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建材成本才多少,為什麼房價如此昂貴”, 這種說法對嗎?

“建材成本才多少,為什麼房價如此昂貴”, 這種說法對嗎?

還在用水泥、混凝土和人工的價錢算房價?思路大大錯了。無論合理還是不合理,房價都不是這樣算的。

更有一些人說:你這算得不全面,得把建築成本、工人工資、設計成本、稅啊、費啊、土地成本,配套設施,再加上開發商的合理利潤,才能算出合理房價。

可是,這樣的算法,和“水泥混凝土成本論”有區別嗎?

正確的經濟學觀念,不是成本決定價格,而是價格決定成本。

價格是由什麼決定呢?由供需情況。北京的房子,由於土地限額和房產供應的限制,導致供給非常有限;而北京人口又多,經濟又發達,住房需求十分旺盛。消費者競爭,決定了北京房價的最終落定。

當然,開發商有自主決定權,六環以外的房子,他也可以喊價每平米20萬——抱歉,脫離需求的定價行為,並不會被市場普遍接受,開發商只能自娛自樂。

因此,真正的市場定價,是在給定的供給狀態之下,消費者競爭推動出來的。

價格決定成本,什麼意思呢?

既然北京的房子可以賣出高價,開發商可能會賺很多錢。於是,各種削除開發商利潤的因素,會隨之上漲。最主要的是地價——政府也想從土地中獲利更多。他們設計的“土地招拍掛制度”,就促使開發商激烈競爭。只要有錢賺,再貴的地也敢拿。開發商不斷舉牌加價,北京地塊就被推高到非常高的價格。地價成本也因此漲了上來。

地價成本並不決定開發商的售價。前面說了,開發商的房子售價是由消費者決定。

如果開發商拍地的時候,核算成本失誤,沒控制好土地成本,地價比預估貴了一倍。那麼他會不會把成本增加轉移到消費者頭上呢?

不會的。如果他按照成本漲幅,使房價也漲一倍——對不起,他會被消費者拋棄,房子賣不出去,那樣損失更大。

如果開發商獲取土地是基於某項優勢,比如說政府的無償劃撥,它會把房價低價賣出去嗎?顯然也不會。因為那樣不符合開發商的自利行為。

因此,地價不決定房價,這才是經濟學真相。同樣的道理,房地產的成本不會最終決定房價高低。決定房價高低的,一定是供給和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