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虛開發票和善意虛開發票的區別

什麼是虛開發票

《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並加蓋發票專用章。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虛開發票行為:

(1)為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2)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3)介紹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虛開發票的處罰

《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虛開發票的,由稅務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虛開金額在1萬元以下的,可以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虛開金額超過1萬元的,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虛開發票和善意虛開發票的區別

什麼是屬於善意取得虛開增值稅發票?

所謂“善意取得”,就是指付款方不知道其從銷售方或提供服務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虛開的。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善意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87號)的規定,需要同時符合以下四個條件:

(1)購貨方與銷售方存在真實的交易;

(2)銷售方使用的是其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專用發票;

(3)專用發票註明的銷售方名稱、印章、貨物數量、金額及稅額等全部內容與實際相符;

(4)沒有證據表明購貨方知道銷售方提供的專用發票是以非法手段獲得的。

只有符合上述條件,才能對購貨方(受票方)不以偷稅或者騙取出口退稅論處。

善意取得虛開增值稅發票如何處理?

納稅人善意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能夠重新從銷售方取得防偽稅控系統開出的合法、有效專用發票的,或者取得手工開出的合法、有效專用發票且取得了銷售方所在地稅務機關或者正在依法對銷售方虛開專用發票行為進行查處證明的,准許其抵扣進項稅款或者出口退稅;

如不能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專用發票,不準其抵扣進項稅款或者不予出口退稅,購貨方已經抵扣的進項稅款或者取得的出口退稅,應依法追繳。

納稅人善意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被依法追繳已抵扣稅款的,不屬於《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情形,不適用該條“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的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