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歙縣義成大路:濃縮的徽州文化基因

歙縣雄村鎮義成村是一座千年古村落,《資本論》中唯一提及的中國人王茂蔭就曾居住於此。近年來,雄村鎮大力改善義成村落人居環境,新建王茂蔭公園,修繕王茂蔭故居,不斷挖掘探索人文歷史及徽州古建築的保護利用……

義成大路通“羅馬”

義成村坐落在G56杭瑞高速旁,前往義成村的道路僅僅只容一車通過,駛過狹長的匝道,在兩棵古香樟下前行50米,便到了義成村。村口,是新建的王茂蔭公園,王茂蔭全身青銅塑像矗立在村水口處,目光堅定而慈祥,彷彿在訴說著中國的歷史。

88歲的村民朱鶴清精神矍鑠,思路清晰。朱鶴清曾在浙江建德新華書店就職,回鄉後在村內待了大半輩子。說到義成古街,朱鶴清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義成街其實就是一條大路,路上店鋪不多,主要是一條交通要道,四通八達,是周邊村民過往的必經之路,往東到朱村,往南到下坑、賣花漁村、坑口,往北到歙縣縣城,往西到雄村、王村、屯溪。“解放之前這裡屬於王村區,那時候很熱鬧,很多船在碼頭上停靠,從屯溪下來在朱村,不過這邊店鋪不多,都是在朱村那邊。”朱鶴清說。

朱鶴清告訴記者,義成,古名周村。傳說,此地曾為歙縣治所。隋末,汪華遷新安郡治於烏聊山(現常青山),縣治附郭,遂改名“義成”,即大義告成。又傳,當年此村為議建縣城,故名“議城”,後雅化為“義成”。祥輕公是義成的始祖。“當時祥輕公的父親做生意經過此地,這個村姓周的有一個女兒,將女兒嫁給祥輕公,祥輕公就留在此地繁衍生息。”朱鶴清說,村裡有七眼井、七方塘,水塘都是三角形的,因為對面山的形狀像一條火龍,從風水上看,主要怕發生火災,制約火龍,建成這個形狀。村內還有圓門洞,也是為了制約火龍。

朱鶴清帶著記者來到村內的義成大路,義成大路就是村內的主幹道,有一里左右。義成大路上,部分石板因為破損已經更換。在朱家祠堂,記者看到,祠堂部分橫樑已經倒塌,內部雜草叢生,一派荒涼。朱鶴清說,祠堂解放後改成戲臺,後又改成義成小學。“祠堂內很多東西被偷,沒人管,非常可惜。”朱鶴清說,村裡的古民居已經不多了,保護不善都倒塌了。很多石雕都被偷掉了,原來村裡都有八角亭、桃花壩、文會都被破壞了。

朱鶴清告訴記者,義成村曾有一位很有錢的大戶,戶主叫朱永通,在外地做木材生意,家中有兩兄弟和一個妹妹,妹妹朱隱貞終生沒有嫁人,身世令今人也會欷歔不已,村中的貞女祠堂就是為了紀念她。朱鶴清說,朱隱貞曾許配給雄村的一戶人家,男方來村中從馬上摔落去世了,之後朱隱貞終生未婚。當地人叫她隱貞娘,她樂善好施,捐資修路,故得後人景仰,修建祠堂紀念,這在徽州是極少見的。

茂蔭故居修葺一新

來到義成村,王茂蔭不得不提。“格物致知,飽讀詩書識義理”“誠意正心,名利財色身外物”“盡孝齊家,正德立身傳家風”“治國安邦,青史留名平天下”,王茂蔭的求知、廉靜、求真、忠孝、民本思想對當今仍有深刻影響。

王茂蔭,字椿年,號子懷,出生於歙縣杞梓里,中國清代著名經濟學家。1832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後,歷任清道光、咸豐和同治三朝戶部、兵部、工部、吏部官員,畢生致力於我國經濟史尤其是貨幣史的研究和實踐,他的貨幣觀點及鈔幣發行方案最為引人注目,被學術界評價為“我國封建社會貨幣理論的最高成就”。著有《王侍郎奏議》傳世。馬克思在1864年出版的德文版《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中,在談到貨幣或商品流通,論述“強制流通的國家紙幣”問題時,以第83條大段註釋的方法專門提到了中國理財官王茂蔭及其“主張暗將官票寶鈔改為可兌現的鈔票”的觀點,從而使他成為《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

王茂蔭的故居本在杞梓里,因為他出生在那裡。義成之所以也成為故居,是因為同治四年(1865)二月,他的繼母吳氏病逝,王茂蔭扶柩返鄉,可當他回到杞梓里時卻發現,故宅已毀於兵燹。幾經考量,在義成買下了一座朱姓家的房屋,並在修葺時注入了京派建築的一些元素,窗戶裝上了玻璃。只是令人遺憾的是,王茂蔭精心打造了安享晚年的居所,搬進去不久他就病逝了。

王茂蔭故居位於義成大路中部,佔地約400平方米,清代徽派民居風格,磚木樓房結構,三棟相連,一字排開,中間為正屋“敦仁堂”,門楣上懸“天官第”匾額,大門兩側置石鼓一對。左、右兩側為生活起居用房,均有側門與正屋大廳相通,各自又有正門,面街而開。與故居跨街相對的,是車馬用房,門前有下馬石、旗杆石。王茂蔭故居建於清代中葉,是王茂蔭親自督工建造的,他將其命名為“天官第”,“天官”為神話中的天神,宅第以此為名,取其“天官賜福”之意。

如今的王茂蔭故居已經修繕一新。據義成村第一書記、扶貧隊長方亞龍介紹,雄村鎮實施的王茂蔭故居提升工程項目對王茂蔭故居及周邊古建老屋進行修繕、保護利用,整治提升村莊風貌。王茂蔭故居整體修繕投入資金500萬元,於5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記者在王茂蔭故居採訪時,正趕上地稅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在此開展主題活動日,參觀學習,瞭解王茂蔭的金融理財理念。市地稅局辦公室科員洪雷告訴記者,徽州誕生了包括王茂蔭在內的一大批思想家,他的精神鼓舞著我們不斷傳承和發揚。

永葆古村生機活力

在歙縣雄村鎮義成村村民朱根鑫家中,至今仍保存著全套義成朱氏宗譜拓寫本,據稱這是我市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徽州朱氏宗譜。這一份是他爺爺當年保存的拓寫本,全套原有13本,除其中一本借出未歸還外,另外12本依舊保存完好。“我平時將它們放置在木頭箱中,開太陽就將它們拿出來曬太陽。”朱根鑫希望能妥善保護,把朱氏宗譜繼續傳承下去。

記者從雄村鎮政府瞭解到,為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古村落保護,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雄村鎮整合項目資金在義成村口新建了農民文化廣場——王茂蔭公園,公園總用地面積600平方米。公園內的王茂蔭銅像旨在營造風清氣正、勤勞純樸、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

據悉,除了已經完工的王茂蔭故居修繕項目及周邊提升工程,義城大社的修繕及周邊環境整治,該村下一步還將對村內貞女祠、朱家祠堂等進行修繕,對村莊風貌整治提升,包括村中主幹路鋪設青石板、汙水處理、部分房屋改徽、三線下地、村中水塘治理、名木名樹保護等。

“目前義成村正在積極申報中國傳統古村落,將依託王茂蔭故居的修繕逐步修復,積極申請資金進行保護和開發。”歙縣雄村鎮副鎮長餘紅雲告訴記者,義成古村落保護作為皖浙1號旅遊風景道支線招商的一個大項目,將結合旅遊開發進行保護。餘紅雲表示,義成古村落的打造將彰顯歷史文化底蘊,使之成為歷史文化、徽州古建築、自然和人文等學科的研究基地。同時要加強村落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當地村民人居環境,提升幸福指數。讓徽派建設傳統風格得以傳承和弘揚,使古村落、古民居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得到保存和有續利用。

(汪悅 吳玉蓮 程向陽 來源:黃山在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