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現場|科技創新,加速度!

5月19日至26日,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主場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主場展覽的高精尖產業新技術、新產品、科普展教品和科普圖書視頻作品等精彩紛呈,讓觀眾近距離地感受到了科技創新的魅力。在科技創新“加速度”板塊,我國基礎研究成果和北京十大高精尖產業的發展成果引來了人們的駐足參觀。

用手繪漫畫等形式展現基礎研究成果

现场|科技创新,加速度!

“這個研究有啥用處?”“老百姓能看懂嗎?”

在基礎研究展區,用手繪漫畫、信息圖式、剪紙動畫等活潑生動的形式將基礎研究展現在人們眼前,讓人通俗易懂地瞭解了那些玄妙深奧的新發現、新突破。

通過漫畫,可以形象地瞭解到冷原子研究的過程:通過調整一束微波的強度大小來拉偏架,可以在3秒鐘內,來一場大崩盤”,調控11000個銣-87原子的狀態發生兩次量子相變,進入一種特殊的多粒子的糾纏狀態,讓數千個冷原子發生量子糾纏,這為超越標準量子極限的測量科學與技術的實用化發展提供了一種可能。

现场|科技创新,加速度!

“寨卡病毒是個什麼鬼?”記者和一位老者一同看起漫畫來。漫畫生動形象地闡述了寨卡病毒致病機制研究:寨卡病毒是一種古老的蟲媒病毒,寨卡病毒感染導致的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新生兒小頭畸形的發病率急劇上升,寨卡病毒在進化過程中其NS1蛋白獲得了1個自發突變,結果導致病毒分泌更多的NS1,提高了寨卡病毒感染蚊蟲的能力,使其更有效地在蚊子中流行,進而促進了最近的寨卡疫情大規模暴發。中國研究團隊陸續發表論文,分別揭示了寨卡病毒大規模流行的原因及其導致胎兒小頭症發生的機制。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展出了科技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石墨烯智能人工喉。漫畫顯示,運用激光直寫技術,直接通過聚酰亞胺薄膜一步合成類石墨烯薄膜,將失語者發出的含義不明的聲音通過熱聲效應可以將電學信號傳遞到空氣中,實現收發同體。石墨烯智能人工喉基於多孔石墨烯實現聲音收發一體化,器件具有平坦寬廣的發聲頻譜,靈敏的聲音振動識別能力,為失語者帶來了希望。

现场|科技创新,加速度!

基礎研究是創新的源頭,將基礎前沿作為重大基礎工程來抓,加快在國家科學前沿領域搶佔制高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周捧上的基礎研究諸多成果,讓記者感受頗深。

十大高精尖創新成果貼近生活

十大高精尖產業的發展成果在科技創新加速度板塊中佔據了重要位置,從5G通信技術到無人駕駛車,從中關村芯片設計創新服務平臺到無管道智能新風淨化系統等……更多為人們生活服務好技術好產品呈現在眼前。

现场|科技创新,加速度!

“以後是不是不用考駕照啊?”在新能源智能汽車展區,人們輪流地坐上並體驗著“精靈”無人駕駛汽車。這是馭勢科技研發的一款L4級別的4座高檔低速電動車,最大續航里程可達100Km;融合多種傳感器360°無死角的感知車身周圍環境,並集成前沿機器學習算法對其進行理解;車身設計充分考慮了無人駕駛組件雷達、攝像頭、探測器等電子設備的合理化佈置;並且車上沒有方向盤、腳踏板、儀表盤,彷彿讓乘客置身科幻世界中。

5G端到端預商用產品及業務利用低功耗大連接、連續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時延高可靠的特點,提升了基礎通信能力。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相對4G網絡,5G傳輸速率提升10—100倍,流量密度提升1000倍,頻譜效率提升5—10倍。

现场|科技创新,加速度!

“要乾淨也要新鮮”的無管道智能新風淨化系統吸引了觀眾的興趣。無管道智能新風淨化系統,主要有新風機、智能排風扇、空氣果三種設備構成;只需要在客廳的牆上開一孔把穿牆管穿出去,再安裝在新風機上面即可;可以安裝在各個家庭中,淨化室內的甲醛、異味、油煙、花粉、粉塵等一切空氣問題。

现场|科技创新,加速度!

在迷人的新材料展臺,海洋藍色能源發電系統迷住了記者,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可採集波浪能的納米發電網能高效靈敏地回收海洋中的動能資源,如水的上下浮動、海浪、海流、海水的拍打等產生的動能。將這種發電網分佈於遠離海岸和航道的深水區,不會影響近海的人類活動。理論測算,如山東省面積大小的一片海域,如果在10米深的水中佈滿這種發電網格,其發電量可滿足全世界的需求。

现场|科技创新,加速度!

中關村芯片設計創新服務平臺、龍芯系列處理器及應用產品、精準雲放療系統、燕房線無人駕駛互動體驗等等在科技週上都無不彰顯著科技創新強國富民的重大成果和突出成就。

為科技創新“加速度”加油!

现场|科技创新,加速度!

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中國科普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