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廣州首家外資加油站開業,如果全中國普及的話,還會有人去中石油中石化加油嗎?

丁亞東919


60秒懂車,回答你的汽車問題。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比較極端哦,小編再給你做一個回答。

最終決定這個去中石油,中石化還是去外資加油站,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性價比,同樣的價格比品質,同樣的品質比價格。


中國引入外資交戰了一個事,關貿協定的協議要求開放,第二個對市場形成有力的競爭,也會讓老百姓想到更實惠的油品。


所以整體來說,這件事是一個好事,但是最終的結果去哪兒加的?我覺得中石油中石化呢,不會結束,因為他們的覆蓋量太大,但是在有效競爭下,可能會更好的提供油品和降低價格,而外資企業因為管理完善,所以呢,我們預估往往價格和品質會有一定的優勢。


60秒懂車


一個外資加油站開業,居然引起這麼大的反應,微博!頭條!各種媒體都有報道!這個海灣加油站開業後在全中國火了一次!一個小小的加油站開業,引發眾人圍觀,關注,根源在哪裡?


其實引發關注無非是兩點原因:第一價格便宜!第二人們對外資石油的信任度!如同很多人都信賴合資車一樣!上面掛牌價格只是開業促銷價格,兩天以後就會恢復原價!其中原因你懂的!
但是這個充值送禮是比較實在的!例如充值1000元送的礦泉水、酒、洗車卡,雖然和799元的噱頭差了很多,但是實際價值也在百元之上。比起石油石化充值送的所謂換購豪禮,或者百分之一的優惠真的是實惠好多。比私人加油站送的禮物還多!這點我想也是大家關注的一個原因吧!
最後,老百姓不管是誰開的加油站:外資也好、國企也好、私人站也好只要油品達標、價格優惠就可以。如同國產汽車和合資汽車一樣。國產汽車的崛起拉低了合資汽車的價格,百姓受到了實惠!其實加油站也是如此,市場競爭大、外資加油站加入才會促使國內加油站提高服務水平、油品質量等!沒有私企加油站的競爭,三桶油的加油站就不會搞促銷,哪怕是增一瓶水也好!沒有私人加油站的競爭,三桶油也不會提高服務水平!

例如本地的私人加油站:玻璃水免費加,上面一個裝玻璃水的大桶,下面帶有一個水槍。取締了瓶裝玻璃水,加油的客戶可以拿過水槍直接把玻璃水加滿!估計路邊賣玻璃水的快要失業了!玻璃水成本不高,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講花錢買需要5-10元一瓶,加油時免費送更加實惠!而私人站汽油價格和上面海灣石油促銷價格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私企加油站牌子不響,可能很多人對其油品質量呈懷疑的態度!如果海灣石油價格和私企一樣,那麼海灣石油無疑是勝利者,但是屆時國內三桶油也會跟進!對消費者來講,這也是一個好事!


水墨丹青一世情


對於外資加油站進入國內,不要過於樂觀。

不管是外資還是民營,他們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說白了都是為了賺錢來的,不是來做慈善的。

理由如下:

1.國內的大環境並沒有明顯的改善

外資進來還是需要承受高達63%的稅費,並不會因為他是外資而獲得更多的稅費減免。

當然也不排除政府會予以適當的稅收優惠,但是優惠力度太大讓兩桶油倒臺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國有企業為主的領導地位並不會被打破。

我國近年來的人力成本逐漸提高,外資在華投資一般都是挺遵紀守法的,會按照我國的法律法規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和社保,甚至福利待遇更高,那麼為人力所付出的代價會更高,他們的利潤空間不會有更大的改善。

另外高昂的流通成本也不會因為外資的入駐而發生本質上的改變。

所以外資加油站的加油價格應該和兩桶油齊平,大家還是會選擇兩桶油的。

2.外資入駐的目的是為了賺錢

正如開題所說,人家是來賺鈔票的,不是來做慈善造福中國老百姓的。所以大家不要懷揣著僥倖心理,認為外資的進入會讓未來國內油價發生顛覆性的改變。

所以選不選外資加油站都一樣。

3.消費習慣和品牌影響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

大家習慣於去兩桶油的加油站加油,習慣於一如往常的服務過程,這個習慣一旦養成是很難改變的,甚至去不同的加油站會有些不適應。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兩桶油在國內發展了真麼多年,根基非常穩固,他們花了很多錢做宣傳、搞活動,和銀行合作聯合推出優惠加油卡等等,他們是全方位得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是不會輕易被外資打倒的。

所以大家應該持有謹慎樂觀的態度看待外資加油站入駐。

大家覺得外資加油站有能力和兩桶油抗衡麼?



浮雲財經觀


進口的都是更好的,出口的一定比內銷標準高。這句話雖然很多人嘴上不承認,但是內心一定是認同的,並且價格相當時一定會按照這個標準進行選擇。如果外資加油站普及,一定會有多數人去嚐鮮,甚至徹底放棄兩桶油。


上述觀點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根據多年觀察得出的結論。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山寨盛行,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有欠缺,以及對假冒偽劣懲罰力度不夠造成的。而奶粉、毒膠囊和疫苗這樣的大事件,更使得部分人對一些國產商品失去了信心。


廣州首家外資加油站開業,這是一個很有標誌性的事件。我國經濟的發展,除了人口紅利、低成本出售資源、環保福利,剩下的最大原因就是融入國際市場,通過出口解決了過剩產能,並且獲得了巨大財富。


開放,是大勢所趨,是經濟發展的必然,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外資加油站會越來越多。

影響消費者選擇的,一方面是口碑品質,另一方面則是價格。假如外資加油站普及,價格又不高,那麼為什麼不去加呢?從某些角度來講,外國人做生意的花花腸子可能不夠多,假冒偽劣要少得多,油品想必能更好一些。


但是有一個問題不容迴避,中字頭油企已經完成了全產業鏈佈局,不僅僅進口原油,國內油田採油,煉油,批發,零售,統統都要拿下最豐厚的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外資加油站能撼動中字頭油企的零售地位嗎?很難,並且會需要漫長的時間。


財智成功的老家有幾個神通廣大的人準備開一個加油站,花了數百萬元買下了一塊位置極好的地。但是另一批更神通廣大的人阻撓,結果這個加油站五六年了,依然未能開業。


不說中石化中石油的加油站已經遍佈全國,利潤最為豐厚的高速服務區裡你還能找到民營加油站嗎?


加油站的設立,首先需要有一塊合法合規的土地,其次需要辦理大量批文,蓋眾多紅章。還要處理很多複雜的社會關係,這都不是有錢就能辦成的。這些,都是外資加油站難以普及的攔路虎。


如果外資加油站沒有進口原油或者進口成品油的資質,假如不能拿下一些優質站點,最終外資加油站能否賺到錢還是未知數。不是我們想不想加的問題,而是能不能見到外資加油站的問題。


財智成功


告訴大家一個不好的消息就是這家剛開業的加油站,價格又漲上去了,這兩年生意不好做,經濟不景氣,錢也不好賺,但油價確一年比一年高,有這麼一家加油站油價如此便宜,大家肯定喜歡,所以剛開業第一天,優惠後5.26的價格一瞬間火爆了整個網絡,大家都議論紛紛,說以後國內就是三桶油的天下了,那麼實施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也不得而知,那麼我們就好好來分析一下這家特殊的加油站

一:海灣石油,首先這家加油站是國內第一家外資品牌的加油站,也是我們國家今年首次對外開放的,首先你能來到中國開加油站,那麼你所有的經營手續還有經營情況都得符合中國的法律,不得違法經營,如上圖所示,第一天的價格優惠完5.26的價格,可以說全國最便宜的油價了,如果長期下去,別的加油站,中石油、中石化還怎麼活,換句話說就是不正當競爭,違法經營,擾亂市場經濟,所以這個便宜的價格不可能長期下去的,早晚會跟上國內油價的,

二:有可能是一場有策劃的營銷活動,如此便宜的價格肯定會引來附近的車主爭相來加油充值,還有就是網絡傳播,這個太可怕了,昨天開業,今天全網都知道了,這個可謂是最成功的營銷了,花少量的錢做最成功的營銷,

三:石油是個暴利行業,我們國家的油價高,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高稅收,自己可以網上搜一下,一升油7.56,裡面三塊多錢都是稅收,成本實際上沒多少錢,這家外資加油站,有自己的進口渠道,成本價格方面更低,就是5塊錢的售價,他們也是有利潤的,

四:這也是我國加入WTO後對外開放的一個成果,不管願意不願意,都是在國外壓力下,擠進來的,中國是個大蛋糕,誰都想來咬一口,如果這家加油站真的 如題說的開夠三四千家,那麼對中石化和中石油還真是個大挑戰,既然價格壟斷,人家也可以搞促銷啊


引狼入室,本來就是一個大挑戰,訓好了狼為你服務,訓不好狼會吃人哦



銘涵汽車


正如網友所說,既然有海灣石油來替中石油、中石化分擔損失,這不是好事情嗎?因為每年中石油、中石化都說賣的的越多,虧得越多,現在好了,有了外資加油站接手,中石油、中石化就可以少承擔一點責任,也可以少虧損一點,在槍口一致對外這一點上,我跟大家的心情是一樣,希望海灣石油也能來到筆者所在的城市,也給筆者一個機會去“坑”一下他們。

有論者認為海灣石油是在虧本賺吆喝,筆者不這樣認為,不是人家的定價低了,而是我們的定價高了,美國不是油價就在每升3塊多錢嗎,其中還含了30%的稅。每次國際原油漲價,油價就調;每次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就暫停調價。也就是說漲價時與國際接軌,下調時就是特殊情況。

還有論者指出,油價高,是出於環保的需要。這個我就不懂了,一方面各地上馬汽車生產線,拼命造車,一方面又說油價上漲可以抑制汽車保有量,何必這樣費事呢,直接不賣車不就得了。

雖然筆者這裡沒有海灣石油,但是也有一家民營加油站在搞促銷,油價直接下浮8毛錢,而且加滿200元,可以免費洗車一次,還是比較划算的,看來競爭真的是好東西,過去哪裡享受過這種待遇啊!

不過告訴大家一個不好的消息,海灣加油站也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怎麼能虧本賺吆喝、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呢,於是乎,他們又把油價提起來了,原因嘛,你懂的!


打虎拍蠅


汽油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可是息息相關的,畢竟現在的生活離不開汽油,這不只是體現在出行上面,還有生活中的許多生活用品和食品的價格都是跟汽油有著非同一般的關聯,這種關聯出現在運輸成本上面,所以說油價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這一點也不為過,只是油價的波動這些年來說的確非常大,而成品油價也是大家吐槽的對象。


具體原因還是兩桶油在成品油的價格上的居高不下,使得現在普通老百姓對於出行以及運輸成本的負擔大大的加重,特別是在過去國際油價一百多美元一桶的時候我們的油價也才六七塊錢一升,到現在國際油價五六十美元一桶的時候我們的油價也是七八塊錢一升,在國際油價大跌的情況下我們的油價非常穩定沒有出現跟跌的現象,而在國際油價上漲的時候我們的油價第一時間跟著上漲,裡面的原因讓大家很無奈。

再者關於兩桶油連年鉅虧的事情更是讓人想不通,在國內市場擁有絕對的市場控制權和定價權和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所有的市場利潤都歸這兩家所有,怎麼還會出現鉅虧的現象,最主要的還是國際油價大跌的情況下國內油價一直穩定怎麼還會虧本呢,裡面的原因讓人值得深思。當然石油的購買以及運輸還有開發以及提煉等等方面的投資成本自然是原因之一 還有就是每個時間段油價的波動造成的影響也是一回事,打個比方說在對外購買原油的時候是油價在高位的時候簽訂的購買協議,到油價下跌的時候由於協議的規定不得不以簽訂協議時候的油價進行購買,這也是造成我們的油價高的原因。


而在提煉油的技術水平上我們的技術的確不算太先進,提煉出來的油的比例達不到60%,而發達國家的提煉可以達到70%以上,這就是差距,這些差距都是算在成本里面的,這當然也是油價高的原因之一,而我們要繳的稅務方面也比較多,一升油裡面有一半是稅,也就是說加七塊錢的一升油裡面只有三塊五是油錢,剩下的一半是稅,而面對稅收這個東西不能有太大的波動,必須要保持穩定,這也是油價穩定很少有大波動的根源。

再者兩桶油的連年虧損和常年的高油價形成了反比,原油價格不高而成品油價高,這本來正常來說是有大利潤的才對,為什麼一直叫虧,而且一直在提高成品油的價格,難道是用虧本來做為油價上漲的理由嗎?還是說在投資開發以及購買原油和出售成品油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因素在裡面導致了兩桶油連年虧損的原因,或者說飯桶太多以及貪得無厭的蛀蟲太多導致的結果,最會讓使用者來給這群蛀蟲造成的破壞結果買單,難怪大家對兩桶油有那麼多不滿。

當然有很多人認為油價高的原因是兩桶油缺少競爭對手的結果,沒有危機感才造成了現在的這種局面,所以很多人想如果給兩桶油找來強大的競爭對手才能讓兩桶油改變現狀,這也不無道理,多少都會有一點效果的,但是這不能解決根本上的問題,像廣州這次一家外資油企業入住開張營業確實會給大家多了一個選擇,但是這也只是一個選擇而已,很難能形成大規模的影響,畢竟兩桶油有著絕對的控制權,外資加油企業很難能從根本上去撼動的,更何況兩桶油代表的什麼大家都清楚,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應該明白,面還是歸兩桶油吃,外資加油站能喝一點點剩湯而已。


再有就是來到我們的地盤上,肯定要遵守上面定的規矩,該交的稅一樣都不能少,你的成本低是優勢,但是在其他方面會被重點關照,到時候整體來看雙方都差不了多少甚至會高一些,為了避免損失價格自然不會低,最多在品質上面好一點而已,整體來說對老百姓的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和改變,所以不要想得太舒服了。

開放石油市場是為了跟世界接軌堵住別人說閒話的藉口,開放了市場可以進來,但是進來多少由我們上邊的人定,價格你們可以一定的範圍自己定,但是交稅繳多少由我們上面的人定,在受限制和不形成比例的競爭下外來戶很難對現在的市場環境產生改變和衝擊的,所以大家還是接受現實吧!當然石油外資進入我國市場也是有一定好處的,至少在未來石油市場成本上面會降低很多。


無法超越的足跡


大實話:就算是普及了,頂多就是分去一部分中石化的市場份額,但是撼動不了中石化的地位。

今天,首個海灣石油加油站落戶廣州,加油站除了能夠提供低價高品質的燃油之外,還配備了海灣便利店,同時也能享受海灣洗車服務。當然,這些都不是最吸引車主的地方,其關鍵還是在於油價低。


據瞭解,海灣石油的92號汽油和95號汽油基本上都比中石化的同類型汽油低了一塊多錢。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在這裡加滿一箱汽油,基本上可以比中石化便宜八十塊錢左右。這絕對是可以讓無數車主排隊加油的一個因素了。

看到如此大的優惠力度,很多人就開始稱趕緊普及吧,最好全國普及,讓大家都享受好處,這樣,我們就不去中石化加油了。其實,這種想法真的就有點無腦了。

首先咱們暫且不說海灣石油能不能全國範圍內普及,我就問一點,就算是全國普及了,難道中石化就眼睜睜看著他們佔領自己的市場份額麼?

因為,現在很多人之所以感覺海灣石油好,主要還是因為比中石化便宜一塊多錢,並不是說海灣石油本身具有什麼核心競爭力。

說現實一點,在海灣石油全國範圍擴張的時候,中石化只需要把價格降低一段時間,基本上這些車主就又會去中石化加油了,這樣就會造成海灣石油盈利跟不上擴增速度,畢竟,大家油價差不多,那誰還去排隊加油啊。而一旦資金鍊出現問題,那麼面臨的就是破產倒閉。

並且更加現實的一個問題是,加油站的擴張不同於互聯網擴張,這些都是實體擴張,你至少得找個地塊兒吧。光是找地這個事,要想在全國開花,基本上沒有龐大的資金和幾年的時間,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總的來說,海灣石油不可能在全國範圍內不急,他也沒有這個實力。就算是全國鋪開了,車主還是會選擇中石化加油,畢竟,這對於中石化來說,也就是降價的事情,並不是什麼難事。當然,如果真的能夠形成競爭,這對於無數車主來說,一定是一個利好消息。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又是一起狼來了!我們的兩桶油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點企業,它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為了有利於國家穩定發展而存在的,而外資現在進入這一領域,相當於把原來壟斷性質的局面被打破了,這避免不了會對兩桶油的業務以及利潤產生極大的干擾,但說到底,是有競爭才會有好的良性發展。

但我們要看到的是,外企資金進入這個行業,歸根結底是要掙錢的,而不是來發善心的,只要在合法的、可控的規模內有序良性發展,相信政府也是會樂見其成的,但要是在這一領域有了其他不好的苗頭,憑藉我們強有力的手段也是會有干預手段的。至於筆者說是否還有人去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因為任何商業行為都是有成本的,作為首家外資加油站它們也不例外,如果說長期這麼幹,必然是賠本的買賣,不然怎麼可能幹的長久,從近期的新聞已經可以看到,這就是這家外資加油站的促銷,不過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促銷力度還是值得肯定的,畢竟廣大的車友們是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了!


長安小師爺


關於首家外資加油站每升5.26元,不過是開業的噱頭而已,持續不了多久的,價格沒有什麼執導意義,這就和飯店開業前幾天打折是一個道理。

其實,廣州首家外資加油站開業沒什麼特別的,因為在此之前就有外資加油站。去看看他們的結果就知道了。從下面的文件來看,就知道中國開放外資加油站不是頭一回。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外資加油也是多達2800多家。可是改變什麼了麼?什麼也沒有變。

殼牌加油站在中國的佈局:陝西省300餘座,四川省180餘座,河北省120餘座,山東省100餘座。

艾克森美孚加油站在中國的佈局:接近1000座

BP加油站在中國的佈局:500餘座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加油站。不過有用麼?


外資在中國有煉油廠? 沒有!

外資可以不用船就可以把油運到中國? 不行!

外資就可以不交稅?不行!

外資就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原油?很難,市場都是透明的,即使有,優勢是有的!,但是目前大多外資加油站都是從兩桶油直接進貨的。

外資進入中國有好地盤?沒有!好的地盤早就被中石化和中石油低價買入了;


既然都不行,還是洗洗睡吧,看看熱鬧也就得了。中國的油價貴根本問題不是兩桶油的經營管理問題,根本問題是中國壓根就缺油,而油田又離得遠,同時,中國近些年基礎建設花錢太多,怎麼辦,只能收油稅了,誰跑的多,就收誰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