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市场概况速览

三板做市:873.31↓1.25↓( 0.14%)

整体估值:20.57

做市估值:18.75

协议估值:21.52

挂牌总数:11343家

新挂牌:3家

新转为做市转让:0家

股票成交数:5874只

做市转让:321只

总成交金额:3.06亿元

做市转让:5079.07万元

竞价点睛

今日0家公司变更为竞价

做市点睛

今日0家公司变更为做市

做市预告

5月16日0家公司转为做市转让

竞价预告

5月16日0家公司转为竞价交易

当天成交情况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竞价涨幅前五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做市涨幅前五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交易额前五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新闻动态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时隔两周,市场备受关注的创新层初筛名单终于浮出水面。

5月16日,股转公司发布了创新层的初步筛选名单。根据初选公司名单,创新层公司入选928家;其中804家公司维持在创新层,124家公司从基础层调整进入创新层。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此外,股转公司指出,新《分层管理办法》对创新层准入条件和维持条件进行了修改,今年创新层公司家数较去年虽有所减少,但整体质量明显提升,达到了分层制度改革的预期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新层公司财务状况明显改善。新《分层管理办法》适度降低了盈利指标,提高盈利稳定性、收入规模等要求。2018年分层调整时,创新层公司整体的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达5.3亿元和2875万元,较2017年分层调整时,创新层公司整体的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提高了1.4亿元和422万元。其中,2018年新进入创新层的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达4.5亿元和2287万元,较2017年分层调整时新进入创新层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高出52%和61%,更好地发挥了市场分层的筛选功能。

第二、创新层公司的公众化水平有所提升。新《分层管理办法》中在准入和维持条件中均设置了合格投资者不少于50人的要求。2018年创新层公司的平均股东人数和平均合格投资者人数分别达169人和133人,较2017年创新层公司分别上升了63人和43人。伴随着公众化水平的提升,创新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和市值也有提高。最近12个月,2018年创新层公司平均成交量达1213万股,比2017年创新层公司的平均成交量高出20%;创新层公司平均市值较去年提高9.3%,反映出创新层公司具有更高的市场认可度,起到了通过市场分层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

第三、创新层公司的整体稳定性显著提高,绝大多数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继续维持在创新层。新《分层管理办法》将创新层维持条件改为以合法合规条件和基本的财务底线要求为主。2018年分层调整后继续维持在创新层的公司有804家,占今年创新层公司总数的86%,较去年提升了42个百分点。维持在创新层的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达5.5亿元和2981万元,较2017年创新层公司整体的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5%和10%,具有良好的财务表现。

「安信三板」重磅!创新层初筛名单出炉:928家企业入选,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新三板整体业绩增速快新经济企业发展梯次已形成

一份由官方公布的新三板企业2017年“成绩单”于近日亮相。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官网显示,截至4月27日,共有10764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完成了2017年年报披露工作,按期披露率达96%。

对此,5月1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三板挂牌公司整体保持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企业社会责任和规范度均有进一步提升;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梯次已初步形成,新三板市场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根基愈加深厚。不过,提高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任务依然艰巨。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通过新三板,这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挂牌公司正逐步做大做强。统计显示,经过市场的发展培育,挂牌公司5年以来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累计增长102.02%、75.97%、91.61%,已有906家公司挂牌后实现规模升级,其中48家微型企业成长为小型企业,844家小型企业成长为大、中型企业。

尽管过去的一年新三板摘牌潮起、优质公司出走,不过,挂牌公司整体保持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企业社会责任和规范度均有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已披露年报挂牌公司2017年共实现营收1.98万亿元,净利润1154.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21%和14.69%,盈利面76.44%。

与此同时,新三板经营稳健性进一步提升,这体现在传统行业去杠杆收获实效、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与企业税费负担继续下降这3个方面。据了解,新三板非金融类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47.84%,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企业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占营收比重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其中小、微型企业分别同比下降0.62个、0.82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产业亮点颇多。数据显示,挂牌公司中现代服务业(不含金融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26.94%和29.12%,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表现突出;先进制造业营收占比61.84%,同比提高0.27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如石油加工、电力热力等行业投资同比下降20%以上。

而企业在挂牌新三板后,公司治理的规范性明显加强。据股转系统统计,4333家挂牌公司在2017年建立新的公司治理制度,654家公司开始设独立董事,538家公司管理层引入了职业经理人,2548家挂牌公司公布分红预案。

新经济企业近5000家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各种新技术、新业态涌现。部分新三板企业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等特点不断显现,新经济企业在新三板内部已形成发展梯次。

新三板企业是国内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的代表群体,据股转系统统计,在披露年报的公司中,新经济企业共有4782家,占比44.43%,涉及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等新产业以及新文化(10.560,0.16, 1.54%)、新零售等新业态。其中有2138家新经济企业生产投入的智力驱动、资本驱动、技术驱动因素表现突出,并体现了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产出效应,具有显著的新经济特征。

同时,半数以上新经济企业已发展成为成长潜力较高的“瞪羚”企业。据了解,新经济企业中有2654家公司增速符合“瞪羚”企业划分标准,这批企业的规模小于“独角兽”企业,但呈现出跳跃式的高成长潜力,平均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39.68%和104.28%。

更为瞩目的是,多个新经济产业的“独角兽”企业已渐露头角。据悉,28家挂牌公司符合全球公认的新经济“独角兽”划分标准,集中在互联网应用、文化娱乐、新科技、新环保和生物制药产业。多家企业为细分行业的龙头,2017年业绩表现抢眼。

事实上,通过新三板而登陆资本市场,新经济企业融资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数据显示,共有2546家新经济企业挂牌以来完成4310次发行,合计融资1696.20亿元,为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研发投入方面,2017年共有8586家挂牌公司披露了研发支出,研发总支出607.30亿元,同比增长9.96%。研发强度3.82%,较全社会研发强度高1.7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各项战略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制度、规则的不断完善,挂牌公司整体质量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三板正在依靠市场的力量优胜劣汰。目前,挂牌公司的梯次已经形成,好的资源持续向龙头企业汇集,优质的企业拥有了配置价值,受到投资机构的追捧。

直接融资比重提升空间仍大

但另一方面,应客观认识中小企业发展特点。数据显示,挂牌公司中有3027家净利润增速超过50%,但同时也有3442家公司业绩下滑幅度超过50%。

业内人士表示,整体看,业绩波动符合成长期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部分行业研发期较长,典型的如生物医药产业,普遍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的特征,在研发阶段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无盈利。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各种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部分行业可能面临新兴行业的冲击;另有成长期企业处于战略升级转型阶段,这些都可能对短期利润造成影响。

“市场各主体应客观看待中小企业业绩波动,共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氛围,以利于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业内人士建议。

另外,挂牌企业融资能力继续提升,但提高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任务依然艰巨。数据显示,非金融挂牌企业2017年合计普通股融资1233.66亿元,占全社会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比重为14.09%,同比提高4.25个百分点。企业挂牌后受益于规范性和公众化程度提升,间接融资能力也获得提高,2017年共有6607家公司发生了间接融资,合计间接融资金额4650.81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但另一方面,挂牌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加,其中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增幅分别达65.24%和42.07%,反映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成本仍有较大降低空间,新三板服务中小微企业、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的任务仍然艰巨。

诸海滨新三板研究

专注新三板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