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龙泉寺山脊残破的堆砌石墙,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石家庄市区的西山东麓有座古寺名龙泉寺,西山围着龙泉寺,在龙泉寺附近形成一个垭口又将西山分为南山和北山。北山是游客们常去的地方,现在又被开发为西部长青景区的一部分,南山很少有人去,而顺着南山的小路上山,会发现几段石头堆砌的石墙,而在从南山到北山的山脊上也有几段这样的石墙,大部分的石墙已经倒塌,残缺不全,就是这样不起眼的石墙,却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龙泉寺山脊残破的堆砌石墙,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第一处石墙位于即将到顶的一处缓坡之上。石墙由不规则的片石垒砌而成,虽已坍塌但明显是人工痕迹,石墙南侧是处较为陡峭的悬崖,北边则随山势向远处延伸。墙不高,也不算太长,有些地方甚至与上一级的山势等平,以致于只有从下往上看才能看到石墙的踪迹,而从上往下看则很难发现这是一处石墙。

龙泉寺山脊残破的堆砌石墙,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第二处是在这座山头的最高端,断断续续有两三处这样垒砌的人工痕迹,同样不高不长,有些墙还略呈弧形,石墙的外边垒砌比较整齐,里面则用土石填充夯实,同样人工痕迹明显。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过去几次从西山山脊向龙泉寺北山穿越时,在龙泉寺北山的山脊上也有多处同样的石墙痕迹,有些石墙甚至跨过了几个大的垭口,将山头之间的山沟拦腰截断,过去就有过同样的疑问,这些石墙是干什么用的呢?曾经与一同爬山的驴友们探讨过,众说纷纭,但始终未能得到权威的答案。

龙泉寺山脊残破的堆砌石墙,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第一种说法是:这是一些近代的防御工事,抗日或者解放战争时期战场的遗存,修筑石墙是作为防御工事的掩体,居高临下用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我知道,我们脚下的这座南山其实是中空的山体,在山的西侧有一处掩藏在山里的国防洞,规模很大,与北山的国防洞一样,都成为国防工事的一部分,包括我在内的不少驴友都进去参观过,可见这座靠近市区的制高点战略地位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第二种说法是:这是一段古长城。在与此山相邻靠南侧的窦王岭山脊最高处,以及五峰山前往长峪的刀脊背山脊上,分布着数段保存较为完好的石墙,一直向北延伸到鹿泉的动物园一带,这些石墙经过专家考证,已经被证实为中山国古长城的一段,那么周围的这些岔脊上的石墙应该也是古长城的一部分,我认为这一说法比较靠谱。

第三种说法是:这些石墙什么也不是,只是附近老乡垒砌起来防止水土流失,用于向大山要土地的一种农业设施。我觉得这种说法似乎理由不太充足,因为这些石墙大部分都在山体的最高处,沿山脊向远处延伸,根本没有填充起来的土地可用,而且位于垭口处将山沟拦腰折断的石墙更解释不了水土保持的理由。

龙泉寺山脊残破的堆砌石墙,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断断续续的石墙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各位朋友,您有准确答案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