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yaodiancaizhi)

传统的陕北地区,一般指陕西榆林市和延安市,以及以两市为中心的周边县地。延安是革命老区,榆林则凭借丰富的矿藏资源迅速发展,跻身工业强市行列。

医药零售产业方面,榆林地区因偏处一方、地广人稀,既乏外来竞争,发展出一些自身的特色。随着竞争加剧,资本渗透,外来势力前来扣关,榆林的本地连锁的发展被推向一个转折的节点。

是进是退,是守是攻?

大连锁要面对,小连锁亦逃不脱。近日,第一药店财智深入陕北,走访了榆林市及以榆林市为中心的周边县地的医药零售市场。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隔绝的地缘

即便是现在,榆林和外界的交通联系也仍旧难说紧密。坐火车到省会西安,最快将近7个小时。直线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是山西太原,也要4个多小时。2008年,榆阳机场投入使用,榆林和外界的联系亦渐趋紧密。2017年,榆阳机场旅客吞吐量为17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178吨,在当年度民航机场吞吐量排名中位列第62名。这组数据既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潜力,也折射出榆林和外界交流的迫切需求。

远离省会中心的地缘特点,对当地的医药零售产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连锁势力以本地为主,外来巨头甚少渗透。据当地业内人士介绍,除了陕西怡康在榆林市区布点外,再无其它外地连锁了。

除此之外,工业方面似乎也不愿意对这块贫瘠的市场“浇水施肥”。当地一位连锁人士反映,无论品类抑或动销政策,都非常缺乏。而这种情况在门店规模为一二十家的小型连锁尤为明显。

然而,本地连锁呈现出了非常高的集中度。陕西广济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00多家店位居当地第一,排名第二的则是总部设在神木市的陕西神木博爱连锁大药房,门店过百家。除此之外,尚有神木中和堂、高氏中和堂等门店数在20多家、10多家店的小型连锁,再往下就是一些夫妻店、单体店了。

根据当地连锁人士介绍,本地许多药店是由医生开办,以夫妻店的形式起家。实际上,后来做到一定规模的,如广济堂、中和堂等,其老板也有从医背景。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榆林地区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县与县之间,动辄一百多公里之遥,相互间只通公路,来往颇为不便。

这一方面为本地连锁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少受外部威胁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当本地连锁做大、欲图向外扩张时,优势也自然就变成了劣势。

神木是榆林市下辖的县级市,下辖15个镇,2017年统计户籍人口44.97万。以7635平方千米的面积而成为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神木向以丰富的煤矿资源著称,是“全国十大工业强县”。2011年起,神木即开始筹备撤县设市,至2017年终于授牌。

神木市和榆林市区毗邻,即便如此也相距100多公里,坐大巴需2个小时。而神木博爱连锁即是在此种环境下诞生。

据其董事长刘博介绍,博爱连锁的前身是神木药材公司。2002年,刘博收购了神木药材公司,并成立了博爱连锁。如今神木市镇上的几家连锁,差不多也是在那几年成立。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经过16年的发育,博爱连锁已成为拥有两家批发子公司、三家零售连锁子公司、门店过百数的县域巨头。而除了在西安有分公司,在靖边等其它县地刚刚展开扩展外,其主要辐射范围仍旧在神木市内。76家店集中在镇上,不仅外来连锁很难进入,本地连锁的内生性增长也呈现出饱和态势——比如距离最近、且实力较强的广济堂,亦基本上没有涉足神木市场。

榆林市区同样如此。广济堂凭借完整从产业链、雄厚的实力以及具备绝对优势的网点覆盖,成为了榆林市无可争议的本地巨头。其在产业形态方面的探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广济堂创始人陈国良原本是医生,后下海从商,涉足零售药店,而对于业内来说,其最出名的板块则是中药饮片厂。据介绍,广济堂的中药饮片行销全国,在当地知名度尤高。而具体到广济堂自身,药品、药店、医师、乃至医院,都是广济堂的牌子,聚合效应明显,“广济堂”更是成为了榆林市的一块名片。

“广济堂中药饮片的品牌信誉,也是时代环境造就的,当时市场上的中药良莠不齐,药店亦受其害。等到自己做这个,深知其中苦衷,所以我们在中药饮片的质量这一块一直比较严格。宁愿给厂家短货,也不会给不合格的。”谈及广济堂的中药饮片品牌信誉时,陕西广济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马亚静如是说道。

据介绍,广济堂连锁的中药销售占比能达到20%以上,这既得益于药品品质,更受惠于其完整产业链所产生的聚合效应。

回顾当地连锁巨头的发展史,毋宁说,相对隔绝的地缘为其提供了一个和缓的竞争环境,使其得以逐步发展壮大。而当外部势力扣门的时候,当地连锁也不得不转变思路了。

外面的世界

如何同外界建立联系,同外界建立怎样的联系,是榆林本地连锁持续关心的问题。

但是就竞争而言,榆林市场也并非世外桃源。除了怡康已在榆林市区布点以外,资本同样注意到了这方市场。

据当地人介绍,高瓴资本曾先后和榆林地区的两大巨头接触过。合作虽然未有进展,却给本地企业带来了一股压力,使其必须将企业的发展置于更宏大的竞争格局当中。博爱连锁的刘博谋求到乡镇级市场渗透、到临县扩张。而广济堂更是已经积极谋求上市,主动接触资本市场以求壮大自身,以便于抵制外部的竞争压力。

2018年1月29日,陕西广济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榆林正式揭牌,标志着广济堂向资本市场迈出第一步。陈国良在会上表示,进入资本市场,是在当前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实现做大做强的必须选择。广济堂医药集团的成功入场,标志着企业的发展开始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如果说交通尚未足够便利榆林和外部的链接,市场竞争则早已推动内外双方互相渗透了。

特别是像广济堂这种自身有工业生产板块的企业,与外界的交流更加紧密,也因此更早感受到外界的影响。由于广济堂的中药饮片远销全国,当其它市场格局有所变动时,借助这些触角,也能将信息反馈到总部。

“比如像四川市场,一夜之间,我们的客户被收购了,他们的采购模式也跟以前的不一样,要跟收购方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随之也会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对这方面问题会保持相当敏感度。”马亚静如是表示。

无论是榆林地区,抑或是外面的大气候,皆能感觉到资本势力对行业格局的影响,这也迫使榆林本地的企业必须思考。想留下来,就必须要做强,必须要站稳脚跟。

而有时候这又意味着必须要先做大。盘子大了,链接的资源多了,试错的空间拓展了,然后思考怎么做强。

无论广济堂抑或是博爱连锁,当下都在榆林周边地区谋求扩张。博爱连锁已经将店开到了四百多公里的定边县,而远在靖边县的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也必须正面广济堂对该市场的渗透。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据同济堂的一位负责人李彩霞介绍,同济堂目前共有门店13家,其中有一半是2017年的新开门店。

2017年是一个重要节点,无论同济堂等本地连锁,抑或是广济堂这样的外来连锁,都在忙于开新店以占领市场。

靖边只是广济堂渗透的市场片区之一,实际上,以榆林为中心,遍及周边地区,都是广济堂的扩张范围。其在榆林市区之内,更是形成了中药饮片厂、社区店、大健康综合体、中医馆、母婴店、医院、养老等构成的大健康综合产业体。这既得益于资本的助力,同时又是广济堂为谋求上市的资本。

谈及广济堂的上市优势,马亚静总结了三点:

1.董事长陈国良本人对中药对行业的认知深刻,理念先进。企业要赢,首先会赢在战略,赢在决策者的前瞻性上。

2.团队。广济堂的团队都是从一线走出来的,非常了解一线的问题,也能了解到相互之间的掣肘。这样制定出的策略也会更有效、更具执行力一些。

3.产业格局。广济堂有连锁,也有工厂,以连锁为基础,医药连锁是个从市场上收集信息的渠道。同时又是生产者,期中药饮片会向全国的市场销售。既能收集到问题,又可以在生产端解决问题,信息流非常畅通。因此广济堂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客户的痛点。他的需求,模式。

显而易见,如今这些优势不仅要接受当地市场的考验,也要被放置于一个更大的竞争环境中重新考量了。

扩张的瓶颈

扩张并非一帆风顺,与此相伴的还有突出的发展瓶颈。

这在博爱连锁这样的县域连锁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最突出的问题,还是人才瓶颈。

据介绍,目前博爱连锁共有员工450人,总部有近40人服务于门店。这对于应付当下的企业盘子来说,已经略显紧张,再要扩张,人才问题更显捉襟见肘。

刘博坦言,企业扩张给招人、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拓展周边县地村镇时,人员短缺的状况尤其明显。由于地处偏远,气候恶劣,榆林本就少有外来人才,而一旦迈出本部,扩及周边,势必得就地解决招人、培训问题。县镇地区的地广人稀,给团队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人才短缺也成为限制企业扩张的主要瓶颈。

刘博表示,这甚至影响了公司的第六个“五年规划”,使得原本“开店500家”的规划降低为200家。

除此以外,执业药师的短缺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直接抓人力资源的马亚静,同样对广济堂的人才问题表露出十分关切。“企业不断壮大,对人才的需求也就非常迫切。我们在人才梯队的建设,人员的引进方面,都比较滞后,后期这个短板我们一定会补上。”马亚静表示。

人才问题是本地企业扩张过程中都会遭遇的共同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中医师资源的抢夺,这一点在榆林市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广济堂作为当地巨头,不仅拥有着最多的门店,在优质的中医师资源方面同样占有绝对优势。据介绍,广济堂集团下辖中药事业部,中药事业部下面三个分公司之一就是“中医馆咨询管理公司”,“我们中医馆方面做得比较好,我们就把自己的模式优化,然后输出。”马亚静介绍道。而在输出中医馆模式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也仍然是中医师资源。

广济堂、博爱连锁两家规模最大的本地企业,对各自“大本营”进行的深耕、整合,已经使榆林、神木的市场呈现饱和态势。随着两家企业向周边县地扩张,不仅会对当地的夫妻店、单体店产生影响,“两巨头”之间的关系也将更有张力。

广济堂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以及资本赋能,正在向涵盖医疗、养老、孕婴等多维度的大健康产业图景迈进,博爱连锁则是继续延伸、精细化其县域强企的逻辑,坚持向下渗透,把店开到县里,开到村里。

一个向上,一个向下,两种不同的生长逻辑互相关联呼应,既整合着榆林地区县和县之间的产业关联,又把陕北和整个全国市场扭结得更加紧密。

广告

财智说

本公众号致力于中国药品零售业的深度研究、热点资讯传播、运营干货剖析、标杆企业 榜样人物宣传...关注请扫描文末二维码,解锁更多精彩行业内容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