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2018年3月28日晚上,受我校的邀请,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校为高三文科生和术科生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讲座由高三年级主任曲云清主持,高三文科老师、全体地理老师和高三年级全体文科生参加了讲座。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龚湘玲

北京大学的本科和硕士学历。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员、办公室主任、高中教研中心主任,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教育专家培养对象,2017年国培“专职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班优秀学员和国培明星学员。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面对2018年高考,高三文科生和术科生应该如何科学备考进行的。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龚湘玲主任首先从自己的求学经历出发,指出考取一个好的大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她鼓励高三的学子,通过最后70天的奋斗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为自己未来精彩的人生创造一个高的起点。

紧接着,她以 “未来30年很多人会失业”、“机器人30秒写新闻稿”等新闻案例引发同学们的思考: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从而引出当前高考考核的目的——对人才的选拔,对创新性人才的选拔,从而提醒同学们要善于思考、勇于创造。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然后,她以2017年地理高考试题和2018年深圳一模地理试题为例,对当前高考的考核方向、考查内容等进行了分析,并在备考策略、解题技巧、答题规范等方面对同学们的学习做出了指导。

对于高三的二轮文综及地理复习,龚湘玲主任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回归教材,加强概念、原理的深度理解,而不是依赖复习资料;

2. 认真做高考题,体会高考要求,把握高考方向;

3. 术科生要抓住重点,突出主干;

4. 建议文科生通过讨论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5. 重视课堂,认真听讲,大胆质疑,提高思辨能力;

6. 做题要有针对性,重视训练的质量,而不数量,要有更多的时间去反思;

7. 文综做题的顺序可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分科做还是按顺序做,把学生优势发挥出来,满足文综成绩最大化。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备考策略具体操作层面,龚主任建议同学们:复习备考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学科之间的协调、时间的分配、考试的策略;要注重学的方法、练的方法、答的方法。复习内容要依据教材,而不是复习资料,要按照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考试的要求重新整合。谋划好三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和复习策略。

龚湘玲主任的讲座内容丰富,紧密联系高考与同学们学习实际,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与指导性,为同学们的备考复习提供了方向指导,同学们深受启发,讲座后还积极向教研员进行提问。针对同学们的提问,龚湘玲主任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Q1

术科生应该如何备考?

A: 首先要回归教材,通读教材。无论高考题目怎么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材上所讲的基本知识仍是我们能力的出发点。离开知识,所谓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其次,要大但取舍,降低难度。对于主干知识要重视,对于比较难的、非重点知识可以大胆舍弃。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Q2

高三学生要不要大量“刷题”?

A: 题海战术是一种效率比较低下的复习方式,在离高考仅有70天的时间里,这种方式并不能带来成绩的有效提高。做题的目的是要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完全理解命题人的考查意图,那就没有必要再做下一道题目。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Q3

如何看待记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A: 全国卷的题目非常活,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能力而非知识。单纯的死记硬背是没有作用的,但是又不能没有知识的记忆。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知识的记忆。能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的,没有知识的能力就像是水中月,镜中花。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讲座结束后,还有很多同学留下来围着龚湘玲主任问各种问题。“今天的讲座收获很大”,“希望学校以后还有类似的活动”,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强烈的学习热情。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愿同学们能够将今日所学所感用于实践,

在六月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湘玲主任来我校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