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核力量為什麼要三位一體?

核力量為什麼要三位一體?

出品:科普中國

策劃:畢孝斌

監製: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5月15日主持召開了軍工企業和軍方領導人會議,要求繼續加強國家“三位一體”核力量的現代化建設,其中陸基部分繼續用新型“亞爾斯”戰略導彈替換已超期服役的“白楊”,空基核力量方面增加戰略轟炸機的數量,並裝備現代化戰略巡航導彈,另外,按照計劃將繼續建造5艘“北方之神”戰略導彈核潛艇。

眾所周知,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核大國的核力量結構都是三位一體,即由洲際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和彈道導彈核潛艇組成。這一結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期間雖經歷了多次核裁軍,但一直延續至今。對於擁有龐大核武庫、任一核力量都足以毀滅地球若干次的美俄兩國,為何如此執著於三位一體的核力量建設模式?三位一體的功能到底是什麼?

其實,構成三位一位的陸海空基核力量並非同時出現,按照出場的先後順序分別是:戰略轟炸機,洲際彈道導彈,彈道導彈核潛艇。核武器剛剛出現的時候,導彈技術還處在比較原始粗陋的階段,轟炸機自然是最為可靠的投擲工具。

到上世紀50年代,因飛機技術落後於美國,蘇聯潛心研究導彈,到1957年終於搶在美國之前成功發射了世界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1959年,美國的洲際導彈也獲得成功。以這兩個事件為標誌,核武器進入了洲際導彈時代。核武器既然能用飛機和導彈投擲,同樣也能搭載在隱蔽性更好的潛艇上。1959年,美國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喬治·華盛頓號下水,1960年7月首次水下發射北極星A1潛射彈道導彈。蘇聯K-19號核潛艇於1960年11月12日下水。至此,美蘇核力量完成了由一開始的單一投擲方式到陸海空三位一體的轉變。

由此可見,三位一體是自然形成的結果,一方面是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是核大國追求生存能力強、便於突防和隱蔽的投擲手段,在這些主客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終產生了三位一體的核力量結構。 在常規武器領域,新武器新平臺的出現往往意味著老舊武器平臺的退出。

為什麼在核領域卻出現了新舊和諧相處的局面?慢悠悠的轟炸機在幾十個馬赫的彈道導彈面前有什麼生存理由?既然洲際導彈隱蔽性不好,為何不全部採用海基的部署模式? 首要的原因是基於安全的考慮。冷戰後時代,雖然大國關係也時常緊張,但恐怕沒有哪個國家真的認為核戰爭一觸即發。而冷戰時期這就是美蘇關係的常態,不僅兩國的戰略規劃和作戰計劃以核戰爭突然爆發為前提條件,一般的民眾和輿論也認為核戰爭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因此,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必須確保自己核力量的絕對安全,即不能被對方一場先發制人的打擊消滅掉,或使已方的核報復能力減少到對方可能承受的地步。而三位一體的核力量結構恰恰是達成這一目的的最佳方式,因為美蘇兩國在任何情況下都做不到將對方陸海空核力量同時摧毀。

在戰略轟炸機、洲際導彈、彈道導彈核潛艇三者當中,洲際導彈因速度快最適合執行突然襲擊的任務,特別是在配備了精度較高的分導式多彈頭之後。但是洲際導彈固然可以打同樣固定的洲際導彈,卻無法打擊潛伏在大洋深處的核潛艇,戰略轟炸機也可以做到在接到預警信息後升空待命。按照當時美蘇各自核武庫的規模,哪怕是洲際導彈全部被摧毀,兩國剩下的核武器也擁有令對手無法承受的報復能力。

第二,構成三位一體核力量的每一個部分都有其特別的功能,並不能被其他部分所替代。戰略轟炸機在速度和突防上與洲際導彈相比處於明顯劣勢,但它也有自己的優勢。一是通過飛行和轉場的方式更容易展示核威懾的實力與決心,而威懾又是核武器主要的運用方式。二是在執行核打擊任務時有足夠的緩衝時間,只要飛機沒有抵達目的地完成投彈,任務隨時可以取消,這對於避免因預警系統失誤而造成的意外核戰爭具有壓倒性重要意義。

洲際導彈雖因固定部署而生存能力較差,但是它打擊精度高,作戰反應快,半小時之內可以打遍全球,如果想首先發動核戰爭的話非它莫屬。至於說彈道導彈核潛艇,因其強大的生存能力而擔負著二次打擊的重任,是核報復的主力,但是由於平臺是運動的,所以潛射導彈的精度要低於洲際導彈,不能用它來首先發動核戰爭、攻擊對手的洲際導彈。 當然,建設一支三位一位的核力量花費巨大,而且對一國地理條件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於那些國力相對較弱,地理條件不甚理想的國家則只能退而求其次。比如英國,島國的屬性、狹小的領土、拮据的軍費開支使其選擇了單一海基核力量的發展模式。

核力量为什么要三位一体?

精彩推薦

科普中國

軍事科技前沿微平臺

Military2016

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