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走到了宇宙的邊緣,會發生什麼?

愛因斯坦頓


按照超弦理論的假想,我們的宇宙並非是孤獨的。在我們的宇宙之外,還有無數宇宙的存在。而且宇宙與宇宙之間,可能會彼此交叉在一起。

而且,其它的宇宙可能跟我們的宇宙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


1、我們的宇宙是三維的,但超弦理論認為,任何宇宙中都有10個以上維度的存在。宇宙誕生於奇點爆炸。而在這個爆炸中,碰巧有3個維度展開了。而在其他的宇宙中,可能碰巧只有兩個維度,可能有超過三個維度。

設想下,如果兩個不同緯度的世界交叉在一起,會是一幅什麼詭異的模樣呢?

2、在不同的宇宙中,可能存在著完全不同的物理定律。在我們的宇宙中,光速是30萬公里/秒,絕對零度是-273.15℃等等。但在其他的宇宙中,可能光速只有10萬公里/秒,絕對零度可能只有-100℃。

當這些不同的物理定律的宇宙交叉在一起,會發生什麼?那可能是物理學,甚至是所有科學的噩夢。因為我們所有牢不可破的常識,竟然像兒戲一樣,時不時地就翻個臉。

應該慶幸我們沒有處於這樣的一個交叉的世界裡,那樣我們的所有科學都無法進步。

當然,當我們對自己的宇宙已經十分了解,能夠來到這樣的一個混沌世界,又可能為我們打開另一番新天地。

當然,還有兩一個由量子理論誕生出來的平行宇宙的概念。平行宇宙是指從某個宇宙中分離出來,與原宇宙平行存在著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但兩個宇宙既不重合,也不相交。甚至兩個宇宙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但兩個世界卻是“老死不相往來”。

很奇怪,很玄幻,我們甚至連太陽系都飛不出去,已經在思考宇宙的問題了!


我是“科學重口味”,讓難懂的科學知識簡單起來,有趣起來,歡迎關注!


科學重口味


路的盡頭是路,宇宙的盡頭是宇宙。她的邊界是否真實存在,曾經有兩位科學家做出過假設概述,一位是愛因斯坦,另外一位是霍金。前者根據“維度扁蟲”理論為出發點,推測宇宙為立體狀,不存在邊界。後者基於前者的理論推測認為:宇宙不但有邊,還有界

其實,這類推測還有很多。其中,隨著量子力學的走熱,這些年比較流行的宇宙邊界認識,莫過於出自科學家埃弗雷特的“平行宇宙”觀點;該理論至今讓物理學界為之瘋狂。除此之外,還有弦論等。

這些帶有科幻性質的結論,我們該信誰?由於都是基於理論上,僅為一種前瞻性的推測,不代表就是真實。因此,也無法判斷誰對誰錯。科學家們的特別之處,往往會因為一個理論,互懟半個多世紀,或者一個多世紀,甚至更漫長。

目前,我們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主要還是通過光學與射電兩種望遠鏡,而且還是隔著千萬光年做分析推測,認識力度還是非常有限。拋開科學的嚴謹性,以如果的視角去認識宇宙邊界的存在,大家都可以開腦洞思考一個有趣的結局。


汽航島


如果走到了宇宙的邊緣,你會發生其實邊緣你根本無法觸及。這就是像你在地球上說,哪裡才是地球的邊緣?邊緣這個詞對應的是二維世界,才有邊緣這樣的說法,在三維空間中就已經沒有邊緣的說法。

更何況是宇宙,宇宙空間從本質上說是不止三維的,其實星際穿越也已經展示很清楚了,宇宙空間是高維的,理論上可以通過一個點進入另一個點,所以才有了穿越的說法。所以我們是無法找到所謂的宇宙邊緣,宇宙哪兒都都是邊緣,也都是中心,任何一處都可以都可以通往宇宙各處。

還有一點,宇宙誕生之前是沒有時間概念的,時間和空間都在宇宙誕生之後才出現,所以宇宙的時間應該從大爆炸之後才開始算,我們談論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在一個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地方,如果談論時空,所以宇宙大爆炸之前的說法在科學上是沒有意義。


太空伊卡洛斯


會發生什麼?會跌入萬丈深淵,死無葬身之地。

會發生什麼?絕對沒有如果,如果有如果的話,就會掉到另一個宇宙空間裡的。

其實,宇宙是球形的,沒有止境和邊緣的。


詩領頭羊


宇宙是有邊緣的,但是你根本無法發現這個邊緣。你一旦到宇宙的邊緣,你就會瞬間到達宇宙的另一端,根本無法發現在什麼時間到達過宇宙的邊緣,也走不出宇宙的邊緣。你會問是什麼道理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在宇宙的邊緣沒有空間和物質,所以也沒有時間。當你到達宇宙邊緣這個邊緣其實是和宇宙的另一端是相連的,因此你就瞬間到達了宇宙的另一端,因為不需要時間,所以你根本無法察覺。

由此推斷我們的宇宙空間結構應該在四維球表面,站在四維宇宙的角度看,我們的宇宙就像一張膜,因此我們的宇宙其實是膜宇宙。


維度開拓者


會掉到宇宙的懸崖下面去……無盡的黑暗!

呼吸困難,呼救喊不出聲……

壓抑的遇見了山底洞人……無奈的結了婚,不見天日的生活著……

最後,成了夜貓子😊


初心84142


你根本無法走到宇宙的邊緣,甚至無法發現。

宇宙之外不存在任何,不能用事物來描述。如果還存在事物,那也不叫宇宙的邊緣了。

你的運動也只能在宇宙內部運動,一圈一圈圍繞著宇宙內部運動。

不要乞望看見宇宙外部,宇宙外部根本就不存在,因為你無法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