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當我告訴老師:不要管我孩子的作業……

文︱尹建莉父母學堂輔導員 馬迪

孜孜今年6年級了。作業潦草,矇混過關的問題持續很久了。最近我又被英語老師叫到辦公室,討論他的英語作業問題。因為英語作業不能認真做,知識點就不能及時鞏固。成績就會下降。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因果關係。

我去辦公室前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這是一場交鋒。我們這裡的六年級是初中預備班,老師都是剛打交道,如果我處理不好,孩子不被認可,家長不被理解,可能會引起老師的反感。後果肯定是不利於孩子發展的。

當我告訴老師:不要管我孩子的作業……

剛到辦公室,英語老師正在和另一個媽媽談話。我聽到家長講述的內容是,孩子昨天作業沒認真做,爸爸打了他一頓。之前也打過,不管用。然後就是巴拉巴拉的內容。其實聽到這些內容,我似乎一下子知道怎麼和老師交流了。耐心等待英語老師和上一位家長交流結束,終於輪到我了。

英語老師是個非常年輕的女生,剛畢業不久,和人說話時眼睛裡都充滿著笑意。新學期剛開學的時候,兒子就回來和我說,數學老師非常有魅力,講課非常生動不枯燥(孜孜對數學的興趣一直非常濃厚)。英語老師非常和藹,不兇的,三位主課老師他都非常滿意。

當我告訴老師:不要管我孩子的作業……

今天和英語老師交談的時候,我看著她充滿笑意的眼睛和我講述孩子學習的現狀和問題,感受到她對孩子的一片苦心。當然我也委婉表達了,我不願意強迫孩子認真寫作業的原因。(這個是我一貫強調的,我這孩子硬逼沒用的。)

老師告訴我,上週有3到4天的時間,他的作業質量非常好。問我是不是在家裡督促孩子了。因為老師知道我一直“很忙”。“沒時間”管孩子的作業的。我告訴老師,我沒有督促。老師就覺得很奇怪。那為什麼他那幾天作業能認真寫呢?我也納悶了。交流結束後,我感謝完老師帶著疑問匆匆回家。

到家發現孜孜正在遊戲中“激戰”。我只好等他結束了才進去問他。

“兒子,老師說你上週有幾天作業非常不錯。問我是不是督促你了。”

孜孜笑答:

“哦,老師在學校已經誇過我了,你就不用再誇獎了哈。” (孜孜快十三週歲了,已經進入青春期。和我們交流的內容一般都言簡意賅,他特別怕我們還把他當孩子。所以每次感覺到我要誇獎他了,就會讓我停止。)

我繼續追問:

“那幾天你為啥會認真寫作業呢?”

孜孜的答案超乎想象:

“心情好,作業就好。那幾天比較開心。”

當我告訴老師:不要管我孩子的作業……

這個答案讓我一時覺得摸不著頭腦,可是又完全符合邏輯。結束談話後我認真地思考他的答案。

我們自己不是一樣嘛,今天心情好,工作就不是問題,效率也會高,質量也會好;可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工作上稍稍有點壓力就會火冒三丈。

我把這個答案如實地轉告了英語老師。另外我又發了一條這樣的微信大意是,我和您一樣希望他能認真對待作業。但是我又想到,如果我此刻開始用鎮壓的手段見到了效果,那就意味著我需要一直鎮壓。這需要我大量的時間,並可能發生多次的衝突。

當我告訴老師:不要管我孩子的作業……

時間上的投入我不吝嗇,但是隨著他年齡越來越大,我已經能預見到鎮壓的效果會越來越差。他不會因為老媽會不高興,就去發自內心地認真做作業,養成認真做作業的好習慣。這樣的手段我以前也嘗試過,如果有效,現在就不會有作業的問題了。

所以,我想放棄這種方式。我想嘗試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您能否可以放棄對他英語作業的要求。他的英語作業由他自己來決定寫不寫,如何寫,交不交,訂正不訂正。在英語作業這個問題上給他完全的自主權。他有自主權的情況下才會發展出自己。

當我告訴老師:不要管我孩子的作業……

其實發完上述內容的信息。我的內心是相當忐忑的。我知道,老師很難理解我的想法。這幾乎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家長的做法。但是我必須要去嘗試。我又想,萬一老師要是同意了,我就是在幫孜孜在作業問題上爭取了自由的空間,他才有可能發展出內在的動力。

等待老師的回覆是相當煎熬的。我等了一下午,終於在下午16:18分等來了老師的信息:好的。我今天下午一直有課,沒能及時回覆您,您說的方法那我們今天就開始嘗試。我電話是XXXXX。咱們隨時保持聯繫。

當我告訴老師:不要管我孩子的作業……

收到信息的那一刻,我開心得心都要跳出來了。下班回到家,第一時間衝到兒子房間,兒子興奮的告訴我說,媽,你到底和老師說了啥。英語老師和我說以後隨便我交不交英語作業,交了她就批改,不交她也不要求。

我告訴孜孜,可能是我告訴老師說,你心情好就會把作業寫好的原因吧。孜孜說,那這個原因不應該是人人都懂得嗎?我又不是特殊的人。我說,是啊,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有人願意信任孩子吧。

第二天是週四,我下班回來他正在和同學語音通話討論數學題。結束了跑來告訴我:

“媽,我怎麼覺得自己這麼”賤“ ?

“啊,兒子,何出此言啊。”

“英語老師不要求我交作業了,我怎麼反倒有點想寫英語作業了呢?”

……..

又過了幾天,他回來和我說,媽我現在每天都寫英語作業,正常交英語作業的。

我偷偷的看過他的作業本,雖然質量還沒有太大改善,但是我知道,他寫下的每一個字母都不再是為別人而寫的。

馬迪,兩個男孩的母親,理工科背景,自創軟件公司,卻對文字與教育謎之迷戀。

自幾年前接觸到尹建莉老師的教育著作後,開啟了嶄新的育兒和自我成長之旅。當大家還在思考《我們的目標是教育出怎樣的孩子》時,反其道而行之,主動《讓孩子看了電視》、《不要求孩子養成“好習慣”》,收穫了《看ipad還不忘寫作業的孩子》,令家長們嘖嘖稱奇。在對孩子踐行愛與自由的過程中,也不斷滋養著自己的內在小孩,短短几年時間,完成人生蛻變,以親身經歷細述《如果分別是一種儀式——被愛充分滋養的孩子,分別不是問題》,在家長中屢次掀起學習高潮。現為尹建莉父母學堂高級輔導員,為用戶提供深度諮詢服務,尤其擅長處理各種親密關係,備受家長擁躉。

當我告訴老師:不要管我孩子的作業……

如果覺得文章有價值,歡迎轉發。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索微信公眾號:尹建莉父母學堂

所有家庭教育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