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一支部队危及抗日大计怎么办?这位元帅说:按四字方针办!

抗战期间,八路军有一个特别能打善战的主力团,名为东进纵队独立团。这个团活跃在冀南地区,在长期与日伪军的斗争中,作风过硬,屡立战功,威震敌胆。

不过,极少有人知道,这个团的前身只是一个国民党的县民团,在徐向前元帅、陈再道上将的指示下,由刘志坚中将亲自带队收编过来的。这一改编过程充分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善于“化敌为我”的特点。

一支部队危及抗日大计怎么办?这位元帅说:按四字方针办!

那是在1937年10月,在日军压境、人心惶惶之际,杨玉昆在河北省枣强县组建了一个民团,打着抗日旗号,招兵买马,很快聚拢起上千人的武装。来聚的士兵多数是农民,也有散居乡村的散兵游勇及地痞流氓。

杨玉昆是枣强县大营区杨白塔村人,仗着亲戚撑腰,曾当过枣强县长、阜成县警察局长等职,县民团在他把持下变成一股破坏抗战的反动势力。

有个国民党排长刘其风,带着20多名士兵参加了杨玉昆的民团,被杨封为副团长。

1938年4月,杨玉昆被日本特务收买,将民团改为所谓“中央直辖忠义救国军”,他撕下了“抗日”的遮羞布,公开与八路军对抗。

5月,他指使控制下的大营区的反动会道门“六离会”3000多名会徒参加了在南宫县张马村的武装叛乱,向八路军东纵攻击。

一支部队危及抗日大计怎么办?这位元帅说:按四字方针办!

之后,他命令民团在所踞村庄周围设岗,阻止当地共产党负责人刘建章进枣强县开展抗日工作。

他指使“救国军”卡断了枣强、景县、衡水诸县与驻南宫的八路军东纵的联系通路,直接阻碍着八路军津浦支队东进抗日活动。

枣强县局势变得异常紧张,事关八路军发展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大计。

为此,枣强县战委会齐函生、王力生星夜赴南官向徐向前副师长、陈再道司令汇报情况,并要求速派部队前往解决“枣强问题”。

徐向前听完汇报后,微微一笑,伸出四根手指头说:“按照四字方针办就是了。”

齐函生、王力生疑惑不解地说:“哪四个字呢?“

”化敌为我。“徐向前笑容不改,陈再道听了也不断点头微笑。

”请徐副师长具体指示。“

“枣强的问题不解决,影响我们向北向南发展,但对杨玉昆这个地头蛇要先礼后兵,目的是争取‘救国军’的官兵抗日。”徐向前接着说,“可以先派人找杨玉昆淡判,讲明大义,劝他抗日。如果谈不拢,就派部队包围,强行改编,把队伍拉过来。”

徐、陈决定,先派南宫县委书记王裕国作为八路军东进纵队代表去找杨玉昆谈判。

没想到,王裕国去找杨玉昆旅谈判时,杨玉昆根本听不进,火冒三一丈,态度蛮横,拒不接收。

一支部队危及抗日大计怎么办?这位元帅说:按四字方针办!

王裕国回到南宫后,向徐、陈首长作了详细汇报,分析杨玉昆抗日的可能性不大。徐向前、陈再道便当机立断,派东纵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带领769团赴枣强县解决“救国军”问题。

八路军129师769团,以老红军为主体,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是个能攻善打的团。团长孔庆德、政委黄振堂、参谋长范朝利、政治部主任鲍先志、特务连长李德生。

刘志坚带领769团急行军,于5月25日开进枣强城,将部队布防好后,刘志坚和团部驻进南关大地主王家的后院里。

杨玉昆听说八路军突然开进城里来,惊恐万状,在参谋长出主意劝说下,他以“欢迎”友军为名,在南关露了一下头,迅即躲进旅部,再也不露面了。

刘志坚先是邀请杨玉昆到团部吃饭,目的是做争取工作,边吃边谈,晓以大义、以抗日大局为重,应共同打鬼子。

可杨玉昆根本不听劝,点头是假,对抗是真,执迷不悟。他回旅部后更变本加厉,下令不许官兵和八路军接触,违令者杀。

鉴于这一情况,刘志坚决定施妙计采取行动:

第一个方案,即以商讨共同打鬼子为名,派人去请杨玉昆、刘其风到769团部来,届时相机行动。

第二个方案是,如派人或打电话请不来杨玉昆、刘其风,就令部队将“救国军”分割包围,进行瓦解,强行改编。

一支部队危及抗日大计怎么办?这位元帅说:按四字方针办!

为了实施第一方案,尽量避免流血,以计取为上,事先作了精密部署:

将特务连埋伏在团部大院的两侧,届时特务连长李德生迎接杨、刘进后院,而不许其多带护兵,除可带两个随身护兵外,其它人拦在前院。后院屋中央摆上八仙桌和长宽大板凳,不摆椅子,以便动手时方便。

墙上挂着军用地图,刘志坚以看图指挥行动,杨玉昆、刘其风进屋后,黄振堂、鲍先志负责逮捕杨玉昆,孔庆德、范朝利负责逮捕刘其风。大家都听刘志坚发出的信号行事。

一切准备就绪,派两位参谋去请杨玉昆、刘其风。

参谋回来后,一等再等,不见人来。孔庆德打电话催促,连打三次电话,杨玉昆没法推辞才接电话。

孔庆德质问杨玉昆为商量对日军作战计划为何不来?为何不见友军?

杨玉昆理屈,连说:“去去去,马上去。”

很快,杨玉昆、刘其风带着全副武装的20多名护兵来到团部前院。

李德生上前拦住说:“长官商量对鬼子作战计划,需要保密,这是军界常识,有两个马弁随杨旅长、刘副旅长进去,其他弟兄不必进去了。”

杨、刘无言可答,只得把20多名护兵留在前院,由特务连的战士们用茶水、花生对护兵们热情“招待”。

杨玉昆右手拄着一根暗藏匕首的“文明棍”,刘其风带着一支手枪,和两个提着20响匣子枪的护兵,跟随李德生到后院正屋里。

一支部队危及抗日大计怎么办?这位元帅说:按四字方针办!

刘志坚看到杨、刘进来,寥寥数语后,沉着地向门外一喊暗号“倒茶来”,立时孔庆德和特务连的勇士们一拥而上,把杨玉昆、刘其风抓了起来,把他们的护兵缴了械。

与此同时,前院特务连的战士们听到信号后,也按预定分工也将20多个护兵顺利地缴了械。

紧接着号兵吹起冲锋号,769团指战员们按计划包围了“救国军”各营团及旅部。经过政治喊话,没放一枪没费一弹,“救国军”全部缴械,听候改编。

在搜查杨玉昆的宿舍时,发现了杨玉昆与德州市日军特务机关勾结来往的书信几封,特别是有一张日特机关任杨玉昆为枣强、景县、故城三县“剿匪司令”的委任状,白纸黑字,投敌当汉奸,罪证俱在。

特务连将杨玉昆、刘其风押送南宫八路军东纵司令部审理。

此后,刘志坚将“救国军”改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30支队,面貌焕然一新。1938年9月,30支队升编为八路军东进纵队独立团,越战越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