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李渊为什么杀窦建德萧铣李密却不杀王世冲?

日慕乡关


窦建德、萧铣、李密和王世充都是隋末称霸一方的枭雄,李渊对这些枭雄的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杀,王世充也不例外。窦建德和萧铣属于明杀,直接被斩首了,李密则是被李渊逼反了,然后被盛彦师所杀,王世充则是“巧合”的被仇人所杀。



618年,宇文化及解决了隋炀帝杨广,带领骁果军想要东归洛阳,引起了洛阳方面的忌惮,而且其必经之路要经过李密的地盘,于是李密和洛阳之间达成了协议,李密与宇文化及在童山开战,结果这一战双方都没有全身而退,宇文化及带着残部撤军,而瓦岗军也损兵折将,元气伤了不少,李密险胜,却又得知洛阳方面已经被王世充控制。王世充趁机攻打李密,给了瓦岗军一个措手不及,李密大败携余部投奔了李渊。李渊给了李密一个亲切的欢迎仪式,然后让李密做了掌管皇室膳食的光禄卿,这和李密本来的预期差了一大截,而且大唐的官员都向李密要贿赂,这让李密苦不堪言,不久,李渊让李密带着本部去黎阳招抚旧部,李密走到半路遇到了李渊让他返回的命令,于是,李密反了,然后被盛彦师杀死。

620年,李世民率领五万人马进攻洛阳的王世充,还没等攻打洛阳城,李世民已经收编了不少降兵降将,三个月的时间,王世充已经只剩下了洛阳城,不得已,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在部下的劝说下有感于唇亡齿寒而答应出兵援助王世充。李世民留下围困洛阳城的士兵,带领大部分骑兵在虎牢关迎战窦建德。按照当时的兵力来看,窦建德是远胜于李世民的,但就战斗力来说则恰好相反,李世民的是精锐部队,而窦建德的则多为民兵,还包含当时刚刚俘获的孟海公的兵力,军纪涣散,作战能力不强,很快,窦建德节节败退,有谋士建议窦建德北上攻取河东之地,避开李世民的军队,然而窦建德却没有听从,而是继续和李世民硬碰硬,最终被李世民俘获,押往长安,被处斩首。

窦建德一败,王世充失去了最后的指望,又洛阳城被围困已经导致粮食短缺,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王世充领兵投降,李世民答应不杀王世充,押往长安,李渊下令将其流放蜀地,因为一些原因,王世充等人被暂时关押在雍州,不日将启程去蜀地,就在这段时间里,有人冒充朝廷官员带来了朝廷的旨意,王世充不疑有他,开门被杀死,该官员是独孤修德,原来独孤修德的父亲独孤机曾和王世充同朝为官,王世充称帝后,独孤机想要投降唐朝,被王世充知道后将其杀死。所以独孤修德来报杀父之仇。杀了王世充后,独孤修德也并没有惹来祸患,还是继续为官。可见独孤修德杀死王世充绝不是自己一个人来报仇这么简单。

621年,李渊派李靖和李孝恭领兵南下攻打萧铣,萧铣此时号称有四十万大军,然而,萧铣无法控制各个将领,大军都散在各地,随着各地不断投降,等唐军进攻江陵,萧铣仓促集结军队,根本无法和唐军相抗衡,萧铣认定救援的军队不可能再来,又不希望百姓生灵涂炭,于是投降大唐,押往长安,李渊责备其罪,萧铣淡淡的说:“隋朝失去人心,天下英雄竞相追逐,萧铣只是没有天命,又哪里对不起大唐了?”于是,李渊大怒,下令斩首示众。

李渊为什么会杀他们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他们都是隋末的乱世枭雄,失败之前除去李密,都已经建立政权称帝,而李密只是想等到攻下洛阳以后再称帝,结果没等攻下洛阳就被王世充打败投了李渊。这些人本和李渊是一样的,又怎么会甘心屈居李渊之下,即便暂时被俘,将来也会是祸患,同为枭雄的李渊岂会不知,他又怎么能容忍这些人活着?


尚宫女史


李世民承诺了王世充投降不死,李渊要给李世民面子。王世充只是没有马上被杀,很快以另一种方式丧命。

李渊对隋末各割据势力的首领,政策只有一个字,杀。王世充很快也被实际执行了这个政策。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李世民得胜还朝,窦建德和王世充都被押解到长安。随后窦建德被斩首。李世民在王世充投降时,保证了王世充不死。王世充及其兄弟子侄被贬为庶人,流放蜀地。

(王世充)

不久后,王世充还没有走出长安,唐定州刺史独孤修德率领兄弟家人,找到王世充的住所,冒充要传旨给王世充,将王世充及其兄王世恽杀死。独孤修德的父亲独孤机也曾经是东都越王侗政权大臣,王世充废除越王侗自立后,被王世充所杀。

独孤修德被李渊伪装愤怒免官,不久官复原职,最后做官到宗正卿。王世充此次没有被杀的兄弟子侄,随后被李渊以谋反的借口诛杀。王世充一族被杀的干干净净。

李渊只是稍稍做点样子,让王世充多活了几天,让认真做点表面功夫都懒得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