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70年代的蘇聯力壓美國,為何還是被美國活生生的給拖垮?

迷路的安然


咱們首先明確在上世紀的70年代蘇聯到底是在什麼領域力壓了美國?在上世紀的70年代,蘇聯只有在核武器數量和洲際彈道導彈數量上超過了美國。除此之外,在國民經濟的其它各個領域都遠遠落後於美國。我們都說蘇聯是被美國的軍備競賽拖垮的,這個說法雖然並不全面,卻切中了問題的本質。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雖然和美國一樣併成為超級大國,但這個超級大國是建立在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不匹配的畸形軍事之上的怪物。蘇聯的整個工業體系,最龐大最完整的就是服務於軍事的軍工體系,而除此之外在輕工業,在民用工業等領域遠遠落後於美國和西方。

有個笑話說蘇聯可以生產得了氫彈原子彈,卻造不好一個保溫瓶。其實這也不是笑話,據當年蘇聯媒體的報道,莫斯科曾經在八十年代某年冬天的一天當中,發生了三十多起暖瓶爆炸事故。與美國的國民經濟全面發展不同,蘇聯的強大是傾盡全國之力建設強大的軍隊,將國家財政收入過度投入到軍事相關領域,造成了國民經濟的畸形發展,最終導致民生問題遲遲得不到改善和提高。儘管蘇聯的垮臺有很多原因,甚至還有陰謀論的說法,但不可否認國家的強大無法惠及到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民眾的強烈不滿,給體制的崩潰帶來了決定性的一擊。


照理說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蘇聯崩潰是自行崩潰,和美國沒有太大關係。

蘇聯之所以崩潰,關鍵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問題,導致經濟發展出現瓶頸和倒退。

用數據說話,

經濟上,由七十年代開始,前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就每況愈下:1971-75年,蘇聯只有百分之五點七增長,而且基本都是軍事工業拉動的。

1976-80僅有百分之四點三、而 1981-85年則下降到百分之三點六的增長。同樣地,國民生產淨值由1971-75年的百分之四點四增長下降到1981-85年的百分之二點一。

蘇聯原本是產糧大國,在沙俄時期也毫不費力的完全實際糧食自給。但到了1963年,卻因為糧食產量下降,連糧食也實行了配給制度,也就是按票供給。從1970年代後期,蘇聯終於承認缺糧,並開始進口糧食。

在蘇聯的最後幾年裡,幾乎每年都要進口4000萬噸糧食蘇聯人為食品必須花費月薪的百分之30到35以上,而西方人僅僅花費百分之10左右。這也是一個國家人民窮困的標誌。而老百姓必須的生活用品也出現困難,數量和質量都遠遠低於西方國家,尤其質量上差距很大。

在蘇聯解體後,蘇聯人到西方國家,幾乎所有蘇聯人第一件驚歎的就是在西方國家買東西不要排隊。尤其進入家樂福,沃爾瑪這樣玲琅滿目的大超市以後,蘇聯人一般都會驚呆。因為蘇聯時期基本都是小商鋪,少數大商場裡面的物資也非常有限。

這樣鬧過很多笑話,比如駕駛米格25逃到西方的別連科上尉。他到了美國以後,也被大超市震驚了。當晚他買了一批東西回去,第二天FBI特工來到他的住所,發現有很多吃光的貓食罐頭,但沒有發現別連科養過貓。這主要在蘇聯僅僅看過1,2種貓食,別連科做夢也沒有想到貓食也可以有幾十種之多,所以當做午餐肉買回去了。

至於一些較為先進的東西,比如電話,錄音機,照相機則更難搞到,往往需要長時間等待,甚至開後門,找關係。在蘇聯人為一個錄音機等待一二年的時候,西方社會早已開始大面積普及錄像機了。

在西方家庭已經使用多年的彩色電視以後,蘇聯才逐步開始淘汰黑白電視,但色彩電視仍然是極難搞到的,是每個蘇聯新婚夫妻最大的夢想。

住房上,1985年蘇聯全國人均住房面積為15平米,比如普京全家,包括普京的父母,普京夫妻和兩個女兒,6口人僅僅住在77平方米的一個破舊的公寓房內。而這在蘇聯還屬於很好的,因為普京的父親是立過戰功的二戰殘疾老兵,又是火車工廠的一流技師。而戈爾巴喬夫在1955年結婚的時候,夫妻兩人僅僅居住在一間11平方米的破爛小房子裡。

當年跟隨毛澤東訪蘇的中國官員也去蘇聯人家做過客,他們感覺是蘇聯人住的不怎麼樣,很多人住在小房子裡面,還不如北京的四合院。而西方發達國家人均住房達到30平米左右,是蘇聯一倍以上。

對於蘇聯人最驕傲的重工業上,蘇聯每百戶家庭只有14輛小汽車,而發達國家為60到80輛。 鼎盛時期的1990年,蘇聯小汽車的產量僅僅為126萬輛,而美國為605萬輛,日本為995萬輛。這還僅僅是數量的差距,質量差距更大。蘇聯的小汽車是拉達,這是二戰結束以後意大利菲亞特公司的一種汽車型號,除了廉價和比較省油以外,其他都無法和西方同時代的任何汽車相比,類似於中國的夏利。

換句話說,在蘇聯人最驕傲的方面,他們和西方差距也是極大的。以上眾多數據,還是蘇聯自己公佈的官方數據,有很多水分。如果除去軍事工業和好大喜功的一些政績工程,蘇聯經濟實際早已停頓。經濟上的蕭條早已存在,只不過由於發達的重工業和不斷的軍備競賽拉動了GDP,從而掩蓋了老百姓生活貧困這一根本問題。

早在赫魯曉夫時期,赫魯曉夫訪美的時候已經見識到美國的富裕,由此知道美蘇實力上的差距,開始從對抗走向緩和。

據說赫魯曉夫訪美時候見識到美國普通家庭的富裕,由於富裕程度太高,讓赫魯曉夫不能相信,一度認為是美國人故意裝樣子給他看的。尤其參觀一個美國人標準的廚房設施以後,赫魯曉夫認為美國普通老百姓絕不可能用這麼好的廚房,出言不遜的隱射美國總統造假。

這讓蘇聯駐美國大使深感驚恐,事後大使告訴赫魯曉夫美國人並沒有造假。

赫魯曉夫震驚之餘,用鄉下的俄語當著美國接待人員的面罵了一句:美國人真他孃的富裕啊!由此,赫魯曉夫緩解了和美國的關係,一般認為,這對蘇聯後面20年和平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實際上,所謂的震驚並不在赫魯曉夫一個人。

70年代末,時任中國副總理王震訪問英國。他帶著“訪貧問苦”的明確意向要求訪問一位失業工人。中國駐英大使柯華陪同王震來到一個失業工人的家。

王老有點眩暈,這是失業工人嗎?

他看到了什麼呢? 大使柯華在他的著作《在馬克思的墓前》寫道:這個失業工人住著一棟一百多平方米的兩層樓房,有餐廳、客廳,有沙發、電視機,裝飾櫃子裡有珍藏的銀器,房後還有一個約50平方米的小花園。由於失業,他可以不納稅,享受免費醫療,子女免費接受義務教育。

王震看後感慨良多。

原來想當然地以為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英國工人,生活水平竟然比中國隊副總理都高。‘’

柯華大使告訴他:“我曾經問過一個清潔工人,他每週 的收入約一百英鎊;一個開電梯的工人,每週收入為一百五十英鎊。”按照當時英鎊對人民幣匯率1:5.91概算,清潔工的周工資相當於人民幣591元,電梯 工周工資相當於人民幣886元。王震那時的每月工資不到 400 元,周工資不到 100 元,相當於英國一個清潔工周工資的六分之一,電梯工周工資的八分之一。‘’

中國的貧窮社會主義太相形見拙了。如果不是拿中國高官與英國工人相對比,而是兩國百 姓作對比,那差距就更大了。據專家計算,1978年中英兩國人均國民收入的比例是:1:42.3。(參見劉國平:《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的比較》,湖南人民 出版社1991年版175-176頁)‘’

就是說,英國普通百姓的收入比中國普通百姓的收入高42倍。


薩沙


這個問題有瑕疵啊!

首先,所謂的蘇聯“力壓”美國在近半個世紀的冷戰史上根本不存在。

之所以出現“蘇強美弱”、“蘇進美退”的格局,是因為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深受1961-1975年抗美援越戰爭、1973年石油漲價導致的經濟危機以及1973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影響,使得美國在美蘇爭霸中不得不由攻勢轉為守勢,並不斷謀求與東方大國恢復正常關係。

而同時期的蘇聯在勃列日涅夫時代重拾斯大林模式,使積重難返的蘇聯走上了迴光返照的道路。

但此時的蘇聯,綜合國力仍然遠遠不及美國,根據以往統計資料,巔峰時期的蘇聯GDP也不過是美國的80%。

而這樣的蘇聯也絕對不是“活生生”的,而是“死邦邦”的。由於積重難返的內部矛盾是瓦解蘇聯的最大推手,所以蘇聯也不是被美國拖垮的。

根據世界歷史的發展經驗,小國家是難以誕生戰略級大師的,例如德國和日本。但蘇聯用活生生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領土面積世界第一的蘇聯也不可能誕生戰略級大師。

勃列日涅夫的上臺是在赫魯曉夫被政變趕下臺後,互不相讓的蘇聯高層內部派別相互妥協的結果。也就是說,此時的勃列日涅夫是最沒有能力和影響力的人,更是大家都放心的人。

有這樣的蘇聯最高統治者,蘇聯的命運可想而知,而蘇聯解體的禍根就是在勃列日涅夫時期種下的。

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赫魯曉夫經過激烈爭奪,成為蘇聯的新任領導者。針對斯大林模式逐漸阻礙蘇聯發展的現實,雄心勃勃的赫魯曉夫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在政治上全面否定斯大林,經濟上實行玉米革命,外交上主張與美國分享世界霸權等。

但赫魯曉夫的改革太過激進,難以扭轉積重難返的斯大林模式,且觸犯了斯大林時期培養起來的特權階級利益,這使得赫魯曉夫在1964年被政變趕下臺。

而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因為能力有限,選擇了重回斯大林模式的道路,這讓蘇聯經濟出現了一定的恢復。

再加上此時的中東阿拉伯國家因以色列問題與美國交惡,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掀起資本主義全球經濟危機,靠出口石油資源創匯的蘇聯因此受益,蘇聯經濟獲得了更大幅度的增長。

但蘇聯國內問題並未得到改善。相反,延續斯大林模式的勃列日涅夫培養了更大規模的特權階層,大大激化了蘇聯社會矛盾。尤其是進入70年代後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得到緩解,石油價格回落,蘇聯經濟增長再次陷入停滯,國內矛盾開始集中爆發。

在無力解決內部問題的情況下,勃列日涅夫想到了通過發動對外戰爭轉移國內視線的方式。於是在1979年,蘇軍大規模入侵阿富汗,但很快陷入10年戰爭的泥潭。

在蘇軍侵略阿富汗的時間內,蘇軍鼎力支持的越南還在中南半島與東方大國進行著長達10多年的輪戰,越南被打得半死不活的同時,蘇聯也被拖得精疲力竭,支援越南越來越成為蘇聯的沉重負擔,蘇聯也最終在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拖拽中轟然崩塌。

可以說蘇聯的最終解體,和積重難返的斯大林模式密不可分,再加上勃列日涅夫等蘇聯領導人的“倒行逆施”,蘇聯的最終垮塌勢在必行。

而美國在蘇聯解體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聯合東方大國制約蘇聯。

東方大國在50年代後期與蘇聯關係惡化,並在1969年成為不共戴天的死敵。珍寶島事件爆發後,蘇聯一度想要對東方大國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雖然因美國的核威脅,蘇聯最終作罷,但兩國關係從此跌入冰點。

以珍寶島事件為契機,東方大國和美國關係逐漸正常化。1979年,兩國建交,東方大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通過越南拖垮蘇聯的戰爭也在這一年爆發。

正是兩國的默契合作,蘇聯最終崩塌解體,橫在我國頭頂的紅色帝國煙消雲散。

其次是提出“星球大戰計劃”拖垮蘇聯。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總統里根提出“星球大戰計劃”。即利用美國的高技術優勢建立空間武器系統,將美蘇爭霸的領域由地球引向外太空。

但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解密文件,“星球大戰計劃”不過是美國為拖垮蘇聯而採取的宣傳手段而已。但事實證明,蘇聯確實上了美國的當,在經濟捉襟見肘的同時上馬如此高投入的項目,蘇聯必定很快入不敷出而最終崩潰。

再次是操縱全石油價格調戲蘇聯。

雖然蘇聯重工業發達,但石油出口仍然是創匯的重要手段。而美國在二戰後雖然沒有大量出口石油,但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市場掌握了石油的定價權,這意味著美國能夠在石油出口上卡蘇聯的脖子。

而美國也正是通過影響全球石油價格的漲跌,不斷壓縮蘇聯的資源優勢,最終讓蘇聯轟然崩塌。

最後是扶持代理人瓦解蘇聯。

勃列日涅夫之後的戈爾巴喬夫,在經濟和軍事改革等通通宣告失敗後,轉而尋求在政治改革中有所突破,但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蘇聯加盟國開始在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中離心離德。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等西方國家見縫插針,扶持葉利欽等代理人成為瓦解蘇聯的急先鋒。

當葉利欽等代理人推倒蘇聯這個紅色帝國後,西方資本趁機大量低價收購蘇聯國有資產,完全摧毀了俄羅斯的工業體系。

所以說,導致蘇聯瓦解的根本原因在於蘇聯自身積重難返的內部問題,而美國在蘇聯解體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一般而言很多人肯定會說是蘇聯經濟問題,被拖垮的。但是這種說法是根本站不住。中國現在的人均可支配還不到美國的15%(不是GDP,是可支配收入)而冷戰80年代的蘇聯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是達到了美國人的60%以上,從1950年到1975年,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是4.8%,而同期的美國是3.3%,原東歐的那一票蘇聯的衛星國的經濟增長率也遠遠高於除美國外的西方國家。從1975年到1989年,蘇聯的經濟增長率開始下降了,但是這是相比於前幾十年,蘇聯經濟總量第一次下降是在1990年,在戈爾巴喬夫做了一系列破壞蘇聯經濟體系的事情之後。1991年葉利欽截留了絕大部分的俄羅斯稅收不上繳中央財政,當年,蘇聯的經濟總量下降了13%。所以蘇聯解體的原因根本就不是什麼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原因。

直到1990年根據西方的民意調查,蘇聯80%的人民希望繼續堅持社會主義,也就是說無論是基層民眾還是國家經濟上都沒有促使蘇聯解體的因素。

如果把思考的基礎放在政治上。

從人的角度講:就是一群精英階級為了自己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放棄了民族,國家的利益,事實上他們成功了,如今的俄羅斯那一票寡頭都是當年贊成蘇聯解體的人。

從制度上講:按照中學歷史課本上的說法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模式過於僵化。一個國家要在保持體系穩定存在的情況下才能有生產力,而生產力中的一部分要用於維護這個體系的穩定存在,無論是階級腐敗還是經濟增長放緩,到最後都將演變成體系產出的生產力不足以維持體系自身的存在。

從哲學的高度看:“……舊的國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國才略一齊崩潰,以致王冠成打地滾在街上而無人拾取;絕對無法預料,這一切將怎樣了結,誰會成為鬥爭中的勝利者;只有一個結果是絕對沒有疑問的,那就是普遍的衰竭和為工人階級的最後勝利創造條件。”

第一次世界大戰精準的預測了馬克斯與恩格斯的語言,列寧繼承了他們的遠見卓識創造了新生的蘇聯,但是此時的蘇聯還相當脆弱,在斯大林的領導下新生的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打敗了周邊所有的敵國,並且讓蘇聯成為了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強權,有了繼續革命的資本。

然而原子彈出現了。

世界大戰的代價變得如此沉重以至於紅色蘇聯根本無法承受。當解放全人類所有無產階級的戰爭無法繼續下去時,革命就無法繼續下去了,那麼高度集權為戰爭而生的社會主義就沒有了存在下去的價值。


貞觀防務


蘇聯的經濟並不是被美國拖垮,而是自身存在的問題很多,蘇聯經濟實際上是被蘇聯人自己搞壞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以其較早進行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從1946年到1960年蘇聯的經濟增長率都在10%到14.4%之間,經濟發展強勁且後勁十足潛力巨大。其經濟增長速度遠高於同期的美歐國家,使蘇聯經濟迅速趕上和超過許多西方發達國家,極大地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蘇聯國民收入佔美國的比重已經從1950年的31%上升到1975年的67%,蘇聯成了幾乎與美國比肩的超級大國,在當時,由於蘇聯優秀的經濟表現,在社會主義正營國家成為最優秀的發展代表。




但很快的,這種高速的經濟增長並沒有維持太久,進入七十年代,蘇聯的經濟便疲態盡顯缺乏後發動力。各項經濟指數全部下降,1981年至1991年蘇聯經濟增長率更是降到只有1.5%遠低於同期的七國集團和美國3.1%和3.2%的增長率。從1981年起蘇聯的經濟總量便被日本超越退居世界第三,其過於與美國縮小的差距現在也在不斷拉大,其趕超美國的希望正在不斷破滅,蘇聯式的經濟奇蹟正在不斷消失。


蘇聯一昧追求經濟高速發展趕超歐美髮達國家,卻忽視了很多看不見的問題,蘇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犯下了很多致命的錯誤:

一:過度依賴重化工業等增加GDP效果顯著的行業,而輕工業、服務業等創造GDP效果較慢的行業備受忽視,資源投向過度集中城市,而忽略農村,經濟增長和收入出現城鄉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

二: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忽視能源消耗問題。蘇聯單位產出的能耗要高於美國等發達國家,與美國相比,蘇聯經濟投入的勞動力和工業投資總量分別高出45%和40%,農業投資高出4倍多,但其國民收入的生產量僅相當於美國的2/3左右。僅在熱能、電能、焦炭生產和石油加工中,就損失了4億噸標準燃料(1976年),佔當年燃料消費總量的約1/3。能源消耗屬於不可見的開支,實際上對蘇聯的經濟影響巨大。

三:缺乏對外開放的力度而習慣了“閉門造車”,想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就要有包容的心態面對世界。蘇聯實際上在這一方面發展非常有限,無力面對全新的經濟改革。


蘇聯,是被自己人玩壞了。


大國布衣


我來從“被坑了”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招,新遊戲,你玩不?

二戰結束後,美蘇開啟了長達45年的“冷戰”,1983年,美國總統里根宣佈,將斥資10000億美元建設“星球大戰計劃”。為了保證在“博弈”的過程中不落下風,蘇聯在經濟規模不如美國的情況下,加大軍費支出,在1985—1990年間,蘇聯的軍費支出幾乎和美國相同。(1980年:蘇聯GDP,7054 億美圓,美國GDP,10528億美圓,是美國的67%.)蘇聯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達到美國的兩倍。



第二招,我無所謂,你呢?

沙特是石油產出大國,石油開採量大但成本極低,大概在5—7美元。石油產業也是蘇聯的經濟命脈,但是蘇聯的石油開採成本要遠遠大於沙特,西伯利亞的油田大概25美元一桶,沿海的油田大概30美元一桶。1985年開始,大量增產石油進入市場,同時“歐佩克”沒有控制價格,石油市場一片混亂,價格從每桶40美元左右一路狂跌至每桶10美元,蘇聯經濟一下子崩潰,入不敷出。直到蘇聯解體,石油價格都沒有回升太多。



第三招,我有錢,你要不?

為了維持國內政府運轉,蘇聯就要借錢,誰有錢?當然是美國英國了!咋辦?借吧!但是有條件。因此,就有了1989年,波蘭、捷克、匈牙利和波羅的海三國等國的獨立,史稱“蘇東劇變”!



此後的蘇聯積重難返,一個國家的坦克大炮、軍工實力、科技工業實力再厲害,但是老百姓吃不上飯,穿不上衣,民生問題得不到解決,這樣的國家也就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1991年12月25日,蘇聯宣佈解體,一個國家、一段歷史就此消亡!


BV瘋言瘋語


七十年代是自冷戰開始至結束期間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冷戰1947年-1991年蘇聯解體結束)。

說到他的特殊,並不是蘇聯真的在實際意義上超越美國了。

我們來看一組數字,到了1980年,蘇聯GDP實現創紀錄的7054億美元,這是蘇聯期間最高的一次,而同比只相當於美國的67%。

但是人們提到七十年代,都普遍認為那個時期的蘇聯是超過了美國的,而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只有瞭解一下那個時期蘇聯發生了什麼?

1964年10月,在赫魯曉夫度假時,勃列日涅夫發動了“十月政變”,解除了赫魯曉夫的第一書記的職務。並對赫魯曉夫時期的改革政策進行了調整。之後勃列日涅夫分兩個階段完成了他所制定的改革計劃。

第一個階段:

1,調整赫魯曉夫時期的政策;

2,積極營造與鞏固權力;

3,探索改革與全面推行新經濟體質。

赫魯曉夫在臺上時,蘇聯整體經濟實際上已處於混亂狀態。因此,勃列日涅夫上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整正在執行的政策。通過後期評估,他的這些舉措頗具成效。

除了政治上的調整,勃列日涅夫在農業方面也進行了大的改革,完全實行經濟核算制,讓大部分利潤留給個人支配,而不再是上繳預算。

1964年7月1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集體農莊成員優撫金和補助金法》。法律實施後,農莊的社會保證與保險基金1/3來自於農莊,2/3來自國家預算撥款。有數據顯示,從1965年到1982年,按法律規定領取優撫金的農莊莊員人數由800萬增加到1080萬人。

1973年開始,蘇聯在農業方面的投資總額佔到了國民經濟總額的30%,在當時世界各國中居首位。

勃列日涅夫對於工業的改革是建立在農業改革成功的基礎上的。改革遵循了三項基本原則:

1,擴大企業經營理的自主權,提高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管理經濟由行政方法與經濟方法相結合,逐步轉向以經濟方法為主,加強經濟槓桿作用;

3,貫徹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改革的舉措,使蘇聯在1965年改組後到1970年短短五年時間,加盟共和國(包含地方)所屬工業產值與聯盟所屬工業產值各佔50%左右。

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的三項原則與目標,具有合理性與必要性,勃列日涅夫執政的第八個五年計劃經濟狀況要好於赫魯曉夫的第七個五年計劃。

“作為斯大林時代以來最成功的一個五年計劃再載入蘇聯歷史的”

------俄羅斯學者菲利波夫

七十年代的蘇聯人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沙灘,很多家庭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汽車(汽車擁有量還不及美國三十年代水平),有了更多的可分配私有財產,農業和工業水平達到了戰後最高水平。雖然整體上與美國還是有巨大差距,但是國民幸福指數達到了歷史最高最高水平。因此,才會有人認為蘇聯在七十年代是超過美國的。從某個方面來說,這麼說也並不為過。






生活問道


70年代,說蘇聯力壓美國,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只憑軍力壓迫是不可能長久的,一般也就是幾年的事兒,長久壓迫應該是綜合國力,政治軍事文化各方面綜合起來,所以蘇聯把自己壓垮了。

蘇聯只有軍力和重工業,就像二戰期間的日本,曾經一度稱霸太平洋,但老百姓苦不堪言。然後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就號召全體國民,忍一忍,為軍隊,結果肯定就是失敗了。

執政者都是聰明人,德國,日本,蘇聯都是這樣,只不過有些偏執。以為軍事上壓住之後,再去綜合發展,一般是不允許的。因為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日子一直過著不好,老百姓就會用腳投票,比如蘇聯,比如德國。日本的忍耐性要強一些,正好趕上冷戰。美蘇為了對抗,日本是橋頭堡,所以,又加上勤奮的人,日本經濟又起來了。日本美國正在鬥法,美國藉著同盟的名義,放鬆日本的繩索,但是有限度的。日本只有海上天空進攻能力,沒有對陸攻擊能力,這就是對日本的限制。

美國對蘇聯的後繼者對俄羅斯也一直壓制,主要在政治上,經濟上。政治上步步緊逼,尤其是在經濟上把俄羅斯逼到牆角,俄羅斯的經濟十分不平衡。軍事上俄羅斯有超過美國的核武器,美國有所忌憚。美國人知道,沒有綜合國力的軍力,是不會長久的,核武器也是一樣。

蘇聯雖然解體了,俄羅斯還是太大了,國土面積相當於兩個美國。所以美國的目標是,俄羅斯繼續解體,美國在努力著。



大志遠思想空間


70年代的蘇聯力壓美國,為什麼還是給美國活生生拖垮了呢?

蘇聯在當時那個年代實力也不遜於剛剛發展強大起來的美國,蘇聯與美國在當時被稱做為主宰世界的兩個霸主,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山頭只能有一隻老虎統治,不能是兩隻,同樣這個世界也只能有一個國家登上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隨後蘇聯便與美國展開了規模浩大的軍備競賽。


可以說軍備競賽是使得蘇聯垮掉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這場戰爭涉及範圍的國家非常的廣闊,包括波蘭、中國等等國家,蘇聯這個大國也參與了這場規模浩大的戰爭,蘇聯為了勝利幾乎把所有的國內資源集中起來都投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中。

正在經歷發展的美國是不想參加這次戰爭的,因為當時的日本直接對珍珠港進行了偷襲,使得美國珍珠港損失慘重,美國便咽不下這口氣,就參加了這場世界大戰,對日本的廣島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美國的這一舉動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對於美國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沒有對美國造成多大的傷害,它們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法西斯國家無力迴天時,便迅速收網,來爭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起作用的國家,為以後的美國登上霸主地位打下基礎。

而對於一個把國家的資源全部投入到這場世界大戰中的蘇聯來說,美國怎麼能與蘇聯相提並論呢?


蘇聯在二戰前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實力都高於美國,在二戰後由於戰爭的摧殘,使得蘇聯的國力並沒有太大的進步與提升,相反沒有真正參加二戰的美國,稱此機會在二戰過後迅速成為了能與蘇聯相媲美的國家。

在二戰後美國與蘇聯的經濟與軍事相當,那為什麼蘇聯會垮而美國不會呢?

原因是因為美國在當時提出了星球大戰的計劃,就是在太空中建設武器威懾蘇聯,其實美國並沒有真正的去發展這個龐大的計劃,製造這個計劃的原因就是欺騙蘇聯。

蘇聯自古以來就是爭強好勝,跟美國軍備競賽也一樣,美國搞哪個,蘇聯就搞哪個,完全不考慮做事情的後果,抱著所有的東西都必須比美國強的這樣的心態。


蘇聯聽說美國這個計劃後,就立即投入大量經費也去搞同樣美國的計劃,這個計劃涵蓋了巨大的科技,蘇聯所有的經費都投入到了這裡,還是無法支撐,因為國家的經濟因此次計劃面臨瀕危,最終導致的蘇聯解體。


通過蘇聯與美國的軍備競賽,我們國家要做到的是隻求穩中求進,做出任何行動時,必須根據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能盲目跟風。


財軍自媒體


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美蘇爭霸正在如火如荼,冷戰正酣的時候,美國的尼克松出版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比較嚇唬人,很大而且很狂,叫什麼呢,叫做——《1999:不戰而勝》。

這本書雖然很狂妄,但是可以說是神預言了,因為我們都知道,蘇聯確實就在1991年轟然倒塌,雖然不是1999,但好歹也算得上是九十年代了,為什麼尼克松能做出這麼準確的判斷和預言呢?

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蘇聯壓根兒就沒顯出一絲一毫的頹態,恰恰相反,在美蘇爭霸的過程中甚至還一度佔有上風,尤其是勃列日涅夫上臺後積極推動的軍備競賽以及星球大戰(太空計劃),更是和美國不分上下的難解難分,儼然就是如日中天的模樣,為何尼克松卻能馬上反應過來,並且迅速做出判斷“蘇聯崩潰就在眼前”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必然離不開對蘇聯歷史的探索和發現,我們翻開相關記錄,會發現其實這原因,就寫在蘇聯自己的歷史書裡面、就寫在人類血脈本源之中。

一言以蔽之:從農民手上拿走的東西太多,而農民得到的東西太少。時間一長,生產積極性下降不說,必然會導致政治上的大危機。

一開始是赫魯曉夫試圖解決斯大林時代遺留下的許多問題,換言之,他試圖改變“斯大林模式”,客觀上來說,赫魯曉夫做了不少的嘗試,尤其是在農業方面。赫魯曉夫採取最直接的嘗試——鼓勵廣大青年積極開荒,去西伯利亞種植玉米;廢除斯大林時代定下來的農產品義務收購制度,鼓勵農民發展副業等。

我們講,他的這些嘗試不是說一點作用都沒有,只是都太流於表面了,缺乏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變革,比方說積極開荒提高糧食產量,想法很好,但是確定能在西伯利亞種植玉米?再說了開荒之後的糧食與土地的歸屬問題,事關青年的生產積極性,卻缺乏規定!再比如說,一下子一刀切,直接廢除農產品義務收購制,反而造成了市場上的短時間混亂。這些都是赫魯曉夫未能科學認知就匆忙頒令造就的。

而美蘇爭霸開始後的古巴導彈危機更是讓赫魯曉夫所代表的蘇聯顏面盡失,赫魯曉夫遂被軍方力量“逼宮”,不得不黯然下臺後,勃列日涅夫上臺。勃列日涅夫與赫魯曉夫相比,手段更加強硬,但是對“斯大林模式”弊端的認知甚至還比不上赫魯曉夫,接手蘇聯後,繼續沿襲斯大林時代的優先重工業、軍工業思路,大力壓榨輕工業與農業,且與美國開展各項軍備競賽,大大透支了蘇聯的國力。

大規模的軍備競賽自然而然的使得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降低,並且由於此後的領導者,比如戈爾巴喬夫,他見到缺乏宏觀調控的經濟體制改革無效後,開始試圖對政治進行改革,範了原則性質的錯誤,而美國雖然也在與蘇聯進行軍備競賽,但是美國底子本來就厚實,且農業、輕工業發展較為均衡,不似蘇聯越發像一個跛子巨人。

蘇聯為什麼在軍事壓制的情況下被美國活生生拖垮?其實就寫在人類血脈本源之中,就寫在冊冊歷史之上,歸根到底,從農民手上拿走的東西太多,而農民得到的東西太少,軍威赫赫,又能如何?我們老祖宗早就教導過我們這麼一個道理了:國雖大,好戰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