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大文豪韩愈知耻建“叩齿庵”

大文豪韩愈知耻建“叩齿庵”

叩齿庵位于潮州市西平路南段道后巷,原名济生庵,又名大隐庵,据记载该庵创自唐朝。清成丰林大川《韩江记》载: “叩齿庵在城南书院左,即韩昌黎大颠至郡所住处也”。

那么,韩愈和叩齿庵有什么关系呢?

唐朝是个崇尚佛教的时代,佛教盛极一时,历任皇帝都迷信佛教,尤其是宪宗皇帝。元和十四年即819年是开塔的时期,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听到这一消息,写了一篇《谏迎佛骨》,上奏宪宗,力谏不应信仰佛教,他列举了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的事例,引起宪宗皇帝大为震怒,他要处死韩愈,多亏裴度、崔群出来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到达州治的那天,遭到下属官吏以及全城百姓的夹道欢迎。韩愈如此场景,十分激动,他决心在这里有一番作为。

正往前走,他一抬头突然看见远远地一个和尚朝他的马前走来。只见那和尚英俊魁梧、脸方额阔,真是一表人才。然而等到那人走到近前时一看,模样却有点叫人害怕。原来他长着两个暴出的大牙,猛然一看就像寺庙里狰狞的罗汉。韩愈顿时就感觉心里面很不舒服,他见跟随的人员没有阻拦,也就不好意思说什么,只好忍着。不过他心想:“这个人面相狰狞,一定是个恶僧,如果被我发现他有愚惑百姓的事情,我一定把他两个大牙拔掉。”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想,到了太守府,韩愈忍不住问府衙里的人这个和尚什么来头,衙役告诉他说,这个和尚是济生庵里的得道高僧,赫赫有名的大颠和尚,是一个功德圆满并且法力高强的人。韩愈听了心里有点微微的吃惊。

第二天,韩愈升堂后刚要办理州务,一个跟班走了上来呈上一小包东西,说是大颠和尚差人送来的。韩愈打开一看,原来是两个大牙齿,包里还有一张字条,只见字体浑厚端庄,上写着“儒以仁为本,佛亦济众生。道异旨自同,会我海屿边。”韩愈看后非常震惊:“这和尚怎么制度我的心思,难道真有神灵?”

不过,随后韩愈又一想,就有点内疚:“我太有点以貌取人了,单凭一个人的相貌就轻率地对一个人下结论,以至于枉曲了好人,实在是不应该的。”

韩愈感觉到对不住大颠和尚,可是该怎么补救呢,他苦思良久后,拿过笔来,当堂挥笔写了“叩齿庵”三个大字。他命人将字送到济生庵表示道歉,送字的人到达后才知道大颠和尚已被调往潮阳灵山寺去了。

不过,因为韩愈的题字,自此济生庵也就改名为“叩齿庵”了。

大文豪韩愈知耻建“叩齿庵”

后来韩愈多次写信给大颠,他们还互通往来,结下了很深的情谊。

再后来,韩愈改任袁州刺史。临走之时,韩愈专程赶到灵山寺去跟大颠叙别,并赠衣给大颠和尚以表惜别之情。大颠和尚感慨异常,他特意让人在灵山前建了一个 “留衣亭” 以示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