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不起眼的打拼者

不起眼的打拼者

楼下的租户大黄四十多岁,人长得胖胖敦敦的。别看他一“大男将”,却干着女人擅长的职业,专司织补。大黄有一种职业的自信,无论衣物上多么难补的活,经他的巧手修理,保证做得天衣无缝,完好如初。就是凭这手技术活,他的名气越传越响,一些“土豪”开车前来,把价值上万元的裘皮大衣送来修补。“补过后,完全像新的一样”,对他赞不绝口。

做织工二十多年来,大黄华发丛生,额头上已有浅浅的皱纹,背有点驼。唯一不变的是他的眼神依旧那么明亮,手指纤瘦灵巧,坐功也非常人能比。大黄一年的收入在十万元左右,供着在北京读表演专业女儿的高额学费。妻子反倒给他打下手,收货、送货、烧饭,做些后期熨烫等辅助性的工作。

二十多年前,他那时还不叫大黄,带着妻女来这个大城市谋生,只租了一间低矮的平房。刚上班,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夹杂在一群农村大嫂中间,很是扎眼,也频遭奚落。小黄却认定这是个有“钱途”的事业,当别人改做保姆或转行后,他痴心不改。由于技术不到家,每天出摊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交了房租和女儿的学费后,所剩无几。可小黄坚持下来了,一张小凳,一扎五彩线,就是他上班的全部家什。不管刮风下雨,骄阳似火或冷风刺骨,小黄的织补摊永远在那座人行天桥下定格。

不起眼的打拼者

后来,小黄变成大黄,织补手艺越来越精湛,慕名前来的顾客越来越多。大多数时候排着长队。根据待织补衣物面积的大小,一厘米内的“豁口”收五至十元,一厘米以上的收二十元以上,如果是破洞有硬币大小则收三十至五十元不等。相对来说,羊毛衫、皮衣较为好补,而衬衣、羽绒服就难些。

那天上午,我也拿了一条被烟灰烧了洞的西裤去补,亲眼见大黄花了四十多分钟为一个年轻人补了条千余元的品牌牛仔裤。细看了破处,大黄从线团里挑出近似的灰线和蓝线,熟练地用绷子把破处固定好,按布料纺织的经纬,先织下平行的纬线,再采用挑一根压两根的针法密织经线。大黄说,经线费时又费力,每针都要做回脚,将线头隐藏起来,这样才会既平整又牢固。织补完,还要反复揉搓,使新线和老线融合在一起。如果不是他边做边讲解,顾客不知道里面还有如此多的技术含量。这条牛仔裤收了五十元,年轻人满意而去。整整一个上午,大黄一共织补了八件衣物,顾不上吃饭,赚了一百五十元的“加工费”。

我曾问大黄,为啥不租间小门面,可以避风雨。大黄憨厚地一笑,这是个小买卖,所用的工具简单,租店不划算。做熟了,顾客都会慕名而来。四至九月是淡季,月入五千左右。九月到春节前则为旺季,最好的那个月他做到一万三。不过,大部分交给姑娘了,学表演专业学费高。等她读出来上电视成名,这是他和妻子最大的心愿,也是坚守这行的原动力。

是呀,这些微不足道的手艺人,不起眼的打拼者,怀揣着最朴实的理想,用他们的勤劳、汗水和智慧,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给他人带来便利。平凡的织补人生中释放着温情和圆美。

不起眼的打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