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扎心!五年后农村居然缺这些?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说“五年后农村缺什么”,看完这个话题,心里不禁勾起了很多儿时的回忆。

我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虽然现在在城市,但是户口至今在农村,也从没有想着去迁户口,毕竟等年纪大了,还是回农村安享晚年,哎呀,说着说着跑题了,我们言归正传,其实,农村缺什么,不用等五年之后,现在就已经看出来了。记得小时候,大街上全是人,小孩在追着玩追迷藏、跳皮筋、丢沙包等等,大家聚在一起唠唠东家长西家短的,着实热闹。而现在呢,几乎在街上看不到人。

扎心!五年后农村居然缺这些?

其实,如果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我也以我的感觉总结了几点,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 缺少儿时的回忆

小时候几个朋友在土路上玩石子,捡树叶,下雨天新鲜的泥土的味道,蓝蓝的天空,小鸟在树林里叽叽喳喳的唱歌,在树枝上弄个绳子荡秋千,再让妈妈给缝个沙包,想起来就都是回忆!

第二 缺少当地的文化习俗

中国的民俗文化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在民间,更加准确的说是在农村,但是现在基本都看不见了,农村人口不断减少,而喜爱了解当地民俗的人们逐渐老去,文化传承得不到继承,慢慢的都会消失。

扎心!五年后农村居然缺这些?

第三 缺少了一些农民的工作

在之前,我记得每次到收割的季节,妈妈把家里的活干完,总能会找到一些零活,帮这家收割小麦啦、掰玉米啦、耕地啦等等,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农耕机器的涌现,几乎什么都是自动化,一些生活在农村人,靠帮人家种地收割赚些收入,可能失去工作。

扎心!五年后农村居然缺这些?

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缺少人情味,我记得以前亲戚总是常来常往,坐下来唠唠家常,现在的亲戚可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找你,要么是有求于你,要么就是借钱。攀比心理越来越严重。

现在的生活是比以前好了,但越来越的人感觉更加的累了,人情味少了,利益心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