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抗战时日军最得力的走狗不是伪军,而是这支汉奸部队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占领区建立伪政权残酷压迫剥削中国人民。大量国民党武装和地方武装被改编为伪军,沦为汉奸和日军帮凶。

但实际上,伪军作为伪政权下的正规军,其对抗战的破坏效果还比较有限,中共中央北方局就认为“伪治安军政治上比较动摇,对我破坏性不及地方伪军坚决”。

而所谓地方伪军其实才是侵华日军最大的帮凶,也就是日伪政权下的县警备队。侵华日军也认为县警备队是“普及县政的推动力量,维护当地治安的骨干”。

抗战时日军最得力的走狗不是伪军,而是这支汉奸部队

1938年1月1日,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治安部在日军支持下建立。治安部开始筹划建立治安军和地方汉奸武装,最初叫做县保卫团。这基本是照抄了国民党政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地方保安制度。

县保卫团的建立工作首先在河北省展开。抗战爆发后,河北省县级保卫团一部分随国民党正规军南撤,少部分坚持抗日旗帜,大部分溃散被日伪收编成为伪政权的县保卫团。

1938年10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侵华日军调整方针,谋求对占领区的消化控制和对敌后战场的扫荡,加强对县保卫团的力量迫在眉睫。

抗战时日军最得力的走狗不是伪军,而是这支汉奸部队

日军深深明白没有伪军就没有伪政权。1939年8月,伪国民政府治安部提出,将各县需要的普通警察酌情保留之外,其余保卫团等地方武装一律改编为警备队,专司讨伐和警备任务。

河北省的警备队改编最具有代表性。截止1939年底,河北省共计105个县完成改编,警备队人数达11000人。到1943年初,河北省各县警备队总数已达7万人,远超过作为正规军的华北治安军(总数在5.5万人),成为日军的最有力帮凶。

日军对这支最有力的走狗自然也是不遗余力地供养。据资料统计,河北各县年度财政支出中,治安费用占到50%以上,山西省甚至一度达到60%。反过来,警备队自然也更加积极地帮日军搜刮中国人民。

抗战时日军最得力的走狗不是伪军,而是这支汉奸部队

1941年,作为正规军的华北治安军已有7个集团21个团,总兵力3万余人。但治安军作战练练惨败给八路军和敌后抗日武装,令日军高层十分失望。反而是以警备队为主体的地方伪军积极配合下,日军在华北地区建设了碉堡7700余个,遮断沟11860公里,给敌后抗日武装带来巨大损失。

警备队还配合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不少警备队甚至比治安军更敢于在没有日军配合下进行单独扫荡。据资料统计,河北真定地区21个县的警备队曾经在一年里单独进行943次扫荡,平均每个县40次以上。

由于警备队的地方性质,对地理民情十分熟悉,他们成为日军帮凶为虎作伥,给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造成了巨大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