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一寸山河一寸血,此战役指挥者竟是海归书呆,战况惨烈,战局惊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一声枪响,抗战从局部走向全面,在华北已经陷入日军的魔爪情况下,日军不满足于此,妄图将所谓“中国战事”扩大化,于是日寇开始侵入当时中国经济的中心淞沪地区。日寇和我军为了争夺上海这一块“经济膏腴”,双方在此聚集了超过百万兵力展开一场旷日对决。终于,战争在1937年的8月13号瞬间爆发。这就是“淞沪会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此战役指挥者竟是海归书呆,战况惨烈,战局惊心

日军狂妄的放出口号要在三个月之内结束中国的战士,占领全中国。这一话语使得我国军民同心,同仇敌忾无数的士兵、农民和学生高喊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口号,抱着这样的决心与日寇决战。面对如此日军挑衅话语,老蒋也忍不了了,集结了所有的精兵来此只为了挫一挫日军的锐气。

一寸山河一寸血,此战役指挥者竟是海归书呆,战况惨烈,战局惊心

战争刚开始十天不到,隶属十八军的一位师长李树森就重伤,为了稳定军心,当时的战事指挥部立刻紧急抽调了当时刚刚从德国学成归来的黄维临时接任师长。说起黄维还是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的,您可能已经在猜了,这人怕不是留学之前当过蒋校长的学生吧,还真是,他是黄埔一期学生。黄维这个人呢,性格上比较儒雅,颇有古时候儒家所说的君子之风。但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君子难免和固执书呆子等字眼挂钩。

一寸山河一寸血,此战役指挥者竟是海归书呆,战况惨烈,战局惊心

罗店,在现在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子,但是在当时的战场上罗店是跟欧洲的凡尔登一战一样的“人肉磨盘”,战争在罗店焦着着,日本人装备精良,而中国的军人悍不畏死誓死守卫国土。双方在这里攻的你来我往,阵地的控制权频繁交替着,日本人靠飞机大炮和新式武器坦克取得阵地又被我军的血肉之躯淹没,在开战后的第十五天,阵地又被日军占据,次日,黄维就又带兵夺回来了,但是令人惋惜的是,阵地很快的又在当天下午被敌人的狂轰滥炸夺回,无奈的黄维只有撤出阵地。虽然日本人夺得了阵地,但是他们知道,当明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那群悍不畏死的中国人就又会像潮水般涌上来。就这样双方你攻我守,你守我攻互有来往,这使得战事的激烈程度不断攀升,但是此时黄维的心里眼里只有一件事,战死也不丢祖国一寸地!

一寸山河一寸血,此战役指挥者竟是海归书呆,战况惨烈,战局惊心

正是在这股信念的支撑下,他和麾下的士兵舍生忘死,成功的用他们的躯体,阻拦住了日寇的钢铁炮弹,也正是因此,他所带领的十八军打出了名头,在这场整个淞沪战场上最惨烈的一战中绽放了属于他们的光芒,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竟然带领士兵在那种绞肉机式的战场上取得了最终胜利。

一寸山河一寸血,此战役指挥者竟是海归书呆,战况惨烈,战局惊心

说实话,当时的黄维既是黄埔一期学生又是留学生。就算是最后没有打退日寇只是尽力抵抗由于士兵伤亡过大撤退,想必也没人能说什么,更不会影响他的前途。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和他的部下硬生生的死守阵地一个星期,最终麾下剩的人竟然凑不够一个团的情况下还最终打退日军呢?其实不难理解他只是出于对日本的嚣张言论的愤慨,以及对国家的责任,同样的抱着这种信念的还有当时四万万的中国人。他们用无数牺牲和漫长岁月最终换来了伟大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