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看似熱鬧,其實糟糕,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標題黨”!

看似熱鬧,其實糟糕,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標題黨”!

說到“標題黨”,最近有兩起刷屏級的事件。

一是《愛情公寓電影》,前期宣傳猛打“情懷”牌,實際上映竟然是盜墓片。

二是吳京“被死亡”。某自媒體發文,說的是謝楠的外婆去世,可封面卻配了一張吳京的黑白照,並把標題擬為“逝者長已矣,謝楠節哀”。

只要是正常人,第一反應肯定是吳京沒了。

結果打開一看,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這種典型地為搏眼球無節操無下限的行為,簡直令人髮指。

如果它們的作者站在我面前,出於禮貌,我一定痛扁他們一頓。

其實對於“標題黨”,我並非一點都不能容忍,但起碼有個度。

我贊同黃有璨的觀點,如果你的內容有70分,你利用標題拉高到75或80可以理解。但如果強行拉到100,或者和內容根本八竿子打不著,那這種行為,就是赤果果地人性扭曲和道德淪喪!

它們都犯了同一個錯誤,為創造短期目標而無節制地“消費”用戶。

他們拍電影、寫文章或者其它什麼,就沒打算對用戶負責,關心的僅僅是票房、點擊量、話題性等數據。

這樣的人,從小處說沒有遠見,從大處說,心術不正。

然而,更可怕的是,如果我把“標題黨”這個概念深化一下,你會發現,我們身邊有很多“標題黨”,甚至包括我們自己。

看似熱鬧,其實糟糕,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標題黨”!

看似熱鬧,其實糟糕

2014年冬天,我曾和一名運營總監短暫共事。

說短暫,因為他只在我們公司待了三個多月,春節後就離職了。

這名同事最大的特點是特能聊,只要有他在,完全不會冷場。

無論時事熱點、明星八卦,工作生活,還是情感職場,只要你想到的,他都侃得頭頭是道,所以很得老闆器重。

做事看起來也風風火火。

因為公司不大,總監的級別在工作時間上比較自由。

所以他經常不來上班,但每天早上,都在公司的微信群發四五條語音,全是那種5~60秒的。

說他正在沒日沒夜地跑項目,要大家也全力衝刺、過個肥年之類。

我們有時私下嘀咕,這位新總監整天神出鬼沒的,靠譜嗎?

事實證明,這個人的確不怎麼靠譜。

事情是這樣的,在每天羅振宇式的“激勵”大家的同時,他也籤成一筆不小的訂單。

雖然沒預付金,但他跟老闆解釋,甲方是朋友,一切由他負責,不用擔心。

老闆就信了。

因為訂單的履行時間是2015年初,就這樣,我們等啊等啊,一直等到過完年,他沒來上班,這才感覺不對勁兒。

再派人去甲方那裡調查,才發現訂單上的地址、電話、責任人全是假的!

老闆氣得當時胃病都發作了,好多天沒出現。

還有一次聚餐,他說起個人私事。

他有三個孩子,兩個和前妻所生,離婚後都跟了前妻。

現任“妻子”還在上大學。

大一時倆人有了孩子,現在孩子兩歲,但因為沒領結婚證,女方一直不敢讓家裡知道。

又沒錢買房,只好僱保姆在學校附近的出租房帶。

用他的話說,得趕緊掙錢,買輛像樣的車,將來哪天見了岳父岳母,不至於太寒磣。

毫無誇大渲染,只是客觀敘述,他就是我想說的第一類“標題黨”式的人物。

他們絕大部分心思都用在如何活出一個外表的“熱鬧”,而不去面對現實的糟糕。

不真正接觸,看不出他們多大本事。而一旦接觸,很可能你已經“入坑”了。

看似熱鬧,其實糟糕,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標題黨”!

看似熱鬧,其實糟糕,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標題黨”!

常態化努力 VS 間歇式“抽風”

前一段“世界盃”期間,很流行一個詞,自律。

典型的代表就是C羅,因為長年堅持鍛鍊,身體肌肉線條完美,被贊“33歲的C羅擁有23歲的肉體”。

這哪是自律,明明是返老還童啊啊啊!

另一個體育界的典型是前NBA巨星科比,那句“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同樣激勵了無數人。

自律,換一種說法,就是常態化的努力。

比你有天賦還比你努力,這種人最招煩。

大學室友,內向,酷愛文學。

那會兒我們整天聯機LOL時,他就死磕圖書館,記筆記。晚上寫文章,發貓撲和天涯。

因為他這麼努力,我們都挺煩他。

說實話當時他的文筆只能算不錯,談不上好。

可四年後大學畢業,我在他床上看到一本做滿標記、破破爛爛的成語詞典。

突然預感到,日後也許得對他“和顏悅色”一下。

果不其然,半年後他就在一家本地報社嶄露頭角。又一年後,當上主編。前年離開報社做自媒體,如今坐擁數百萬粉絲,已有出版商主動聯繫他出書......

這是什麼速度?我還糾結於是否給他面子,讓他請我吃飯,轉眼變成我得請他吃飯啦!

他的事業軌跡,是一個充滿動能的上升曲線。這個動能,就是常態化的努力所賦予的。

常態化的努力才是真努力,曇花一現式的努力,只是偽努力,或者叫間歇式“抽風”。

它遠遠不足以支持起飛,大約只能讓人躥嗒兩下,就一頭栽泥裡。

所以我們偶爾跑個步、加個班,發朋友圈炫耀一下,無傷大雅。

有時,這也是面對“乏味現實”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但別忽悠自己,這就擁有了健康,這就成就了事業......

當朋友圈的“標題黨”不可怕,當自己人生的“標題黨”就允悲了。

看似熱鬧,其實糟糕,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標題黨”!

努力地“瞎忙”

看上去,“瞎忙”總比閒著好一些,至少在周圍人眼中,你像是努力的。

然而,真得如此嗎?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無效的工作會極大地損害效率,導致我們陷入重複機械的“體力勞動”中,久而久之對未來產生迷茫。

既沒什麼技術含量也沒什麼前途,自身成長又慢,工資也不高。

人生一世,我是來逗逼的嗎?

現實中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他們一般都有個共同點,就是隻能做到純粹的“職能支持”。

舉個簡單例子,還記得那篇《月薪3000和月薪30000之間區別》的朋友圈爆文嗎?

同樣是瞭解來訪客戶行程,A員工只瞭解到“他們下週來”。

你問他,下週幾?

這個我沒問。

你問他,來幾個人?

他說,啊,你之前沒讓我問這個。

你問他,客戶是坐火車還是飛機?

啊,你也沒讓我問這個。

特麼領導讓給客戶打個電話,具體問什麼還得一一給你列出來嗎?

而員工B不但將客戶來訪時間具體到下週几几點出發、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幾點到、一共多少人、由誰帶隊、準備考察多久,還將己方怎麼接待、建議的賓館、下週天氣等細節瞭解的一清二楚。

兩相比較,即便老闆是A的爸爸,也不好意思給他高薪吧?

A類型就是所謂的“職能支持”,與其說工作,更像是“混差事”、“打醬油”。關心的僅僅是“做了”。

與之相對的,B卻是“目標導向”型。關心的是“做成”。

同樣的工作,後一種類型往往能提供超預期的結果。

同時自我存在感很強,也十分利於個人成長,不易被取代。

看似熱鬧,其實糟糕,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標題黨”!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三種生活中的“標題黨”,是不是小夥伴們都紛紛“中槍”啦啦啦啦?

實際上你們肯定早發現了問題,只不過現在由我說出來。

而且有問題不可怕,哪裡摔倒哪裡爬起來,迅速掌握一兩門實用技能,這才是最關鍵的。

當然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技能,我覺得以下幾種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實用。不要求多精通,但至少掌握基本技巧。

一、說話

這個重要性相信不用多說了。

崔永元最近在喜馬拉雅上線了《像他一樣說話》系列課程。

“一句話可以出奇制勝,一句話也可以令所有前功盡棄,天大的差別,分寸之間”的介紹語很說明問題。

二、寫作

我覺得互聯網時代,除了說話,文字算人與人之間最主要的溝通方式了。

很多人寫出來的東西要麼邏輯不清,要麼詞不達意,錯字、病句也十分常見,應該加強一下。

三、營銷學

除了賣東西,求職、競崗、讓他人選擇自己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營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心理學

跟營銷學差不多,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最容易收穫理想效果。

以上是對職場人而言,如果你時間相對自由,完全可以好好學一門手藝:比如做菜、比如烘焙、比如攝影、比如茶藝。

提到茶藝,就不能不提“莫道學堂”這個平臺。

該平臺結合了線上視頻和線下實操兩種課程模式,內容由7位從事茶業10年以上的茶藝講師,累計10000小時的線下授課經驗打磨而成。知識涵蓋了茶史、茶文化、茶類、選水、用器、茶席、茶戲、茶與健康以及茶葉審評、鑑別、儲藏、流通等各大體系,堪稱茶業界的“藏經閣”。

而且通過該平臺,可以直接申報人社部全國通用的中高級茶藝師、評茶師和二級/一級技師考試,打開專業化通道。

木心說,歲月不饒人,我亦不曾饒過歲月。

你總得做點什麼,向這個咄咄逼人的世界證明一下,你不是好欺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