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日本,窮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WS8384


自殺和被辭退哪個更嚴重?

胡哥的日本朋友都很想留在中國工作而不願回日本。究其原因就是日本現在就業很難,很難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更多的只是將就。

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在日本有多重要呢?

有一份固定的工作,那就意味著除了工資之外,你還能有社會福利(因為你納稅了),你有企業保障金和養老金。但失業之後就沒了。

在日本失業之後要想再找一份原來那個檔次的工作比較難,尤其是被辭退的。這簡直是人生履歷上的汙點。很多單位都不願意用這樣的人。

而且在職場論資排輩很嚴重的日本,換工作就意味著重新混起。

所以,在日本的大企業,很多人都不願意被辭退,拼命做業績就為了保住飯碗。

失去工作之後,也失去了一部分社會福利,雖然有一些政府補助,但還是入不敷出。

更奇葩的是在日本要領政府救濟金還需要你有固定的住所,萬一房子賣了抵債,連救濟金都沒法領。

很多人就變成了流浪漢,這不是他們不願意奮鬥,只是沒工作又沒住所,沒法領救濟金,就只能這樣忍著。

很多日本白領因為不堪忍受職場壓力而自殺,有一部分人自殺的原因就是因為長期業績不佳而面臨被辭退。在這種壓力下,自殺反而是解脫。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上圖為《民眾之敵》

如果要準確一些說明,窮人在日本的比例已日漸增多——當然,這是相對上的意義來,乃與日本一直處於的中產社會來相比而言,但問題的嚴重性肯定已去到刻不容緩的狀況。

借用藤田孝典的說法,日本已進入「貧困世代」的階段。過去在九十年代泡沫經濟爆破後,一度出現所謂的就職冰河期,年輕人被稱為「失落世代」,因為他們受不景氣影響,失去了過去日本公司的僱用保障,而不安定的勞僱環境已成正色,面臨嚴峻的未來前景。

可是那仍不過屬噩夢的開始,今天的年輕人才真的陷於無間地獄,因為他們無論怎樣努力,都不可能改變客觀的大環境。眼前的並非暫時性的困苦,而是長時期不可逆轉的貧窮生活,更為甚的是社會整體上出現的氣氛及論述,是說服他們要接受貧困的事實。此所以才是真正的「貧困世代」——當中特別針芍的是十多歲至三十來歲的年輕族群。

具體而言,目前他們要成為普通員工也難以如願(遑論以往的終身僱用保障),也正因為此,當成為專職主婦的難度也甚高。他們只能被迫在企業的底層勞動,直至年老也不可能享受到年功序列制的薪水提升,到暮年唯有身心受創地離開職場,成為「下流老人」而苛活下去。再加上因薪水有限,不少人選擇了不婚或不育,於是晚年更容易面對孤獨終老的窘境。

17年秋季日劇中的《民眾之敵》,講述的正是一名生活困窘的家庭主婦,因為與丈夫同時失業,生活陷入窘境,於是把心一橫,毅然去參選市議員的政治黑色喜劇。撇開政活背景不談,由筱原涼子飾演的主婦,正好把兼職工作的辛酸呈現出來,令人明白到日本底層家庭的生活苦況。


湯禎兆


在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有窮人,而且要擺脫貧困狀態相當難。關於這些人是怎麼淪落到赤貧的,主要原因是找工作難。在日本,沒有工作的人沒有交稅納稅,也就不在保障範圍內,更別提退休金了。

在日本找工作為什麼難?

一、日本是一個高度成熟的社會,高度成熟也就意味著“找工作難”、“賺錢難”!想要獲得一份正式而又體面的工作,沒有學歷和技能是不行的,日本還有專門的“就職塾”,也就是專門輔導人找工作的,工作面試不會比升學考試輕鬆。

二、有人說,日本藍領工資高,但是類似於幫人搬家這種,也是要掛靠在搬家公司才有人僱傭的。因為顧客對公司的信任肯定要超過個人。在日本,一個成年人如果沒有被僱傭,那麼連開銀行賬戶、租房子都會成麻煩。

三、日本服務業發達,但是要從事服務業,需要考取一些資格證,比如做美容美髮要考“美容士資格證”,做販賣員要考取“販賣士認定”等,對赤貧的人來說考證的費用絕對不菲。

四、雖然有各種part- time job可以選擇,但是畢竟沒保障啊,而且日本人從高中開始就可以打工了,打工者之間的競聘也是蠻激烈的。試想一箇中年男人和一個大學生一起競聘餐廳服務員,明顯年輕人更有競爭力。

寫了這麼多鋪墊,是為了解釋下為什麼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有窮人。接下來回答下: “這些窮人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尚有收入來源的情況下,過著拮据的生活。比如零時工,靠微薄的薪水過活,租不起房子就睡在膠囊旅館。

完全沒有收入的,就只能流浪了,吃著撿來的或者超市丟棄的食品。東京的天橋下、馬路邊經常會有流浪者“住”著。

被迫露宿街頭的人都是哪些人?

具體說來,主要是破產者、無人贍養的老人。

破產者有創業破產者和失業破產者,近些年經濟不景氣,創業者容易破產,有工作的人也有可能面臨被裁撤的危機,企業為了削減人力開銷轉而僱傭契約社員(受保障較少的員工)和零時工,一旦這些人沒有了收入來源,就被迫流浪街頭。之前看過一則新聞,說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人因被裁員,無力償還鉅額房貸和贍養家人而露宿街頭,而且他是在泡沫經濟時期購入的房產,房貸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最終選擇了流浪。

日本進入“少子高齡化”社會,有的人沒有子女,有的和子女關係不親密,這些人一旦失去了勞動價值,或者沒錢進入養老院養老,也有可能開始漂泊流浪。

相比成年人的貧困,日本兒童的貧困才更觸目驚心。日本政府雖然發放育兒補助,但是相比養育一個孩子,這點補助還是顯得杯水車薪,特別是在物價高昂的日本。曾經認識一個貧困家庭,他們家裡有三個孩子,每個月的生活費來源居然是:打零工的工資+育兒補貼,小孩子們的穿著很簡陋,也沒有什麼玩具。

所以說啊,任何社會都有問題,也有看不見的陰影。


蘇菲的日本


提起日本,大家的印象大部分都是亞洲少有的發達國家,擁有先進的製造技術等等。但是提起日本的窮人大家可能會感到很陌生。確實國內外的媒體中很少有報道日本的窮人。日本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比較有錢的但是日本也是有窮人的。

在日本窮人大致是要分為兩種的。第一種就是全世界基本上都有的街頭流浪漢。在日本這類流浪漢通常每天都會去街頭收集硬紙殼晚上把這個當做睡覺的“床鋪”。日本的流浪漢一般都是睡在天橋和各大汽車站裡面。

當然了日本的政府也為這些流浪漢提供了一些臨時居所但是由於數量有限根本不夠流浪漢睡的。

日本的流浪漢一般都是去吃別人丟掉的食物或者去人家討口飯吃。但是日本的流浪漢每年還能受到政府的相關補貼所以一般來說日本的流浪漢都是不會去向別人討錢的。同時這些流浪漢也享受良好的醫療待遇。

在日本另一類窮人就是那些工作在底層的人,這些人的工資很低同時日本較高的房價和物價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些工人一般都是住在許多人一起合租的小房子裡有些人索性直接住在了網吧。迫於生活的壓力這些人住不起舒適的單間過著蝸居的生活。

而這些人平時吃的大部分都是快餐麵包等等,這些窮人佔日本社會的一小部分。同時這些人還十分的好強很大一部分的窮人本來可以去領取國家的補助,可是他們並沒有去領取補助。他們認為這是沒有尊嚴的表現。

再發達的國家也會有窮人,日本也是如此。但是每一個有自己態度的“窮人”都值得尊重。


海狼觀察


日本可能看起來很現代和富有,但有時候,你會看到一個穿著破舊的老人睡在公園的長椅上,他的呼吸中充滿了酒精的味道。

我採訪過的一位老人告訴我他曾經是一名上班族,但由於賭債,他失去了一切,最終成了流浪在街頭的人。像他這樣的人要麼是酗酒者,精神病人,要麼是有債務的人,或許是因為賭博亦或許是因為不良投資。

他們依靠教堂或慈善機構偶爾吃一頓熱飯,但大多數時間通過垃圾桶挑選剩餘的食物,或者收集紙箱來賣幾個月作為零用錢。乞討是罕見的,也許是因為乞討違背了他們的尊嚴感和作為一個人的驕傲。

冬天對這些街頭人來說是最艱難的。雖然有街頭人士的臨時避難所,但這些都是非常有限的,總是人滿為患。在寒冷的夜晚,人們在公園的長椅上發現僵硬的屍體並不奇怪。對於這些街頭人來說,最珍貴的物品是鞋子,對於他們來說,鞋子可能意味著生死。

據說,自日本泡沫經濟爆發以來,越來越多的人走上街頭。日本人對這些人一般都漠不關心,也許部分是因為日本人民中存在著如此強烈的“你不負擔社會”的態度。雖然人們確實為這些街頭人民感到一絲悲傷,但他們也認為他們是“那些在社會上並不完全成功”的人,而這就是它的方式。


走進伊拉克


關於日本流浪漢,我想說三件事兒:

1、他們一般用藍色防水布搭起棚子,生活在公園裡或者河邊。而且在日本,流浪漢的這種居住形式是十分常見的。我曾經去過波士頓,但是從來沒在英國見過類似的居住形式。英國不允許流浪漢以這樣的方式住在公園裡。但是在日本卻很受歡迎,而且無家可歸的人都有了居住的場所。

2、日本的流浪漢不會問你要錢。我這些年和很多日本的流浪漢都交流過,但他們從來都沒有問我要過什麼東西,全都只是非常友好的談話。有一天晚上我在公園裡遇到了一個在練習武術的人,他過來以後和我聊天,並且給了我一把練習用的木劍作為禮物,還說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武術了。這把劍可是來自一個無家可歸的人的禮物,我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

3、只有在日本,流浪漢才有可能把太陽能電池板作為他們的居住的地方。在離我住的不遠的地方就有,之前我還拍了一張流浪漢在那裡的照片,不知道他在那裡幹什麼?

此外,我還經常看到一些流浪漢在河邊釣魚,還有在樹枝上曬衣服。他們的生活狀態比我在波士頓看見的流浪漢要更好。


咖喱臘肉


說到在日本的生活,人們想到的也許是時髦的東京,古典優雅的京都,又或者是冰雪覆蓋的北海道,但在這座大都市明亮的霓虹燈下,仍然有一個繁榮的角落,他們幾乎被遺忘了,因為他們幾乎從來沒有出現在街上,他們往往只呆在公園裡,橋下,河岸邊的破敗建築裡。他們也住在日本這個發達國家,但他們在睡覺和搬家。

無家可歸者大數住在日本石布亞區的大木公園,住所很簡單,去超市買幾個紙箱,你可以搭一個簡單的帳篷。做零工一個月可以掙40到5萬日元,人民幣的話大約是2400到3000左右。這些錢足夠他們買食物,因為其他方面不花錢,主要是吃的方面。

有很多人說,無家可歸的人由於自尊心強而不願得到救濟。當然,有些人可能是這個原因,但這絕對不是主要因素。申請低收入家庭最基本的條件是有固定住所,而日本大多數無家可歸者選擇流浪是因為他們逃避了家鄉的債務,因此不可能有固定住所,也不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定居在一個地方。

由於羞恥,日本人一直強調的羞恥文化,使這些人無法忍受人生挫折、公司倒閉、考試失敗等恥辱,為了不給家人帶來麻煩,他們往往選擇這樣一種方式來回避社會的目光,所以,在任何的社會都會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還會有一些為了躲避我們而看不見的影子。


三蒙子


按照日本劃分窮人標準,主要把窮人分為低保戶和流浪漢,低保戶的生活還是不錯的,日本低保戶是政府給申請的,只有符合條件,審查合格,才有資格申請,如果獲得相應資格,日本政府每個月要給低保戶14萬日元的低保戶補貼。



看似很容易,其實日本政府為了防止一些人騙保和懶惰,設置了各種申請門檻,從而也讓這些人打消了這個念頭。申請低保的前提是要有固定住所,這方面低保戶是滿足相應條件的。


反觀另一部分人群,就是日本流浪漢,他們是居無定所的,平時睡在地鐵或公園長椅上,這部分人平時靠撿拾廢品為生,他們大多數具備高學歷,很高職位,由於不堪生活壓力,有的因為破產,欠債,酗酒等,不得已出去流浪。

最後一類窮人應該是日本一部分年輕人和失去婚姻的家庭主婦,一些年輕人因為房租過高選擇普遍住在膠囊旅館,平時生活很拮据,看起來很有意思,其實很心酸,還有一部分是失去家庭的家庭主婦,原來有家裡男人出去賺錢養家,當她們被丈夫拋棄,沒有了生活來源,只能靠救濟金度日,很顯然過得非常艱難。


怪叔叔是個逗比


首先咱們來定義一下日本的窮人。

日本人的平均年收入最近呈下降趨勢,目前大概在400萬日元左右,相當於人民幣25萬元的樣子。

而日本政府定義的窮人,主要是指因病因故而生活不能自理,從而需要政府救助的人士或者家庭。針對這類低保戶人群,政府會支付生活保證金來保障他們的最低生活標準,但此項善舉也是深受日本人民的詬病。咱們可以具體來看一看。

上表是政府支付給低保戶的費用,大致翻譯如下:

50歲單身人士月支付8萬日元,約4800元

30歲夫婦帶1個孩子月支付14.8萬日元,約9000元

40歲夫婦帶2個孩子月支付18.5萬日元,約11000元

40歲單親母親帶2個孩子月支付15.5萬日元,約9500元

除此之外,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免費,大學還會得到額外的獎學金。

這項救助低保戶的政策由於過於豐厚,歷來被日本百姓狂噴。

電視臺更是爆料,拿打工者跟靠退休金生活的人與低保戶對比:

上圖簡單翻譯如下:

勤勤懇懇靠打工生活的28歲D君,月收入扣掉養老保險與所得稅後到手只有10.5萬日元,而低保戶28歲的C君什麼也不用幹,一個月從政府免費拿到13.7萬日元。

靠退休金生活的65歲老人B桑,過去40年共支付養老保險300萬日元,退休後每個月拿到6.6萬日元的退休金,而低保戶65歲的A桑從來沒交過養老保險,卻每個月從政府免費拿到13.3萬日元。

日本政府對低保戶的照顧可謂是盡心盡力,無微不至,以至於全國上下有150萬個家庭申請低保戶,按一個家庭平均2.5個人計算,大概全國有將近400萬人在不勞而獲地吃空餉,這個數目還在逐年增加。

那麼是不是所有窮人都去爭當低保戶,過著寄生蟲一樣的生活呢?

其實日本還有很多有骨氣的窮人,他們寧願風餐露宿做一個無家可歸的人,也不願意增加國家的負擔去領取低保救濟金。

這些人統稱為“homeless”或者流浪者,他們大部分以公園或者車站為家,用紙盒箱與雨傘搭建建議住所,白天拾荒換取零錢度日,偶爾也從便利店或者超市索取過期的食物充飢。

日本的流浪漢寧願風餐露宿,也不去領取政府免費發放的救濟金,主要是因為一旦領取救濟金,就要按照政府規定的日子去報到並且接受再就業的技能培訓,從而失去了“人身自由”。這些流浪漢從前大部分都是體面人,或者因為賭博傾家蕩產,或者因為做生意失敗等原因而被人追債。過慣了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後,既放不下身價去政府“乞討”,也不想過著被人管制的生活。

俗話說的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每個人都有他想要過的生活,日本最貧窮的人要麼領取政府的救濟金,要麼過著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生活,有機會來日本玩的朋友可以在夜晚到公園或者車站看到這些人。


司馬看日本


日本這個魔幻的國家一點都不像是想象中那麼和平美好。每年都會有人失蹤,很多時候我們身邊的那些流浪者或者是無家可歸的孩子突然就消失了。因此,對於日本的市民來說這些人突然消失一點不會讓旁人奇怪,因為這件事已經在日本市民眼裡習以為常了,那麼這些消失的人去哪裡了呢?

根據相關的政府數據顯示,每年都達到10w人消失,他們從原來的社會關係中脫離出來,可能是從公司突然消失,也可能是從學校中輟學消失,也可能是從家庭關係中消失。這些人沒有遭到綁架、也沒有選擇自殺,而是去到了另外一個天堂,那就是日本的貧民窟。

在20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有三個非常出名的貧民窟聚集地,分別是在大阪的西成愛鄰,橫濱的壽町,還有東京的山谷。但是到現在我們在地圖上已經看不到了東京山谷的地名了,因為政府為了防止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這裡。

大阪的西成愛鄰,橫濱的壽町,還有東京的山谷基本位於政府的視野之外,基本除了一些刑事案件,基本是不會有社會資源來管理的。這些地方到處都是髒兮兮的小旅店或者床位,沒有互聯網,唯一的娛樂設施就是電視。這樣簡陋髒亂差的條件為什麼會受到這麼多人的青睞。

為什麼這麼多的人選擇從自己的社會關係中抽離出來去到這些條件很差的貧民聚集地呢。因為羞恥感,日本人一直強調的恥感文化讓這些人無法承受生活失意、公司倒閉、考試掛科等的羞恥,為了不給家人帶來麻煩,往往選擇這樣的方式躲避社會的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