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為了給大宋當小弟,這個國家表白了11次

公元1038年,一個使者來到了大宋的國都,開封。

他這一路跋山涉水,連行數月,穿越大半個中國。如此不遠萬里風塵僕僕只為完成國君託付的使命:

讓大理國成為大宋的屬國。

大宋時任皇帝宋仁宗熱情地見了使節一行,與使節親切交談,並請使節向大理國君主轉達誠摯的問候。

不過,對於內附藩屬一事,宋仁宗卻笑了笑,搖搖頭,擺擺手,說了一句“很慚愧”,緊接著什麼自己功德尚淺啊,幽雲還沒收回來啊,黃河近來老是決口啊等等一堆理由。綜上,“所請宜不允”

送上門的小弟,居然不收?這是何道理?

對此,最愛君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因為此次大理國出使請求藩屬大宋,已經是第9次了。

近30年後,大理國又派使者帶著金裝碧玕、氈鬣刀劍、犀甲皮、鞍轡等寶貝來大宋朝貢,依然請求大宋皇帝賞個臉,給大理國一個藩屬國的地位。

大宋時任皇帝換成了宋神宗。對遠道而來的大理使者,宋神宗依舊熱情款待,但說什麼也不肯答應冊封大理國君主。

這是第10次。

什麼叫愛得深沉、愛得執著?什麼叫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大理國給各位正在找對象的朋友,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

為了給大宋當小弟,這個國家表白了11次

▲ 大理和北宋。

1

說起這大理國,大家夥兒一定都很熟。

——金庸的小說誰沒看過啊~

想當年段思平文治武功,建國大理,又創枯榮神功一陽指六脈神劍,從此大理段氏威震武林,成為江湖上一個響噹噹的名號。《天龍八部》中風流多情的段譽,以及保定帝段正明、鎮南王段正淳、“惡貫滿盈”段延慶,還有以及《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的一燈大師段智興,皆是段氏一脈。

最愛君的主業是解讀歷史。小說中的情節固然精彩,真實的歷史一點也不遜色。

公元937年,後晉石家剛剛得了中原的時候,遠在西南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董氏、高氏等家族,起兵反了當時控制雲南的“大義寧國”,領兵圍困都城。大義寧國軍隊據河守橋,段氏軍隊攻不進去。在兩軍相持之際,段思平忽得一洗衣女子指引渡河地點:

“人從我江尾,馬從三沙矣,爾國名大理。”

藉著女子指點,段思平順利渡河,攻滅大義寧國,建立新政權,國號“大理”。

自唐朝時期的南詔滅亡以來,在彩雲之南建立的政權有“大長和國”“大天興國”,以及“大義寧國”。三個政權都十分短命,一如中原的五代。直至段氏建立大理,雲南方才安定下來。

在搞定國內局勢的同時,段思平還密切關注著北方局勢:經濟上,大理國要生存,必須依靠與中原政權的貿易;政治上,如果不處理好與中原政權的關係,那很可能就步南詔的後塵,在持續不斷的戰爭中自我耗竭。

為了給大宋當小弟,這個國家表白了11次

▲ 唐朝與南詔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5年後,孟氏後蜀為宋所滅:宋與大理接壤了。

雖然不知道這個中原政權會不會像前五個那樣,成為速立速滅的“第六代”,但穩妥起見,還是要對新政權表示友好。於是大理對大宋,“恭賀平蜀”。

三年後,大理再次聯絡,請求與宋通好。

然而,面對這個建立在昔日南詔土地上的政權,宋朝反倒心有餘悸。

在宋朝君臣看來,強大的唐朝之所以滅亡,表面上是因為黃巢起義,但實際上卻是與南詔長期剪不斷理還亂、時打時和的關係,將大唐拖垮。

在後來歐陽修《新唐書·南詔傳》中所言“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便是這個意思。

(最愛君注:南詔入侵安南,唐朝從徐州調兵三千開赴安南,其中八百人戍守桂林,約定三年期滿後調回原籍,但是六年過去了,還沒有換防,桂林戍卒群情激奮,起兵反抗,沉重打擊了唐朝。所以說,桂林兵變,源頭還在南詔這裡。)

有了這樣的認識,宋朝定下了與大理“老死不相往來”的國策。

根據明朝楊慎《滇載記》,宋太祖趙匡胤鑑於唐朝之禍起於南詔,便以玉斧劃大渡河為界,說“此外非吾有也”,自此兩地隔絕。

為了給大宋當小弟,這個國家表白了11次

▲ 劇照:宋太祖趙匡胤

2

流水雖無情,落花仍有意。

面對宋朝的疏遠和冷落,大理卻表現得熱情似火。要不然也不會先後10次、如此頻繁地送禮遞情書。

最愛君上面提到,出於貿易和國家安全的考慮,大理有意與宋朝通好,建立良好的關係。事實上,終北宋、南宋三百一十九年的歷史,大理的確從未與宋為敵,不像唐朝時期的南詔,經常在唐和吐蕃之間朝秦暮楚。

不過細細想來,假如只是因為經濟貿易、國家安全的原因,大理完全犯不著這樣巴結大宋。

經濟上,雖說大理不是宋朝的藩屬國,大理的國君沒有受到宋朝皇帝的冊封,但其實這一點也不妨礙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互市什麼的一直都有。尤其,大理產馬。這對缺少良馬的宋朝來說正中下懷。

在四川和廣西,宋朝都設立了相應的機構,出臺了相應政策,用以支持與大理的馬匹貿易。比如在南宋時期,宋朝在廣西與大理互市馬匹,據記載:

“自建炎以後,至淳熙五十年間為最盛,每求以千五百匹為定額,每匹價銀三四十兩至六七十兩。交易額約七萬兩為常……”

而國家安全問題那就更不用擔心了。宋朝都不搭理你,你還有什麼可害怕的呢?

所以大理為什麼一定要貼大宋的冷屁股?

真正的答案就在大理的國內政局。

大理從立國至壽終正寢,國內統治階層各派之間,矛盾是非常尖銳的。

早在段思平建國之初,為了答謝幫助自己奪取政權的各大家族,比如高氏、董氏等,段思平大行分封。結果大理國內諸侯林立,東方的鄯闡府以高氏為最大,西邊的洱海地區則以楊氏家族擁有的領地最多。

在劇烈的派系鬥爭中,段氏大權漸漸旁落。最常上演的劇本就是,

楊氏不斷叛亂,而高氏則藉著平叛漸漸掌握了大理的實權,直到大理亡於蒙古鐵騎。

為了給大宋當小弟,這個國家表白了11次

▲ 大理22個國君,有11個青燈伴古佛

《天龍八部》裡的大理國鄯闡侯高升泰,是大理國君保定帝段正明、鎮南王段正淳的好兄弟。當段譽被段延慶困於萬劫谷,段正明欲讓位給段延慶以救段譽時,高升泰趴在地上進諫道:

“這段延慶號稱是四大惡人之首,若在大理君臨萬民,百姓不知要吃多少苦頭。皇上讓位之議,臣升泰萬死不敢奉詔。”

然而真實的歷史卻是高升泰逼段正明出家,廢了他的帝位,自己當了皇帝,改國號為“大中”,中斷了大理的國祚。當了兩年皇帝后,高升泰病重,臨死前交代兒子“守實權而棄虛名”,還政段氏。大理的王冠這才又戴到段正明之弟,段正淳的頭上。

歷史上的段正淳,是個非常怕老婆的人。為了哄老婆開心,他曾寫打油詩吹捧:

“國有巾幗,家有嬌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東走莫朝西,朝東甜言蜜語,朝西比武賽詩。丈夫天生不才,難與紅妝嬌妻比高低。

這並不是說段正淳多麼專情,他們夫妻二人又是如何恩愛,只因他的老婆,不是刀白鳳,更不姓秦、甘、阮、王,而是姓高——她是高家人。

所以,在王權衰落的國家,謀求強國皇帝的冊封,就成為確立自己正統地位的一種方式。不然指不定哪天,段氏就在大理國內弱肉強食的環境中,丟了王位丟了命。

3

大理請求宋朝冊封國君這事兒,在段譽登上皇位後有了轉機。

《天龍八部》裡的段譽,即歷史上大理國第十六代國君,段正嚴

段正嚴(1083-1176),字和譽,是段正淳之子。1108年,段正淳出家為僧,段正嚴繼承皇位。1147年,有感於國內殘酷的政治鬥爭,段正嚴也急流勇退,出家為僧。

段正嚴在位39年,是大理在位時間最久國君。但他最終娶了多少個老婆,最愛君真的不知道。

為了給大宋當小弟,這個國家表白了11次

▲ 段譽和王語嫣到底成沒成親啊

史載段正嚴在位期間“勤於政事”“愛民用賢”,是一位頗有作為的皇帝。他與宰相高氏集團之間的關係似乎也不像前幾任大理國君那樣劍拔弩張。而他最大的歷史功績,莫過於成功獲得宋朝皇帝的冊封。

公元1116年,大理國派人帶著樂伎等“貢品”出使大宋,第11次表白,請求內附。

大宋時任皇帝是宋徽宗

這一次出使,大理國的使團照例受到了大宋的熱情款待。而宋徽宗看了樂伎的表演,心花怒放。終於冊封段正嚴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上柱國、雲南節度使,以及大理國王

歷經10次失敗,前後歷時150多年,歷代大理國君夢寐以求的請封心願,終於被段正嚴同志實現了!

隨著臣屬關係的確定,大理如願當了大宋的小弟。

這大概是史上最難當的小弟了。

然而好景不長,11年後,北宋就變成南宋了。老大的勢力打了個五折,小弟身上籠罩的光環,也減弱了效力。皇帝欽冊的“大理國王”,並沒有幫助段氏在大理國內政局取得多少優勢。國政還是把持在高氏手中,即使是段正嚴這樣“有為”的國君,對此也無可奈何。

不僅如此,隨著北宋、南宋的興替,大理和宋朝的關係也再起波瀾:

南宋不想要這個小弟了。即使是在宋徽宗時期達成的名義上的藩屬關係,南宋也不願意維持。

公元1133年,大宋時任皇帝宋高宗說了,對大理:

“今買馬可也,進奉可勿許,安可利其虛名而勞民乎?”

當時南宋面對北方金國的壓力,已是焦頭爛額。一點也沒心情去關心大理這個小弟。生怕把這個小弟惹毛了,不僅馬沒得買,還要兩面受敵。

在宋朝君臣看來,保持和平的最佳方式,就是不往來。

所以,大理與宋,雖然民間溝通不曾斷絕,但官方的藩屬關係卻時斷時續。可憐大理好不容易圓了小弟夢,卻又時時被老大拋棄,也像苦追到手女朋友,總是對自己愛搭不理……

為了給大宋當小弟,這個國家表白了11次

▲ 大理和南宋。一旦宋朝與北方政權關係緊張,大理就成為宋朝的戰馬來源地。

4

公元1171年,段智興繼位,成為大理國第十八代國君。

這位國君,一陽指的功夫獨步天下,武學修為登峰造極,位列“天下五絕”之一,人稱“一燈大師”是也……

咳咳,這當然是小說裡的情節。

歷史上的段智興,除了佞佛之外,與小說中的一燈大師,幾乎沒有什麼交集。他在位29年,天天燒香拜佛,不理國政,又大修寺院,儼然梁武帝轉世。經他這麼一折騰,大理國勢一蹶不振。

為了給大宋當小弟,這個國家表白了11次

▲ 一燈大師:哈哈哈哈段智興就是我~

1244年,蒙古大軍南下,迂迴攻擊大理。大理迎戰敗北,戰將被殺。此時的南宋,也面臨蒙古軍隊的兵鋒,自然而然想起了當年那個苦追自己的小弟。聽聞大理兵敗將亡,南宋竟然派人前往大理憑弔。

用情多年,終於有了結果嗎?

然而晚了。

1253年,蒙古大軍再次南下,幾乎不廢吹灰之力就把大理給滅了。大理國君段興智(段智興的曾孫)出降。高氏則死戰到底,最後不屈被殺。

除去中間高升泰的“大中國”,大理一前一後加起來314年,終於壽終正寢。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後,在雲南設置“大理國總管”,後來又設置了雲南行省。彩雲之南這片美麗的土地,自南梁末年被群蠻佔據,過了700年後,再一次歸入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

大理滅亡26年後,崖山海戰,宋軍戰敗。陸秀夫揹著小皇帝跳了海。

這一次,大宋追著大理的腳步,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