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扎心!五年後農村居然缺這些?

今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說“五年後農村缺什麼”,看完這個話題,心裡不禁勾起了很多兒時的回憶。

我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雖然現在在城市,但是戶口至今在農村,也從沒有想著去遷戶口,畢竟等年紀大了,還是回農村安享晚年,哎呀,說著說著跑題了,我們言歸正傳,其實,農村缺什麼,不用等五年之後,現在就已經看出來了。記得小時候,大街上全是人,小孩在追著玩追迷藏、跳皮筋、丟沙包等等,大家聚在一起嘮嘮東家長西家短的,著實熱鬧。而現在呢,幾乎在街上看不到人。

扎心!五年後農村居然缺這些?

其實,如果是從小生活在農村的,這種感覺會更加明顯,我也以我的感覺總結了幾點,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

第一 缺少兒時的回憶

小時候幾個朋友在土路上玩石子,撿樹葉,下雨天新鮮的泥土的味道,藍藍的天空,小鳥在樹林裡嘰嘰喳喳的唱歌,在樹枝上弄個繩子盪鞦韆,再讓媽媽給縫個沙包,想起來就都是回憶!

第二 缺少當地的文化習俗

中國的民俗文化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在民間,更加準確的說是在農村,但是現在基本都看不見了,農村人口不斷減少,而喜愛了解當地民俗的人們逐漸老去,文化傳承得不到繼承,慢慢的都會消失。

扎心!五年後農村居然缺這些?

第三 缺少了一些農民的工作

在之前,我記得每次到收割的季節,媽媽把家裡的活幹完,總能會找到一些零活,幫這家收割小麥啦、掰玉米啦、耕地啦等等,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農耕機器的湧現,幾乎什麼都是自動化,一些生活在農村人,靠幫人家種地收割賺些收入,可能失去工作。

扎心!五年後農村居然缺這些?

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缺少人情味,我記得以前親戚總是常來常往,坐下來嘮嘮家常,現在的親戚可謂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找你,要麼是有求於你,要麼就是借錢。攀比心理越來越嚴重。

現在的生活是比以前好了,但越來越的人感覺更加的累了,人情味少了,利益心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