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為什麼中醫說“百病由虛起”?

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說過:“夫眾病積聚,皆起於虛也,虛生百病。”人的生老病死雖然屬於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可是這裡面卻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虛”。正可謂“百病乘虛而入",也正如李時珍所說”虛生百病“,所有的病症都是因為虛損引起的!


為什麼中醫說“百病由虛起”?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的話:”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邪不壓正”“正邪不兩立”,說的是社會風氣以及個人的道德品質等,如果社會風氣不正,我們常會說歪風邪氣嚴重,在那種社會環境下生活,人們的幸福感往往會降低很多,而且缺乏安全感。對於身體健康來說,正氣和邪氣也是兩股相對的勢力,正氣是護衛身體健康的氣,而邪氣則是導致身體生病的氣。正氣佔據主導地位,那麼整個身體的環境就是健康的,而如果正氣不足,讓邪氣佔據了主導地位,那整個身體的環境不用說肯定處於病態。

為什麼中醫說“百病由虛起”?

這也正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所表達的意思,即只要身體正氣旺盛、不虧虛,那麼邪氣就不會侵擾身體,就不會對身體致病。而“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指一旦邪氣侵擾了身體,那肯定表明正氣虛衰了。此時想要抵禦病邪,首先就要將虛衰的正氣補上!

我們說了半天正氣和邪氣,那麼到底什麼是正氣,什麼又是邪氣呢?

我們先說說邪氣。邪氣可以簡單理解成為病邪,具體包括風、寒、暑、溼、燥、熱,這六種氣原本很正常的存在於大自然中,與身體相安無事,和諧共處,可正是因為自身正氣的虛衰,才給了邪氣侵入身體致病的機會。

為什麼中醫說“百病由虛起”?

正氣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是並稟受於先天的真氣,又受後天之精氣滋養和補充生化而成的,具體來說,正氣指的就是人體的精、氣、津、液、血以及臟腑之氣,經脈之氣等。也就是說,身體的物質(津血)與非物質(氣)的東西都屬於正氣的範疇,氣、血、陰、陽的虧虛,不管哪一方面或者哪幾方面虧虛,其實都是正氣的虧虛。氣、血、陰、陽的補益,不管是對哪一方面或者哪幾方面進行補益,其實也就是對正氣的補益。

而正氣與邪氣的較量正是健康與疾病的較量,因此正氣虛了,疾病也就來了。由此說,所有疾病都是因為虛引起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為什麼中醫說“百病由虛起”?

而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人體各臟器得 既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發生著退行性的變化,細胞的免疫功能也相應底下,體液免疫功能紊亂,自身的抗體陽性率增高,如此一來疾病和衰老就來了,這與中醫學的虛衰導致疾病的理論是一樣。

所以,雖然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是隻要我們平時注意養生保健,將虛損的狀態調補到正常的狀態,那麼就可以避免疾病,兵器也換衰老,同時還可以讓生活處在一個相對高質量的水平!

每天一個補虛強身小技巧:飯後勿飲濃茶

為什麼中醫說“百病由虛起”?

茶葉中含有大量單寧酸,飯後喝濃茶,會使剛剛吃進的還沒有消化的蛋白質和單寧酸結合在一起形成沉澱,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茶葉中的物質還會妨礙鐵元素的吸收,長期養成飯後喝濃茶的壞習慣,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此外,飯後馬上喝茶,大量的水進入胃中,還會沖淡胃所分泌的消化液,從而影響胃對食物的消化工作,減弱胃的消化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