大的傷害,而這當中自主品牌汽車受到的影響更大。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歷程雖然充滿艱辛,但同時處於這三重巨大考驗卻是前所未有的,這可以說是中國汽車品牌真正走向成熟的一個終極大考驗,而縱觀世界上存活下來的汽車品牌,都是經歷了全球性的挑戰和變革的。相信中國汽車品牌從本土品牌成長為全球品牌就必須要經歷這樣全球性的考驗。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雖然目前的中國汽車品牌面臨多重考驗,但依然是有很多機會和前景的。比如汽車置換和升級的週期,讓傳統的燃油車仍然存在著結構性的機遇,消費升級是未來十年推動中國汽車增長一個深層、內在的邏輯。人們出行習慣的改變,共享經濟的廣泛普及,以自動駕駛出行共享出行為特徵的新商業模式等,正在重塑著傳統的汽車行業跟競爭的格局。

中國汽車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先發優勢,造車新勢力們對於互聯網、整車製造、出行方式的跨界融合也許會給品牌向上提供新的可能和新的思路。中國汽車品牌曲折前行的過程當中,一定能夠破題新語境,開闢新路徑。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而經過了過去這麼多年的發展和積澱,中國汽車品牌的體系能力已經有了質的提升。產品的品質也有了質的突破,不少品牌在邁向高端的過程中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新能源、SUV等品類在市場上具備了一定的比較優勢,造車新勢力的崛起也為我們的產業帶來了更多新生的力量。所以王俠認為,中國汽車品牌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在全球化和全球市場的大海中經歷更大風浪的考驗,而如若在這次考驗中能夠勝出,中國汽車品牌就會真正走向世界,成為全球品牌。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論壇的第二個環節,造車新勢力和新能源汽車的各位大佬——前途汽車董事長/長城華冠董事長陸群、奇點汽車創始人兼CEO瀋海寅、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歐拉品牌總經理寧述勇、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共同就汽車未來發展的電動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總結了各自在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和產生的心得體會。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論壇第三個環節,由鳳凰網全國營銷中心總經理郝煒和國內的車企領導嘉賓——長安乘用車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楊傑、領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易寒、東風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顏宏斌、東風啟辰汽車公司總經理馬磊、南昌陸風汽車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欣欣,共同就目前國內汽車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如何實現汽車銷量和市場份額的提升?中國汽車品牌綜合競爭力如何全面提升?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18年,中國汽車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論壇討論環節過後,大會還邀請到了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CED安聰慧,分析了各自在企業當中的發展趨勢和戰略部署等。

寫在最後:

2018年的整個國內汽車市場充滿了挑戰,而中國汽車品牌更是危機四伏。中國整個汽車產業正在迎來一個百年不遇的變革期,未來整個行業的博弈和市場競爭歸根結底還是各自創新能力的較量。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共享化、服務化和平臺化問題都是需要大家共同去探討和摸索的。如果說傳統的中國汽車行業僅僅是一個模仿和學習的過程,那麼未來的中國汽車行業才是真正需要中國汽車品牌自己走路,獨立探索和創造的。

是危機,也是希望,是機遇,更是挑戰。期待中國汽車品牌在逆境中涅槃重生,走向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