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抗戰時日軍最得力的走狗不是偽軍,而是這支漢奸部隊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在佔領區建立偽政權殘酷壓迫剝削中國人民。大量國民黨武裝和地方武裝被改編為偽軍,淪為漢奸和日軍幫兇。

但實際上,偽軍作為偽政權下的正規軍,其對抗戰的破壞效果還比較有限,中共中央北方局就認為“偽治安軍政治上比較動搖,對我破壞性不及地方偽軍堅決”。

而所謂地方偽軍其實才是侵華日軍最大的幫兇,也就是日偽政權下的縣警備隊。侵華日軍也認為縣警備隊是“普及縣政的推動力量,維護當地治安的骨幹”。

抗戰時日軍最得力的走狗不是偽軍,而是這支漢奸部隊

1938年1月1日,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治安部在日軍支持下建立。治安部開始籌劃建立治安軍和地方漢奸武裝,最初叫做縣保衛團。這基本是照抄了國民黨政府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地方保安制度。

縣保衛團的建立工作首先在河北省展開。抗戰爆發後,河北省縣級保衛團一部分隨國民黨正規軍南撤,少部分堅持抗日旗幟,大部分潰散被日偽收編成為偽政權的縣保衛團。

1938年10月後,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侵華日軍調整方針,謀求對佔領區的消化控制和對敵後戰場的掃蕩,加強對縣保衛團的力量迫在眉睫。

抗戰時日軍最得力的走狗不是偽軍,而是這支漢奸部隊

日軍深深明白沒有偽軍就沒有偽政權。1939年8月,偽國民政府治安部提出,將各縣需要的普通警察酌情保留之外,其餘保衛團等地方武裝一律改編為警備隊,專司討伐和警備任務。

河北省的警備隊改編最具有代表性。截止1939年底,河北省共計105個縣完成改編,警備隊人數達11000人。到1943年初,河北省各縣警備隊總數已達7萬人,遠超過作為正規軍的華北治安軍(總數在5.5萬人),成為日軍的最有力幫兇。

日軍對這支最有力的走狗自然也是不遺餘力地供養。據資料統計,河北各縣年度財政支出中,治安費用佔到50%以上,山西省甚至一度達到60%。反過來,警備隊自然也更加積極地幫日軍搜刮中國人民。

抗戰時日軍最得力的走狗不是偽軍,而是這支漢奸部隊

1941年,作為正規軍的華北治安軍已有7個集團21個團,總兵力3萬餘人。但治安軍作戰練練慘敗給八路軍和敵後抗日武裝,令日軍高層十分失望。反而是以警備隊為主體的地方偽軍積極配合下,日軍在華北地區建設了碉堡7700餘個,遮斷溝11860公里,給敵後抗日武裝帶來巨大損失。

警備隊還配合日軍對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不少警備隊甚至比治安軍更敢於在沒有日軍配合下進行單獨掃蕩。據資料統計,河北真定地區21個縣的警備隊曾經在一年裡單獨進行943次掃蕩,平均每個縣40次以上。

由於警備隊的地方性質,對地理民情十分熟悉,他們成為日軍幫兇為虎作倀,給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造成了巨大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