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学生在课堂中的“发散思维”,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引导?

身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在上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练习课本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

“树上有6只鸟,打死了一只,树上还剩几只鸟?”问题一出,全班顿时炸开了锅似的,一学生问道:“老师,打死了那只鸟后,其它鸟飞走吗?”

“肯定飞走了!”一学生附和。

“老师,那把抢有子弹吗?”小名疑惑地问着。

“老师,打死了一只,另外的肯定都被吓死了呢!”

“老师,还有8只鸟,一只被打死了,那只鸟的爸爸妈妈会飞过来救它的。”

......

学生在课堂中的“发散思维”,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引导?


我傻眼了,课堂一下子成了讨论会,热闹非凡,学生七嘴八舌,争得面红耳赤,我一下子乱了方寸......这道题是课本出得有争议,还是学生过于聪明,想象力太丰富,思维发散得比较远呢?无论是学生对我“走后”的“后事”的安排处理,还是对“枪打鸟后剩几只?”的问题的不解,无不反应了现在的孩子接触的新鲜事物逐渐多了起来,思维也会在跟着时代的发展走在了前列。可是,如果这样的“发散思维”没有遏制地走进我们的课堂,并不加以引导地在课堂上疯狂起来,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境呢?


学生在课堂中的“发散思维”,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引导?


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它在课堂以及课外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发挥起它应用的作用呢?

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开放性和多样性,必定对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人格的多重性影响深远。从小的环境看,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物质相对丰富,他们可以从电视等多种媒体获取自己所想学的知识,思维自然会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活跃起来。


学生在课堂中的“发散思维”,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引导?


基于此,我们教师更应该对学生的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了解到老师对自己的认可,这样老师可以在学生信任自己的前提下多跟学生沟通,达到自己所想要的预期效果。

由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仅仅从自己的主观意念去理解,所以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体验空间。比如,在活动课的时候叫学生一起到户外观察一草一木的生活习性等等。学生只有真正地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才不会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通过胡乱猜疑的行为回答。


学生在课堂中的“发散思维”,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引导?


总之,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老师不可一刀切,在充分学生思维的同时,加以引导和梳理,使学生的思维不光是在课堂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也可以在课外的时间发散出它自身的优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自己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