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从责、利、权失衡的角度,看项羽失败的必然性

在秦末天下大乱之际,六国遗民纷纷起兵投身于推翻秦朝统治的历史洪流中,项羽是各路诸侯最闪亮的明星,在钜鹿之战中一举扭转了反秦义军的不利局面,可以说灭秦之功半数以上要归功于项羽。项羽率兵进入咸阳后,“尊楚怀王为义帝”,以诸侯合纵长的身份,然后“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共分封十八个诸侯王,自己则自称西楚霸王,坐拥梁楚之地,定都彭城。但是,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实力占优的项羽却先胜后败,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令后世扼腕不已。

谈到项羽的失败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因为没有定都关中,有人人是因为项羽勇而无谋、刚愎自用,还有人说项羽有妇人之仁和狭私之利等等,应该说上述说法都不无道理,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可谓汗牛充犊,就不再赘述。不同于上述分析角度,本文打算从现代管理学中的权责利统一原则角度,对项羽失败的必然性进行分析,认为项羽在推翻秦朝统治、分封诸侯、选拔人才、军事策略等方面存在责权利失衡问题,不仅使得自己处于权小责大利小的尴尬处境,还因在对待部属的问题上没有很好地把握好权责利问题,授权不足,责任压实不到位,难以给予下属正向激励,众叛亲离,为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权责利对等原则对谋大业成大事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鼎足而立是相当稳固的一种物理状态,它由此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则是三角形中最稳固的形态。引申开来,在管理学中也存在这样一个“等边三角形” ,这就是责权利对等原则。责是指责任;权是指权力;利是指利益。责权利对等原则就是指如果如果想让个体或是组织承担一定的责任,就应该赋予其完成责任必需的权力,并给予其与所承担责任对等的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利用建模的手段将影响因素予以简化,可以用责、权、利三个基本变量构建模型。

正常情况下,于人于己都有利的理想状态,是每个人的责、权、利都可以保持平衡,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发挥其最大的潜力,而秦末时期,项羽在钜鹿之战之后,就是没有看清这个问题,对人对己责权利失衡,最终丧失了原本具有的优势,虽然自己能力突出,“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但是无法创造有利于自己的管理氛围,也无力为有志向的下属提供良好的创业机会,最终众叛亲离,以失败而告终。

总的来看,在钜鹿之战取胜后,项羽已经扭转了灭秦形势,在责权利失衡的问题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入关分封诸侯之前、分封诸侯时和东归彭城之后。

项羽在入关分封诸侯前的责、权、利失衡:责大于权,责大于利

早在楚怀王命宋义和项羽北上援救赵国之前,项羽的战功早已威名远扬于诸侯。在钜鹿之战中,“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在公元前207年的钜鹿之战后,项羽实际上成为了各路诸侯的主心骨。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公元前207年秋,秦帝国仅存的有生力量——由章邯率领的秦军二十万慑于诸侯联军的气势,章邯与项羽在殷墟会盟,双方达成协议:秦军维持原建制,仍由章邯指挥。不只如此,秦军的一、二、三把手章邯、司马欣、董翳,都得到了封王的承诺。

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此时的秦朝已经大势已去,为了攻取函谷关进军咸阳,更好地协调诸侯联军,考虑到楚国出力最多,战斗力强于其他诸侯,于是,各路诸侯决意推选项羽为诸侯联军合纵长,相当于诸侯联军的盟主。当时的项羽年轻气盛,在26岁左右,被各怀心思的各路诸侯一推举,就应承下来。


从责、利、权失衡的角度,看项羽失败的必然性

《鸿门宴》中的项羽形象

这个合纵长的头衔看似很威风,相当于给了灭秦诸侯联军的主要负责人的地位,项羽觉得这是对自己战绩和能力的认可。殊不知这个“合纵长”的头衔,除了一个虚名之外,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实际好处,也就是无利可图,无权可用,最关键的是,责任无限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关东各国旧地起兵反抗秦朝统治,都是自发形成的,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隶属关系,只是为了消灭秦朝这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项羽所率领的楚国军队虽然在军事实力明显强于各路诸侯,但是楚国与其他诸侯之间的军事联盟是松散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隶属关系,项羽对诸侯军队没有什么可靠的控制手段,也难以从中获利,这就是典型的既无权又无利。倘若是这样也就罢了,好歹有个好听的名头,但是这个“合纵长”的背后还有沉甸甸的政治领导责任。以诸侯联军的名义做出的任何决定特别是恶行,都会记在项羽这个第一责任人头上。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明显属于责权利严重不对等,即责远大于权,责远大于利。

事实上,项羽也完全可以不担任这个“合纵长”,毕竟自己是奉楚怀王的命令出征的,可以借口自己年轻资历经验不足,需要楚怀王同意等推脱掉这个华而不实甚至有潜在危害的职务。很可惜的是,项羽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为自己今后统一天下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实际上,这个“合纵长”头衔给项羽带来的责任很快就到来了。本来项羽接受章邯等秦军的归降,并让秦军带路。但是到了新安这个地方的时候,由于“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投降的秦卒十分不满,秦卒们私下颇有微词,这时候诸侯们就开会研究如何处置秦卒,因为担心“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楚军趁夜坑杀秦军二十余万人,项羽大失关中人心。

进入关中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里要说明的是,出于楚人多年对秦人的仇恨,项羽肯定干了不少杀人放火的勾当,但是,其他被秦朝灭国的各路诸侯们,相信也趁机在咸阳干了同样类似的事情,但是关中秦人只知道楚人项羽是诸侯的盟主,诸侯联军犯下的所有罪行,最后都得由项羽来承担,使得项羽难以在关中立足,丧失了定都关中的机会。

项羽分封诸侯时的责、权、利失衡:不愿放权,无利可图

鸿门宴后,面对灭秦大业已成的现状,如何处置天下成为摆在项羽面临的难题。根据当时的形势,由项羽称帝肯定是不现实的,虽然项羽是各路诸侯中势力最强的,但是实际掌控的军队不过数万人,不具备全面压倒其他诸侯的军事实力,因此,必须以分封的形式给参与灭秦的各路诸侯论功行赏。

从责、利、权失衡的角度,看项羽失败的必然性

项羽分封诸侯形势图

公元前206年2月,项羽主持召开诸侯分封大会:楚怀王芈心为义帝,是名义上天下共主,起到了类似周天子的作用;处了项羽本人为西楚霸王外,分封十八路诸侯王。项羽在分封诸侯、划分地盘时考虑了很多,但是还是为自己和盟友埋下了不少的坑,使得责权利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狭私嫉仇,没有给立有大功的田荣封王,没有给予正向激励,争取潜在的盟友,给自己日后楚汉相争时留下后顾之忧。在秦末齐国复国的过程中,齐国宗室田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因为田荣与项羽有宿怨,田荣也没有前往关中,再加上项羽试图分化强大的齐国,因此,项羽将齐国一分为三,唯独没有考虑田荣,使得田荣大怒,最终先后逐杀三位分封于齐国的诸侯王,自己占据齐国地盘,给项羽日后留下了很大的争霸隐患,这才有了后来刘邦趁虚而入攻占彭城的事情。

二是分封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问题。这三位降将可以看作是项羽阵营一方的,项羽为了阻遏刘邦,将原来的秦国地区一分为三,分给了秦国的三员降将,其中以废丘为都城,咸阳以西地区归属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管理咸阳以东至黄河地区,以栎阳为都城;翟王董翳占据上郡之地,以高奴为都城。他们的重要职责就是负责牵制监视分封于汉中的刘邦,责任不可谓不大。在权力方面,按照原来在殷墟的约定,他们三位将原关中之地加以瓜分,但是他们率领的秦军将士基本上都被项羽在新安坑杀,诸侯联军还在关中大肆破坏,关中老秦人大都将章邯等人视为“带路党”和“秦奸”,因此,即使章邯等人都是秦人出身,在关中属于主场作战,但是,民心依旧不稳,再加上经济凋零,嫡系军队不复存在,难以有效应对刘邦可能的袭击。

项羽在东归彭城之后的权责利失衡:难以识才,不能充分授权,给予厚报

分封诸侯事宜完成后,各路诸侯各归封国,项羽也率军返回自己的封国,定都彭城,实现了“衣锦还乡”的愿望。回到了楚国,并趁机将楚怀王迁徙至郴县,予以处死后,正式开始统一天下的进程。

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史记.项羽本纪》

应该说,争霸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吸纳人才,重用人才为己方所用。刘邦“漫而少礼”的人,鄙视儒生,曾将儒生的帽子抢下来小便以示侮辱。但是,刘邦得天下的秘诀就是善于用人,用他自己的话讲: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反观项羽一方,项羽的最终失败与诸侯先后背叛密切相关,也与自己不能充分重用人才,不能给予韩信、陈平等良才建功立业的机会,不能给予他们丰厚的回报有关。事实上,作为一个创业集团的领导者,项羽并不合格,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项羽也是礼贤下士的人,得到不少人的归附,但是,却存在性格上的缺陷,不敢充分授权给下属,难以给下属立功的机会,立有功劳也难以得到应有的奖赏,无法给予优秀的下属足够的正向激励。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史记·高祖本纪》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史记·陈丞相世家》

这段是陈平所言,说项羽恭敬爱人,所以廉洁好礼的人都愿意归附他,反而那些追逐功利的人却不归附于他。比较典型的是例子是韩信。


从责、利、权失衡的角度,看项羽失败的必然性

韩信

韩信身怀绝学,在秦朝时期却没有用武之地,待到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在此时投奔了项梁,但是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项梁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任命他为郎中。韩信很想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这样优秀的将才得不到用武之地,无奈之下,韩信逃离项羽阵营投奔刘邦,得到夏侯婴的推荐,也不过担任治粟都尉,没有得到重用。后来萧何向刘邦保荐韩信,并登台拜将。最终使得韩信有施展军事才华的机会,为刘邦战胜项羽立下汗马功劳,得以封王拜侯。韩信就曾指出了项羽有“妇人之仁”的缺点,即项羽不能任用出色的将领,即便是这些将领立下大功,当封侯拜相的印绶铸成之后,项羽长久地在手里把玩,直到这些爵印的棱角都磨没了,还没有赐予立功之人。

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从韩信的话可以看出,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项羽崇尚亲力亲为,但是打天下必须要重用下属,对他们充分授权,压实他们的责任,及时给予正向激励,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就要求项羽贯彻责权利对等原则。很遗憾,从曾经在项羽帐下效力的陈平和韩信的话可以得知,项羽对待下属,没有做到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始终处于责权利失衡状态,无权无利可图,无责可担。像陈平、韩信这样有远大抱负、试图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名士,自然是无法忍受跟随项羽这样的主公,良禽择木而栖,转而投奔刘邦,刘邦虽然毛病多多,但是敢于用人,善于用人,大胆授权给予正向激励,最终实现双赢结局,韩信等人建功立业名利双收,作为老板的刘邦也实现了统一天下的经营目标。

结语

在起兵反秦的乱世中,项羽与刘邦,本不可同日而语。项羽乃大将项燕后人,出身将门世家,自幼接受诗书、剑术、兵法熏陶;刘邦却生于草莽,游手好闲,惯行市井无赖之事。论才智,项羽智勇非凡,“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反观刘邦,则更多地仰仗部属的发挥。论品性气度,项羽在乌江之畔,面对截杀自己的前部下吕马童,以身相赠,允其借此换取千金万户, 这是何等的气魄!与刘邦所说的“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在如何权衡责权利,特别是如何对下属贯彻责权利统一原则方面,更接地气的刘邦要远胜于贵族出身的项羽。正是在把握责权利方面不到位,使得自己和下属的责权利处于失衡状态,大大影响了整个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得项羽本人称霸天下的目标以失败而告终,死者已矣,殷鉴不远。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陈丞相世家》、王伟:《项羽之殇:权、责、利失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