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陳凱歌和張藝謀比,誰在電影方面的成就更大?對此你怎麼看?

且聽風吟154201046


經典作品比較

陳凱歌的巔峰作品是《霸王別姬》,這是豆瓣評分最高的華人電影高達9.5分,沒錯是豆瓣不是貓眼評分,超80萬人評分還能達到這分數只能用恐怖形容。張藝謀巔峰作品是《活著》豆瓣評分9.1人數是32.8萬左右,無論評分人數還是分數值都輸給了《霸王別姬》。論電影在業內的口碑,《霸王別姬》入選了《時代週刊》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獎項方面《活著》很多國內外大獎,可《霸王別姬》擁有戛納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就單論這兩個獎項就贏了《活著》。最具代表性作品這塊是陳凱歌贏了,但是要是輪經典數量,張藝謀就更強。口碑好的作品,張藝謀擁有《活著》《一個都不能能少》《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粱》《有話好好說》《菊豆》《金陵十三釵》《歸來》共9部。陳凱歌擁有《霸王別姬》《末代皇帝》《荊軻刺秦王》《孩子王》《黃土地》共5部。張藝謀高質量影片基本一倍於陳凱歌,張藝謀勝。


霸王別姬海報

獎項比較

獎項是最直接的業內肯定,兩位大導演都擁有超多獎項,實在是統計不過來,所以只統計導演們最重視的世界三大電影節的獎項,演員方面獎項不包含在內。首先是張藝謀的戛納電影節成績:《菊豆》布努埃爾獎、《活著》評審團大獎、《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高等技術獎。柏林電影節:《紅高粱》金熊獎《我的父親母親》銀熊獎。《英雄》阿爾弗雷 德·鮑爾特別創新獎。威尼斯電影節:《大紅燈籠高高掛》銀獅獎、《秋菊打官司》金獅獎、《一個都不能少》金獅獎。陳凱歌三大世界電影節獲獎如下:戛納電影節:《霸王別姬》金棕櫚獎。柏林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無。這差距一目瞭然,如果你要統計完所有獎項,數量會告訴你差距有多大。


電影票房成績比較

不同時代票房有差,我們就比較內地當時的票房排名吧,並且只統計前十名次。還是先統計張藝謀的。《菊豆》5706萬1990年年度第二、《有話好好說》4600萬1996年年度第五、《一個都不能少》3000萬1999年年底第三、《英雄》2.5億2002年年度第一、《十面埋伏》1.56億2004年年度第二、《滿城盡帶黃金甲》2.91億2006年年度第一、《三槍拍案驚奇》2.58億2009年年度第六、《金陵十三釵》6.09億2011年年度第三、《長城》11.73億2016年年度第七。陳凱歌內地票房前十成績:《無極》1.81億2005年度第一、《梅蘭芳》1.17億年度第八、《趙氏孤兒》1.91億2010年度第九。《霸王別姬》內地票房是很少的,在美國記得是有500萬美元,可這是不統計海外市場的,要不然差距會更大。陳凱歌也就進入21世紀才能進入前十,張藝謀90年代就可以了。張藝謀在商業方面毫無疑問又贏了。


很多人認為藝術成就無法評估,可我覺獎項和業內的口碑大眾口碑都算是一種判斷的標準,張藝謀就是沒有《霸王別姬》那麼口碑好的電影,可總的來電影質量是勝陳凱歌的,所以我覺得張藝謀電影成就大。


生生說啊


關於這兩位中國第五代導演的比較和爭議從未中斷過,估計也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問題,很不好評價。

不過,今天正好看許知遠的十三邀第三季第一期採訪了張藝謀,但是很感興趣,上午花了一個多小時把專訪看了一下。發現張藝謀真的是個很坦誠的人,直言不諱,開誠佈公。張藝謀給人的印象像個木訥的農民,但是跟他聊天就會發現,他的談話慾望很強,許知遠基本沒怎麼追問,張藝謀就滔滔不絕起來。最後的時候,他還拿自己是個農民的段子開玩笑,他說我始終是個城裡人,只在年輕的時候在農村插過三年隊,不知怎麼就總被當成農民。說完哈哈大笑。

張藝謀對自己還是有很清醒的認知,他說自己雖然導了很多電影,有口碑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是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天才型的導演。何為天才型的導演?他舉例說,比如姜文、王家衛、諾蘭這種就是天才型的導演,像王家衛拍電影外人看起來亂七八糟,最後完成的作品都很有情調,這就是天才。完全依靠才華來駕馭整部電影。但是對他來說,他就是個手藝人,勤勤懇懇的勞作,笨鳥先飛,通過不間斷的工作,通過一部部電影的數量最終完成一個質變。他知道自己的優勢在於創意,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弱點在於才華,所以勤能補拙大概就是他所能施展的最大才華。而且他謙虛說,他從未想超越這個時代,把自己手中的這點活兒做好就行了。

可以說張藝謀的這次採訪還是很真誠的。但是對於陳凱歌,說實話心情比較複雜。除了早年的一部《霸王別姬》揚名國際之後,這些年拍的片子似乎都乏善可陳,最新的《妖貓傳》票房如何暫且不說,口碑也差強人意。陳凱歌有種知識分子的矯揉造作感,給人的印象是想走商業大導的路線,但是又放不起心中那種知識分子的矜持,總覺得在電影中要傳遞點什麼意義的東西才可以,最終搞得電影不倫不類,像商業電影,但是又像文藝片,兩面不討好。我覺得他比張藝謀差一些,這些年張藝謀一種都在探索各種電影類型,雖然不一定成功,但是這種不懈地探索精神真的值得敬佩。但是陳凱歌一直裹步不前,始終沉迷在自己營造知識分子的虛假氛圍中,拍的片子莫名其妙,而且沒有一點進步。

其實對兩位大導演,我覺得有句俗話形容正合適,對張藝謀來說,步子邁得太大了容易扯著蛋,而對陳凱歌來說,邁不開步子容易擠著蛋。


說書人思鬱


先說說陳凱歌導演,他的娛樂八卦我就不說了,我是不會說倪萍是他前女友,陳赫是他外甥等八卦新聞的,今天主要說說他的藝術成就。

陳凱歌導演的作品很多,獲得的成就那就更多了,這些讀者在百度上都可以找得到,我就不贅述了。陳凱歌導演最好的作品是《霸王別姬》,正是因為這部評分高達9.5空前絕後的作品奠定了陳導在中國電影圈的如今的地位。“空前絕後”的作品可不是說說的,“空前”是因為《霸王別姬》這部影片觀眾和業內對它的評價之高在當世非常罕見,“絕後”則是因為陳導在《霸王別姬》之後再無作品能夠達到如此輝煌。相反的是,成功不可複製,而失敗則一再輪迴。後來的作品雖然偶有良品,但是精品和極品卻少之極少,這與高在神壇上的陳導身份極不符合的。

再說說張藝謀導演,他最好的作品在我看來是《活著》(豆瓣9.1),當然《大紅燈籠高高掛》和《紅高粱》也是張導的巔峰之作。2002年張藝謀導演轉型執導武俠鉅製《英雄》,並且開啟了中國大陸電影的“大片”時代。他的電影風格勇於創新且涉及題材廣泛,每次上映都能引起國內輿論的高度關注。並且“老謀子”的作品曾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更重要的是張藝謀導演過08年奧運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隨後國內網友更是給了張導“國師”的稱號,並且下屆冬奧會的總導演也是他。從這些方面來看,張藝謀的電影成就和國際影響是遠高於陳凱歌導演的。

在我個人看來,這兩位大導演的作品我都特別喜歡。如果要我打個比方的話,我感覺張藝謀像是杜甫一類的人,張導的作品很多都很沉重,現實主義極強,而且特別喜歡描繪複雜的人性和社會問題,如《活著》、《一個都不能少》之類的;而陳凱歌導演我感覺他像是李白之類的導演,他的作品我個人感覺都有一種浪漫主義色彩在其中,其中最值得說道的便是《妖貓傳》了,這部電影是最能見陳導浪漫主義的才情的,電影的評分不高其實是很冤的,浪漫悽美的愛情故事、極盡奢華的極樂之城和絢麗奪目的法術特效很難讓人挑剔出什麼瑕疵,讓人有種夢迴大唐的感覺。


可笑的吃雞


首先是張藝謀,相信大家對他的電影應該都有了解的,像他早期的電影《活著》、《山楂樹之戀》、《紅高粱》等電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不論是口碑方面還是票房成績都贏得了大眾的稱讚,並且在國際國內的電影節上面斬獲了不少的獎項。而張藝謀本人也是一位國內比較大牌的導演,自身的榮譽也是很多了。包括近期的《長城》、《滿城盡帶黃金甲》等作品的出現,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在口碑上面就沒有之前那麼優秀了。希望張導能夠持續的為中國電影貢獻更多的優秀電影,提升中國電影的品質。

然後是陳凱歌導演,同樣作為同時期的優秀導演,從早期的《霸王別姬》、《趙氏孤兒》、《梅蘭芳》等電影在中國電影界取得了很高的成績,也獲得了國際上的各種優秀獎項。近幾年來,陳導也拍了《道士下山》、《搜索》等電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和優秀的口碑。

最後,我個人覺得他們兩人都是中國優秀導演的代表者,都是獲得過國內外認可的優秀導演,也沒必要去比較兩人的成就的高低了,兩人電影風格不同,也是無從比較的。




文藝呂大仙


兩位既是同學也是同行,難免被放在一起比較。網上多數傾向於張藝謀成就大於陳凱歌,我也持相同觀點。張藝謀的第一導《紅高粱》就一鳴驚人,接著《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一個也不能少》都是佳作。後來的《英雄》開國內大片時代,雖然有《拍案》和《長城》的滑鐵盧,但是文藝風的《山楂樹之戀》和《歸來》、商業風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釵》雙線豐收。商業時代,他指導的“##印象”也是成功的,還順利完成奧運會的開幕式重任。相比之下,陳凱歌最拿的出手的還是《霸王別姬》,位居第二的《黃土地》還是張藝謀出過力的。 陳凱歌雖屬名門之後,是科班出身,學霸的底子,又泡過洋墨水,本該執同門牛耳,可惜他一直🈶️想法沒辦法,作品發力過猛,反而不接地氣。感覺他被盛名所累,一直端著下不來,其實他就是“想多了”,他不怎麼發力的《和你在一起》就贏得不錯口碑。


東風這個吹


1.從發展軌跡上看,陳、張同為第三代導演中的領軍人物,同為最早獲得國際聲譽的大陸名導,但不同的是:一個導演科班,一個攝而優則導;一個衷情城市故事,一個發跡農村題材;一個敘事酣暢,一個風格凝重;一個專注人性開掘,一個廣泛涉獵社會熱點;一個博觀約取,一個高產不輟;一個轉型艱難,一個文體通吃。

2.從藝術成就上看,陳早期的《黃土地》、《霸王別姬》具有十分震撼人心的力量,特別《霸王別姬》個人認為是華語電影的扛鼎之作,但其後的《荊軻刺秦》、《趙氏孤兒》、《道士下山》、《無極》、《妖貓傳》等雖也算優秀作品,但都沒有達到《霸王別姬》的高度,而且在敘事技巧、電影語言、藝術風格都沒有實現突破,也沒有成功完成從文藝型電影向商業視覺衝擊大片的轉型,有點遺憾,更有尷尬!張從早期的《紅高梁》、《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美洲豹行動》、《古今大戰秦俑情》到後來《十面埋伏》、《英雄》、《長城》以及《金陵十三釵》等,題材日益廣泛、風格漸趨多樣、票房持續增高、大獎不斷斬獲,但張的成功後面的不足之處:其電影有日益迎合觀眾的嫌疑,挖掘心靈的能力有所下降,成功主要是靠技術手段應用對觀眾視覺擊。

3.從影響力上看,陳創作有江郎才盡的感覺,進入新世紀影響力明顯不足。張的影響力則不僅限於電影票房,而且成功執捧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同時開闢了印象XX系列的商業演出模式。以此而論,張明顯高出一籌!

然而,陳、張之爭,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您喜歡誰就誰吧!


儒客非儒客


我們首先看一下兩人拍過的電影。張藝謀拍過《一個和八個》《黃土地》《紅高粱》《代號“美洲豹”》《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有話好好說》《我的父母親》《幸福時光》《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單騎》《三槍拍案驚奇》《長城》《一個都不能少》《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滿城盡帶黃金甲》等等

陳凱歌拍過的電影有《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邊走邊唱》《荊軻刺秦王》《霸王別姬》《溫柔的殺我》《和你在一起》《呂布與貂蟬》《無極》《貓妖傳》《道士下山》《梅蘭芳》《趙氏孤兒》等

張藝謀憑藉《紅高粱》獲得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香港金像獎國內的金雞獎和百花獎,《活著》獲得了法國戛納電影節評委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還有幾部也多次過獎,並且三次提名奧斯卡,五次提名金球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擔任08年北京奧運會的總導演。

《孩子王》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導演獎,《霸王別姬》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和你在一起》獲得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無極》提名金球獎,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黑澤明獎。

單從國際獎項和提名次數看張藝謀的成就是高於陳凱歌的。有必要說一下的就是《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是陳凱歌的封神之作,也正因為這部電影的成就太高,導致人們對他的期待過高。


時尚潮範穿搭秀


肯定是張藝謀,畢竟張藝謀是中國電影的代表和領跑者,這點陳凱歌還是稍遜風騷的。

張藝謀代表作多,每一部基本上中國人都聽說過(雖然沒有看過),甚至連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啊都是張藝謀寫的。而且張藝謀在自己風格之外一直尋求突破。黑色幽默的有話好好說,小品綜合電影三槍拍案驚奇,中外合資大片長城,雖然好幾次都失敗了,但是,但是,他玩自己擅長的風格是沒有問題的。

而陳凱歌的處女秀 黃土地 卻被張藝謀大膽的攝影風格搶了風頭,而霸王別姬之後,電影水平急劇下降。

在國外,很多人往往會喜歡有自己風格的導演,這是張藝謀在國外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他的寫意的中國風,極致的構圖,大膽的色彩和光運用,全世界獨此一份。這種電影的個性陳凱歌是沒有的。




紅螞蟻影社


陳凱歌對氛圍營造和人物塑造方面早期勝於張藝謀,電影的大局觀留白能力陳凱歌比不上張,陳的電影執念在無極之前是很深的,張的電影執念在紅高梁之後就不是那麼深了,從電影的深度上陳一部《霸王別姬》就勝張藝謀啦,從電影的廣度上,張藝謀是高於陳凱歌的。這樣說吧,後人來看電影,張藝謀是有多元研究價值的,而陳凱歌是有電影文學研究價值,陳凱歌的電影更像書,張藝謀的電影更像畫。誰的電影成就更大,作為一個多元的你來說,也許是張藝謀;作為一個追求完美極致的你來說,也許是陳凱歌。就近15年來說,是張藝謀,而之前的15,是陳凱歌(因為有霸王別姬)。就一生來說,真說不準,也許某一天老謀子拍出一部有深度的而又不失其大局觀留白能力的電影就未可知了。《霸王別姬》太厲害了沒辦法。再過50年,也許還會記得它。時間是檢驗一切的標準,說個笑話,若陳只拍了一部霸王別姬,那他就是大陸第一導演啦,沒有爭議。


海八街


張藝謀陳凱歌這個兩個人說實話,我知道張藝謀比陳凱歌早,我只知道他倆是同學,在娛樂圈也是競爭對手,只是默默的競爭而已,誰也沒有挑明!

我感覺張藝謀的名氣大一些,因為在我年輕的時候就知道張藝謀是個大導演,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張導近幾年拍的電影的確不怎麼樣,口碑也不怎麼好,就像《孩子王》《霸王別姬》《紅高粱》《活著》這幾部經典的電影還是不錯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像這幾部口碑就不怎麼樣!

陳凱歌導過的電影我沒怎麼看,主要是沒怎麼注意,《無極》好像是拍的,口碑不怎麼樣!

其實話又說回來了啊,張陳兩大導演他倆是中國第五代導演嗎,也是導演中的領頭人物了!所以在娛樂圈他們是前輩!他倆放一起就是一個‘傳奇’! 不過現在不行了,馮小剛馮導現在在導演界佔領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