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大豆和美國大豆有什麼不同嗎?

手機用戶55841557282


中國種植大豆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可以說大豆起源於中國,世界各國如今種植栽培的大豆都是從中國傳播出去的,包括美國在內。美國大豆來源於中國的東北大豆,而美國從中國引入大豆迄今不過兩個世紀,如今卻早已反客為主,甚至可以說顛覆了我國的大豆產業。

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國,也曾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甚至是出口國,在1995年以前,我國都是大豆淨出口國,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但如今,我國的大豆已經基本依賴進口,進口依存度近90%。2017年中國大豆全年進口量達到9,554萬噸,同比增長13.9%,其中,很大一部分就來自美國。

那麼,中國大豆和美國大豆有什麼不同。

首先,美國大豆源自中國,但通過基因改造,如今美國95%的大豆都是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蛋白含量低,口感較差,但出油率可以達19%-22%,壓榨利潤高,而中國大豆蛋白含量較高,口感也更好,但出油率只有16%-17%左右,所以油廠都會選擇進口大豆。

其次,價格上差異較大。中國大豆單產較低,美國大豆單產較高,種植成本較低,當然從種植成本看,南美大豆成本可能更低。

簡單來說,目前進口的美國大豆主要用來壓榨,產出物為豆油和豆粕,豆粕用於飼料,是目前飼料原料中最主要的蛋白質飼料來源。而國產大豆主要是食用,當然美國大豆也有非轉基因的,非轉基因的這部分大豆也主要是用於食用,這部分是基本不出口的。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點贊和關注哦


畜牧大集網


中國核心技術,一招要轉基因大豆的命。

我們知道,每年進口的近億噸轉基因大豆,榨油後剩下的8000萬噸豆粕,是生產飼料的主要原料,如果沒有這些豆粕,養殖業就會崩盤。這個中國無法填補巨大缺口,是農業安全的最大隱患。徹底消除這個隱患的辦法只能是無豆粕飼料的生產技術。

如何替換飼料中的豆粕呢?

豆粕在飼料中的作用是提供蛋白質。中國科技人員發明了一種全新的飼料生產技術,其中就有將新鮮菌草直接轉變為菌體蛋白的特殊工藝,飼料生產成本比用豆粕還低。菌體蛋白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出15%,使用效果比含豆粕的飼料好很多,菌草年畝產高達20噸以上……

無需豆粕的菌草飼料的問世,敲響了轉基因大豆的喪鐘。因為隨著菌草產業的擴大,豆粕在飼料中的用量將開始降低,直到消失;當豆粕失去在飼料生產中的用途時,大豆油的成本將被大幅推高,其後果就是完全失去市場。到那時,中國可無需進口一粒轉基因大豆,現在的國產大豆產量就能滿足國內需求。

菌草蛋白飼料,將讓轉基因大豆成為歷史。


返野生中醫農業


國產大豆和美國大豆的區別還是蠻大的,出油率、對除草劑的抗性以及國家政策等,都有很大的出入,正是這些出入毀了國內的大豆產業,始作俑者叫做孟山都。


1、出油率的差距。大豆的很大的一部分是用來榨油,殘存的豆粕等可作為有機肥或者飼料的原料使用。我國國內大豆的出油率在17%左右,美國大豆的出油率在20%,要比我國的高3%左右。貌似不起眼,幾十萬噸或者幾百萬噸的大豆的榨油量就有差別了。所以,現在國內的榨油企業用的都是進口的美國大豆,包括國內幾個很有名的糧油企業仍在不要臉說他們的油是非轉基因的。


2、除草劑抗性。美國的大豆是臭名昭著的轉基因公司孟山都通過轉基因技術改良的大豆品種,可以免疫除草劑農達的滅生效果。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一個美國種植大豆的農民說現在種大豆一茬只需噴兩邊農達,就能把地裡的雜草清除乾淨,由此可見孟山都的轉基因大豆的可怕之處。

3、政策區別。國內種植大豆為了榨油滿足國內人民的生活需求。而美國種植大豆是為了摧毀其他國家的大豆產業,出發點就不一樣。當其他國家都用上孟山都的轉基因大豆種子就會發現,以往種過的大豆種子出苗不齊、秧苗素質差、產量降低等情況的發生;那為什麼美國大豆能那麼便宜呢?這就是國家政策的厲害之處。低價傾銷到其他國家,國家在補貼種植戶虧損的利潤,幾年時間就把我國的大豆產業給毀掉了。



4、出色的公關能力。孟山都在一些國家設計不少辦公室,作為公關之用,在吉林長春市就有。我的一個師兄就在那工作。曾經沒有玉米種植及時的廣西,前些年種植孟山都的迪卡系列轉基因玉米的面積是黑龍江玉米種植面積的四分之一。可怕嗎?這就是孟山都的公關能力的可怕。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一些國內大豆和美國大豆的區別,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大豆是重要經濟作物之一,原產於中國。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為國內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製品、榨取豆油、 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榨油殘餘物豆粕是優質的蛋白飼料,用於飼餵畜禽。

美國的大豆是從中國引種,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開發出抗除草劑及抗蟲害的轉基因大豆,並通過育種單產可達500公斤甚至更高,是中國的兩倍。再就是美國耕地面積遠多於中國,而人口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因此不存在糧食供應問題。可大量種植大豆等經濟作物。美國近年來年產大豆總量超過1.1億噸,其中一半用於出口,2017年出口中國3300萬噸,是中國第二大大豆進口國。

中國北方地區普遍種植大豆,但種植面積除了東北都很小,僅能滿足部分豆製品製作需求,不能作為油料作物種植。東北尤其黑龍江省是大豆主產區,在上世紀九十年之前大豆種植面積超過其他糧食作物。但東北地處高緯度地區,一年只有一季作物種植。大豆是傳統的非轉基因品種,單產低,畝產只有200-300公斤,單位面積經濟效益不高,所以在九十年代後期大豆種植逐漸減少面積,而轉為畝產更高、經濟效益更好的水稻種植。巴西、美國的大豆運到中國都比國產的更有價格優勢,也是減少種植的原因之一。


近二十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禽規模化養殖的需求,大豆進口量逐年提升。2017年達到了9554萬噸,是世界第一大豆進口國。佔國際貿易總量的60%。巴西、美國分居第一、第二齣口國。而國內生產總量只有1400萬噸,僅能滿足豆腐、豆漿等豆製品製作需求。油料和蛋白飼料只能依靠進口。大豆油是中國第一大食用油。

今年美國的貿易保護使大豆進口量十五年來首次下跌,七月份以來,美國出口中國大豆僅50萬噸,是去年1800萬噸的5%左右,致使美國農民大豆滯銷,價格一落千丈,損失很大。而中國通過擴大其他國家大豆進口量,增加棕櫚油、橄欖油、葵花籽其他油料進口滿足油料需求,通過降低飼料蛋白標準、引進其他粕類替代豆粕解決蛋白飼料問題,已圓滿化解了大豆貿易減少的損失。所以美國在大豆貿易上賠了夫人又折兵。


金陵牧


我國每年幾千萬噸進口大豆的狀況不能繼續下去了。以糧食自給 ,大量進口油料詞料,只是權宜之計或不得已而為之。其實是自欺欺人。這是因為耕地減少,生產率底下,拋荒嚴重,效益低等綜合原因。主要原因是效益低。解決效益問題辦法只有擴大人均面積,提高產量和質量。產量質量關鍵是種子科技。關於每人勞動面積目前可以在東北長江以南的平原,通過機械化生產。含油比美國低5%必須育種攻克。產量低20%也是靠育種和良種良法,好在華北可以一季小麥一季大豆,東北畝產達到300公斤,華北200公斤,出油率提高3~5%。就能夠與美豆抗衡。使我國大豆總產量從目前1000萬噸,逐年提高到4-5000萬噸。達到三分之一自給。加上南方發展油菜籽。實現油菜水稻複種。採取制定大豆重點產區東北華北,提高機械化水平,增加複種二季。國家採取保護支持,大力攻關種子先進科技,首先是出油率和產量。關於轉基因大豆的確有優勢,大豆主要蟲害是豆莢螟,轉基因BT是能夠基本不用治蟲,不用農藥大大提高產量,品質。至少增產20%。應該利用。如果目前這樣放任不管,中國大豆必然完敗,採取綜合辦法,中國大豆才會有光明前景。


如夢3194649029958


中國大豆和美國大豆有什麼不同嗎?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是基因不同。中國大豆是傳統大豆,而美國大豆是通過生物分子技術改良的大豆,即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佔美國大豆總產量的95%以上。

其次是主要成分含量不同。中國大豆蛋白質含量35%,美國轉基因大豆蛋白質含量29·5%。國產大豆蛋白質含量比美國轉基因大豆蛋白質含量高5.5個百分點。而國產大豆脂肪含量低於美國轉基因大豆:國產大豆脂肪含量17%,美國轉基因大豆脂肪含量22%。

第三,主要用途不同。由於主要成分含量不同,國產大豆主要用於加工豆腐、豆漿、豆粉等豆製品,以及提取大豆磷脂、黃體酮,進而製作等營養、醫藥製品。美國轉基因大豆主要用於壓榨或浸出油脂,副產品餅粕是養殖業配合飼料蛋白質的主要資源。

第四,單產和總產量差距大。國產大豆單產150公斤,美國轉基因大豆單產360公斤,高於我國一倍多。國產大豆總產量1500萬噸/年,美國轉基因大豆總產量9000萬噸/年,是我國的六倍。

第五,抗病蟲害能力不同。由於轉基因大豆轉入抗蟲與除草基因,增強了抗病蟲害能力,達到了穩產高產。而國產傳統大豆儘管也使用農藥殺蟲除草,但病蟲害仍然是制約大豆穩產豐收的最大的因素。

第六,傳統大豆價格高於轉基因大豆。由於全球傳統大豆總產量很小,而中國又是傳統大豆總產量最大的生產國,又由於東南亞國家對傳統大豆需求旺盛,致使我國傳統大豆價格近年來一直高於轉基因大豆15%左右。


默言


過去中國的大豆不僅是自給自足,而且還能出口創匯。每年中國會有大量的大豆出口到全球。中國的東北大豆由於口感好,容易儲藏,而受到全球的歡迎,尤其是非州這些國家,一些地方把中國的大豆當作主糧。

但是後來,隨著美國現代化農業的興起,開始大規模機械種植大豆。再加上美國普遍採用了轉基因科技來培育大豆,這就導致了美國生產了大量的大豆自己消化不了,於是就銷往全球各國。中國的東北大豆也受到衝擊,現在東北大豆的市場,基本上被美國大豆所佔領。東北種植大豆的土地越來越少。

美國大豆的品種,主要是採自於中國優質的大豆品種,也就是說美國大豆的種源來自於中國,但是通過轉基因技術和現代化農業種值之後,美國大豆與中國大豆的差別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中國東北大豆的口感要比美國大豆好,轉基因產品的口感相對差一些。但是美國大豆的產量高。


二是,中國大豆的出油率在19%左右,而美國大豆的出油率在21-23%之間,所以,一般的油廠都愛用美國大豆壓榨油類。三是,美國大豆生產是現代化、規模化種植,所以成本低,在輸入中國時有更多的競爭力,把中國大豆的市場份額給衝擊光了。

目前中國老百姓吃的大豆主要是國產的,口感好,沒有轉基因。但是食用油和動物飼料,如養豬用的豆粕、豆餅,都是用進口的美國大豆。所以,美國大豆佔中國很大一塊市場。


不執著財經


鍾情三農直接告訴大家吧——當然有區別,而且中國大豆和美國大豆的差別還很大。

具體來說,中國大豆在畝產、效益、價格和總產量上市全方位落後於美國大豆,但是在蛋白質含量和營養上有一定優勢!

即便是如此,一時半會中美大豆之間的差距不會縮減,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跡象。下面筆者就從平均畝產、種植效益、市場價格和總產量等方面簡要說一說兩國之間大豆產業的對比,以便大家更加的知己知彼,雖然我們的大豆並沒有實力與他國硬碰硬。

畝產、價格和效益上,美豆完勝國產大豆。

首先要說明一點,美國大豆每年的產量超過樂一億噸,是國產大豆總產量的6倍以上,幾乎全部都是轉基因大豆,不僅美國如此,世界上其他的大豆產量大國——諸如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也幾乎都是轉基因大豆,整體來看,全世界大豆種植中85%以上為轉基因大豆。目前也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國還種植少量的非轉基因大豆。

由於技術的原因,美國種植的這些轉基因大豆在抗蟲性,抗除草劑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在畝產、價格以及種植效益上有著明顯的優勢。

目前,美國大豆通過遠洋運輸運抵我國港口後各項費用加在一起,依舊會比國產大豆的收購價格要低的多。而且美國大豆的出油率有優勢,壓榨企業更願意採購和使用。

國產大豆健康綠色,蛋白質含量較高!

業內人士都知道,目前全球大豆產量在3.2億噸以上,其中美國、巴西兩國大豆產量均超過1億噸,合計佔據了全球大豆總產量的60%以上,而我國的大豆產量目前只有1500萬噸左右,不及世界大豆總產量的5%,不及美國大豆的6分之1,可以說在世界大豆貿易中,國產大豆起到的作用很小,難以影響大局。


但是國產大豆絕非是一無是處,在蛋白質含量和營養方面,以國產大豆為代表的非轉基因大豆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隨著這些年大家的“恐轉”心理,人們對於非轉基因食品原來越青睞,毫無疑問,對於國產大豆來說這是一個發展的好機會。

希望國產豆能夠藉此東風實現自己的復興。也希望廣大消費者多多選購相關製品,以實際行動來支持我們自己的優質農產品。


鍾情三農


一、先看一下大豆的前世今生吧。大豆是一年生的豆科草本植物,中國作為大豆的原產地,已經有4700多年的種植史。目前,世界範圍內都遍佈了大豆種植,從收穫季節上來看,主要分為兩個:一個是收穫期在9-10月份,以中國、美國為主的北半球國家為主要產國;另一個是收穫期在3-5月,以巴西、阿根廷的南美國家為主要代表。其中,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之後,逐漸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到2017年進口量達到9554萬噸。美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供應國,出口量長期位居全球第一,但隨著2012年之後,南美的巴西大量種植大豆,這幾年巴西大豆出口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出口到中國的數量為5093萬噸,美國大豆出口到中國的數量是3290萬噸。

二、轉基因大豆的由來和特徵。1994年,美國孟山都公司推出了轉基因抗除草劑大豆,成為最早的獲准推廣的轉基因大豆品種,之後轉基因技術不斷提高,目前轉基因大豆的種植面積已經佔了全球大豆總面積的70%以上,其中主要的代表國家就是美國、巴西、阿根廷。從轉基因大豆的內在品質來看,其實不需要了解更多的內容,主要簡單知道:轉基因大豆的出油率可以達到19-22%,相應的出粕率在78-79%,做到了“豆盡其用。而非轉基因大豆的出油率在16-17%,出粕率在79-80%。作為壓榨來講,油廠肯定更喜歡使用價格低、品質穩定、且出油率高的轉基因大豆。

三、從外表特徵來看,轉基因和非轉基因的大豆區別也很大,比如說非轉基因大豆也就是國產的大豆,形狀是橢圓形的,有點扁,且大小不一,個子不整齊,而且“肚臍”是淺褐色的。轉基因大豆的外形就比較統一了,都是圓形的,大小也差不多,“肚臍”部位是黃色或黃褐色。

另外,網上還能查到很多二者的區別,比如國產大豆能發芽,當豆芽吃,保管不當還容易生蟲,用豆子磨出來的豆漿是乳白色的;而轉基因大豆是不可以留種使用的,也意味著泡水不會發芽,也不會有蟲蛀的情況,因為有抗蟲、抗藥的基因,磨出來的豆漿據說發黃。其他還有很多,有些答主也做了解答,就不一一列舉了。

但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區別就是從用途上來看,轉基因大豆主要是壓榨榨油,副產品的豆粕作為飼料中的蛋白成分;非轉基因大豆更多的是作為食品加工,比如豆腐、豆皮、豆漿、豆奶等豆製品。這幾年,據行業人士介紹,有大量的進口轉基因大豆非法流入到食品加工領域,國家有關部門也在加大力度監管檢查,但仍不可避免。雖然從個人來說,因為轉基因技術牽扯的層面和利益太廣太大,一直沒有表達支持哪一方,但從消費者的身份來說,還是建議我們的監管部門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加大處罰的力度,嚴控轉基因大豆流入到食品領域。


糧小咖


我國生產的大豆與美國生產的大豆顯然不同,我國是非轉基因大豆,美國則是轉基因大豆,從大豆的形狀外觀看,我國大豆呈妥圓形決,每粒大豆有眉眼,從顏色上看兩國大豆都是淡黃色,但美國的轉基因大豆是圓形,無眉眼,好象我國的蠶豆一樣,大豆在我巳有五千年左右的生產歷史,為我國人民世代所愛好的優質食品,人人都喜愛吃豆製品,近十多年來由於美國孟山都轉基因大豆誦入我國消費市場,國產非轉基因大豆處於靠邊站,由於產量低、進城務工人員增多,農村幾乎是自產自銷的狀態,偶爾農貿市場也少量出售,但價格均為5至6元一市斤,筆者一直是農貿市場靈本國產的大豆,吃了15年左右,每天早餐豆漿為主,至今66歲去醫院檢查無三高症,這是真實的事情,至此,我雖然不吃美國產的轉基因大豆,本人對進口美國大豆一直持反對意見,因在2005年我在承包地裡種植過幾畝土地大豆,先將美國生產的草苷磷農藥和一種叫做農達的美國農藥用噴霧器打在長滿野草的土地裡,一個呈期左右野草就已死光了,然後就播種大豆,後來究得這農藥太利害,比國產的強多少倍,僅種了兩年我家就不用美國產的農藥,至今我曾多次給家鄉的親朋好友們打電話告訴他們不要再用美國產的農達和草苷磷,有的已停用,但有的農戶還在繼續使用,而方丹子團隊一味推產鼓吹美國轉基因產品,真是對人體無害嗎?人都是受利益驅使,而方丹子團隊如果不要利益,為美國的轉基因跳上天,落下地不潛餘力為美國賣力,這是為哪出,難道真是擔心中國民眾吃不上大豆,世界就美國才產大豆嗎?不論我國和俄羅斯大豆產油率低百分之20%,它價格高些我將吃這種無農藥的大豆油及豆製品,無可非議,要大力發展種植國產大豆勢在必行,人心所向,國產大豆為了國民的身體健康應大幹快上,作出它應有的貢獻!各位朋友們你們怎麼看!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