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有些司機說跑滴滴不賺錢,卻還是有這麼多人在跑呢?

柳青羊


以上海網約車市場為例,目前基本就滴滴和美團兩家獨大。從個人的耳濡目染經驗得知,目前司機入駐的兩家門檻都有所提高,需要線下驗車還要配合線上的人臉識別。可以說做的人多了,政府介入,市場慢慢趨向成熟,行業也開始規範化。

為什麼有些司機說跑滴滴不賺錢,卻還是有這麼多人在跑呢?

1. 什麼叫賺錢什麼叫不賺錢,這得跟行業橫向比較,目前上海跑網約車的基本都是外地人,他們的就是因為聽說上海跑網約車賺錢,一峰窩子湧進上海的。因為做這個行業,投資少(租賃也好,私家車也好,前期投入也就1-2萬),短期回報高(聽過全天都在跑的也能一天1000多)。

2. 很多司機說跑滴滴不賺錢,這實際上是一種“麻痺對手”的戰術,自己跑的熱火朝天,卻喊著沒錢掙。其實跟你讀書時期經常看到一些人讀書很好,卻表現著很輕鬆不學習的一幅姿態一樣,他一個人的時候可努力著你看不見,其實是挺腹黑的一種表現。

3. 目前滴滴美團都沒有以前補貼大戰時期油水多是真的,補貼不會長久,這是業態競爭的常規表現。目前美團滴滴在上海市場瓜分的差不多了,有些人說美團單子多有些人說滴滴單子多。在我看來,滴滴畢竟進入市場較早,積累了很多老用戶和老司機;而美團主要是新用戶,短期爆發高,用戶粘性還在培養中;說不清到底哪家量大。據某些兩邊都跑的司機反映,滴滴還是大單子多,量會更大一些,而美團小單子多。

下面是近期一些司機朋友真實的跑車訂單表,僅供參考:


追熱工匠


都說跑滴滴不掙錢,那麼跑滴滴目前究竟能掙多少錢?

這個往往牽扯到前期購車投入與損耗、油耗、運營時間、所在城市交通狀況等一系列問題,比較難以計算,我把問題簡化一下,以一二線城市租賃滴滴純電動車專職司機為例進行計算。

例如在杭州市,租用滴滴統一採購的東風時空純電動汽車,租金是每月6000元,包含汽車租用、24小時更換電池、車輛保險、運營管理費等全部費用。

說句題外話,一直認為可更換電池才是電動車的最好發展方向,省時省力,滴滴司機一般跑12小時換3次電池,每次3分鐘,比加油還快,唯一的缺點是不能跑遠途,當然滴滴系統會自動把出城遠途單派給燃油車。

那麼能賺多少錢?目前滴滴給出保底價的是每天運營10小時不低於550元。和司機聊過,因為滴滴的運力小於需求,基本訂單不停,實際情況和滴滴估算差不多,每天工作早八點到晚八點,出去吃飯休息大概10小時,平均在700元左右。也就是說除去給滴滴的每天200元租金,大概一天賺500元左右,一個月的純利潤在15000元。

當然這是每天工作12小時全月無休的理想狀況,而且。。。不能有違章。實際情況往往不會那麼理想,每個月總有幾天休息或有事的時候,天天干滿12小時也確實太辛苦,違章在大小城市都防不勝防,平均下來,一個月賺1萬塊左右是比較合理的情況,算下來和一線城市白領的平均工資應該差不多,當然五險一金是沒有的,自己交社保吧。

所以,對於學歷不高或者沒有專業技能找到好工作的的人來說,目前做滴滴司機仍不失為一個賺錢養家餬口的好出路。好處是相對自由,收入尚可,缺點是缺乏職業發展途徑,沒有晉升轉崗空間,而且不夠穩定,一旦滴滴發展不好或改變政策,收入可能受到衝擊。隨著美團和高德加入網約車市場,是福是禍尚無定論。

對於有車又有大把閒暇時間的兼職司機,跑一單就是一份額外賺的錢,有外快乾嘛不賺呢?當然如果閒暇時間有限,也許選擇充電學習以求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更快發展賺更多的錢也許更划算,而抽空多陪陪家人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彈星者曰


時機總是給有預備和敢於冒險的人。

晚期到場滴滴大軍的兼職可能全職司機們,其中有不少都賺得盆滿缽滿的,可是早期到場的則好景不長,嗷嗷叫說賺不到錢。

那麼,標題來了,都說滴滴不賺錢,為什麼另有那麼多人跑?

回覆標題之前顯得器重一個標題,那就是賺到幾何叫賺到錢呢?月入1千、1萬、還是10萬?

顯然,兼職司機的話,1千也不是小錢,可是專職司機的話,你也別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想月入10萬。

辦理自己的支出預期至關主要。要學會稱心常樂。

自從滴滴和優步中國合併之後,就逐步撤銷對遊客及車主的各項津貼之後,網上就罵聲始終,並且大部分是滴滴車主的吐槽及抱怨,包括平臺抽成高不賺錢、各類軌則對車主不服正、總是遭逢奇葩遊客等等標題。

為什麼另有那麼多人跑呢?

比方有司機就在網上吐槽:

“咱們來算一筆賬,跑一天12個小時以上,接30單,平均一單15元,總共支出450元,在扣除加油,午餐,真的是少的可憐,這還不算車頤養,車損,和違章。掙錢少就算了,還老碰著裝逼的遊客,真是不如跑出租車。”

可是實際內裡他怎樣也不情願回去跑出租車,而是情願自己滴滴。

此類人是吐槽歸吐槽,接連跑滴滴不誤。

另有一類人,人家跑滴滴就是為了交託無聊時刻,找五花八門的遊客談天,全當相識中國社會。

以及跑滴滴在科技園,深夜接客,首要的主旨是挖妙技職員,自己親身肩負當真獵頭。

乃至,另有的跑滴滴,就真的是為了搭訕和泡妞。

以及……

然而,並沒有什麼事項是那麼好做的,從來沒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事項,賺錢從來不粗略。

跑滴滴賺不賺錢,就看你感受值不值。感受值的還在跑,感受不值的自然會離開平臺。自選選擇,誰也不會綁架誰。

這就像某寶上9.9包郵的寶貝一樣,你永世也想欠亨,那些賣家是怎麼做到這麼低的價值還能賺錢?況且寶貝質量還OK。

那麼標題來了:你有什麼樣子的奇葩出行?以及你以為幾何錢的月支出才算是賺到錢了呢?


青鳥看客


核心原因有兩個,一是面對就業壓力,就業環境做出了選擇。二是期望值問題。

這兩年許多行業都在洗牌,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相比較而言,跑滴滴進入門檻低,有人有車既可參與。當然這是說新政之前。再者跑滴滴相對比較自由,這和當下人們不願意受束縛的心理不謀而合。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跑滴滴這個職業可以算是受累不受苦,這是很多人以此為業的主因之一。也就是說有些職業比跑滴滴是掙錢,但是卻更累更苦,比如工地,送外賣,送快遞等職業。因此權衡之下,許多人還是選擇了跑滴滴。



再來說說期望值這個問題,掙錢與否,每個人的期望是不同的,有的人覺得一天掙500都少,可有的人覺得掙100就知足了。這也就是說,你覺得不掙錢,張三,李四卻覺得還行。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還有就是在新政未執行的區域,許多人都是兼職做這件事情,對於這部分人來說,掙點就比不掙強,兼職這種渠道本來就少,像滴滴這麼自由的更少,這也是構成群體中的一大主力。

隨著新政的陸續執行,一部分被迫退出將是必然,到那個時候,我想在從業者數量上應該會有一個大的降幅。


呼市老賀


所謂的不賺錢更多表達的是賺的不夠多,沒有達到自己心中理想的狀態。

現在跑滴滴的有一些都是以前黑車轉行的,左右都是幹這行,似乎幹滴滴要比純黑車安全一些。不幹這個幹啥去?雖不能發家致富,但至少可以解決溫飽問題。

有些趕上“風口”的滴滴司機,可以拿到平臺給的補貼的時候,那時候的收入比好一點兒的白領收入要高很多。現在正常情況下,跑滴滴很普通出租車司機的收入基本差不多,也就是個營生的工作。


Cubiz老徐


加入合法網約車的利弊:

利:

1.增加收入,每月流水5000測算,每年可增加淨收入3到5萬。

2.合規經營,不怕被抓罰款。放心開車避免闖禍。

弊:

1.保險費每年增加6000元,約1萬左右。

2.車子殘值貶值50%,以20萬公里時轉賣,原本5萬,可能只剩2萬。

3.車子保養維修成本增加。例如保養一年2次增加到一年4次。

4.開車佔用較多空餘時間,如陪家人,陪朋友時間等。

不確定風險:

1.由於工作,家庭因素限制,導致自己可供開車的時間有限且不穩定。以5000月流水目標測算,每月開100小時,每週25小時。

2.網約車平臺缺乏穩定性,如合規經營,價格標準,獎勵政策,司機管理。可能導致計劃收入的不穩定。

結論:

以上都是扯淡。

就問你自己需要賺3到5萬塊錢不?

除了開車你有別的路子能比較穩定的賺不?


王世澤43641157


之前我也是一名滴滴司機

現在的滴滴司機,說實話,很多是不怎麼賺錢的,一天從早到晚,除去成本,能掙個一兩百元算是好的了。

有一部分司機是利用自己空餘的時間出來跑跑,沒有事做,閒著也是閒著。

有一部分司機就是出來玩,沒事跑個滴滴,多認識一些人。

一部分是專職司機,估計這些司機不是太多吧,主要是專職跑滴滴,對車的要求比較高,誰花了十幾萬買一輛車跑滴滴,即使跑還不知道何時能賺回來。

還有一部分是出租車司機,滴滴打車,滴滴快車一起跑,只要能接到單就成,我之前在外地就遇到過出租車司機,兩部手機一起接,沒辦法,單不多

當然還有這樣一部分人,純粹是出來跑著玩,萬一能把一個妹子呢。


深藍色小科


很多事不能光看流水,1000的流水,不是去掉油就是攢的,我來給你們算一下這成本,按專職跑滴滴的算,這1仟流水最少跑300公里,按上海城市道路算平均每小時跑了30公里至少工作10小時,上海鐘點工是25~30元每小時,車專職跑最多5年,到時不要政府叫你換,你自己也得換,按15萬的車每天車損要85元左右,保養維修輪胎電瓶每天要30元,保險按正規的算要買營運險,每年1萬2左右,這樣每天也要33元,與上海出租司機比,上海的份子錢裡還包含四險一金,上海最低標準要2仟四左右,每天也要個80,另外油300公里最少150,滴滴的抽成2佰多,你算算成本多少,

85+30+33+80+150+200=478元,理論每月可攢1萬5,如果沒有鐵牛般的身體,你每月也就維持在1萬左右點。


周之煒43339457


網約車司機不怎麼掙錢,但他們也沒怎麼花錢啊!現在誰家還沒輛買菜車呢,只不過註冊一下賬號就開車去掙錢的行業還想多掙錢?真正註冊把私家車改成營運性質的又有幾個!假如中國14億人都跑網約車,每天別說一兩百塊恐怕一兩塊也困難。

單體客運網絡化方便民眾值得發展,但網絡化並不是法外之地,不是藉著“共享”大旗來擾亂市場秩序。




彼堓的婲吙


其時跑滴滴也就是掙個生活費用,一天十多小時平均每天3佰_肆佰元左右的流水,除去油費,車輛維護等費用大概一天淨掙120_230元,若有違章純收入也就下降低了,網約車平臺也為群眾出行提供了很大方更,另外也確實解決了社會上一大部份人的工作,如下崗職工、自由工作者等等。當然這其中司機也有好有壞,有素質高,也有素質低的,從大體來說遵紀守法是多數,從目前社會輿論來看,網約是擾亂出租車市場的罪魁禍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