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15、隆兴北伐——主动反击

​历史的演进从来都是多线程并进,金国方面也不消停。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后被废的皇帝完颜亮即将闪亮登场。

他不仅改变了金国的命运,将金不可逆转的汉化并迁都北京,随手开启了北京的建都史;而且也改变了南宋,促使高宗将皇位传给孝宗,究竟历史如何请看本集。

完颜亮自立


15、隆兴北伐——主动反击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兀术去世,金熙宗亲政,次年,时任右相的完颜亮发动政变,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

绍兴二十一年(1152),命张浩等大修燕京(今北京)宫室,次年迁都燕京,命名中都大兴府(北京建都史由此开启)比较绝的是把原上京彻底毁废,以示迁都决心。这样一来,其后上京虽有一度恢复,但最终也没有再经营起来。接着又筹划汴京,准备进一步南迁,直逼南宋。

完颜亮迁都主要是从统治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河东、河北及中原地区的统治,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对南宋的军事进攻。

自欺欺人


动作开始了。

绍兴二十九年(1159)正月,宋金榷场,除泗州一处外全部被金关停。

二月造船,并招兵五十余万。

绍兴三十一年(1161)七月迁都汴京。

九月,总兵六十万,分四路南侵。


这一系列的动作宋方不可能看不到。绍兴二十八年(1158)宋贺金正旦使孙道夫回国便向高宗报告了金国有南侵之意,高宗不以为然,宰相汤思退以为孙道夫向借此让张浚东山再起,便将其贬知绵州。绍兴二十九年(1159)宋金榷场关闭,而且金贺宋正旦使施宜生也向宋透露了同样的信息,这时高宗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咋办?有其父必有其子,高宗效法徽宗,赶紧立太子赵瑗为皇子,以便局势不利时“巡幸”。另一方面派同知枢密院事(军委副主席)叶义问出使金朝,打探虚实。

在所有和平幻想都破灭的时候,朝廷终于有了动作。右相陈康伯立刻布置两淮防务,而左相汤思退(也是秦桧的帮凶)人如其名,真真的“思退”。在主战派的攻击下,被高宗无奈的撤掉,高宗心里又何尝不是“思退”!


被迫反击


绍兴三十一年(1161)四月,金遣使正式挑衅。五月,金使到临安,要求割淮汉流域土地给金,以大江为界并当面辱骂高宗,大战不可避免。主和派又主张逃跑,但右相陈康伯坚决反对“敌国背盟在先,天人公愤;今日之事有进无退!”高宗想想也是,又不是我们想打的,这是赖不着我吧?而且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跑海上待四个月?有心无力啊!

遂命令备战,令吴璘为四川宣抚使,负责川陕防御;老将刘锜为淮南、江南、浙西制置使,担负江淮地区抗金主力的重任;以成闵为京湖制置使,率兵三万戍鄂州,与守襄阳的吴拱犄角相应,防守长江中游;以李宝为沿海制置使,率海舟一百二十艘由海道北进,袭击金水军。

但!是!

宋军不战而溃,完全打不了战,一个月左右,金兵就到了长江北岸,由于守将王权贪生怕死,接连丢了和州(安徽和县)、庐州、滁县。

消息传到临安,高宗仅有的一点底气都吓没了,跟宰相陈康伯说,再不咱还上船吧,我早就不晕船了。

陈康伯坚决反对,然后苦口婆心的说:陛下,您能不能像个爷们,您都多大了,还跑?民间管你叫逃跑皇帝你不知道啊?这次要是再跑了,你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高宗也是身心俱疲,这仗何时是个头哇!最后,牙都咬碎了,嘴角挤出了一个“打!”

秀才遇到兵


15、隆兴北伐——主动反击

虞允文顶缸犒军


怎么打?没人知道!

十月派叶义问督视江淮军马,这时的金军已经占领了真州(江苏六合),王权逃到了采石。叶义问到了建康(南京)后便撤了王权,让李显忠接替王权。但是这个叶义问胆子小,不敢去前线,就派了中书舍人虞允文代替他去采石犒军。

此时完颜亮决定十一月初八由采石渡江,攻打建康。


这里有个时间差,王权已被罢官,李显忠尚未到任,虞允文先一步到了采石,此时大战一触即发,只是文官的虞允文当机立断,召集张振、时俊等将领,部署防务,组织备战。

完颜亮误以为宋军已经溃散,江南无兵,便在十一月初八督兵过江,及近南岸,见宋军列阵相待,当涂人民观战助威者十数里不绝。完颜亮大惊,欲退不能,只得前进。几百艘金军大船迎着江风,满载着金兵向南岸驶来。没有多少时间,金兵已经陆续登岸。虞允文命令部将时俊率领步兵出击。时俊挥舞着双刀,带头冲向敌阵。兵士们士气高涨,拼命冲杀。金兵进军以来,从没有遭到过抵抗,心里接受不了,就都垮下来了。

江面上的宋军战船,也向金军的大船冲去。宋水军多踏车海鳅船,大而灵活,而金军船只底平面积小,极不稳便,宋船乘势冲击,就像尖利的钢刀一样,插进金军的船队,把敌船拦腰截断。敌船纷纷被撞沉。敌军一半落在水里淹死,一半还在顽抗。天都黑了,还没打完。

这时候,正好有一批从光州(河南潢州)逃回来的宋兵到了采石。虞允文要他们整好队伍,发给他们许多战旗和军鼓,从山后面摇动旗帜,敲着鼓绕到江边来。江上的金兵听到南岸鼓声震天,看到山后无数旗帜在晃动,以为是宋军大批援兵到来,心理崩溃,纷纷逃命。

金军遭遭遇意料不到的惨败,气得完颜亮暴跳如雷,将怒气全发泄在士兵身上,勒令第二天强渡长江,完不成任务者军法从事。次日,虞允文又派新盛率水军主动进攻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金船出港,宋军用强弩劲射,又使用霹雳炮轰击,又大败金军。完颜亮见渡江失败,只得退回和州,接着逃往扬州。

15、隆兴北伐——主动反击

而此时金朝后院起火,完颜雍已经在辽阳称帝,是为金世宗,并废完颜亮为庶人。本来完颜亮南侵就不得民心,此时更是军心尽失。二十七日,完颜元宜率军杀死完颜亮,金军败走,宋军乘机收复两淮。之后,金世宗为了稳定内部,派人议和,战争暂停了。

高宗禅位

15、隆兴北伐——主动反击

宋 孝宗


听闻完颜亮被杀,金世宗继位。高宗长出了一口气,突然感觉自己老了,一辈子担惊受怕,朝廷又有操不完的心,累了!禅位吧!

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下诏禅位,皇太子赵玮,改名赵昚继位,是为孝宗。迫于当时舆论压力,或是高宗的有意安排,孝宗继位第二个月,便为岳飞平反,而主战的张浚升任江淮宣抚使。

这里想扯点闲篇。高宗在位时舆论不是没有反映,但高宗始终没有为岳飞做任何事,甫一禅位,孝宗便公开平反岳飞,注意哟,高宗可没死,是禅位,下一集还会提到,高宗做了太上皇还是有权力的。那么问题来了,高宗对于孝宗平反岳飞的举动是咋想的?我不想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想说说清朝嘉庆帝对和珅的处置,但是有民谣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和珅是不是很像乾隆给嘉庆留下的超级无敌豪华新手大礼包,而且名利双收!

这时回头来看孝宗之于岳飞,是不是有些相似?不管怎样,孝宗在这件事上是赢了名的,而从做帝王的角度来说,高宗也是在帮孝宗打开一个新的国内局面。

扯远了,书归正题。

次年正月,再迁枢密使(军委主席),史浩为右相,陈康伯为左相。这一系列的动作只为一个目的——北伐!你金不是打得很开心嘛?那我也试试!

隆兴北伐


隆兴元年(1163)四月,为了防止反对派干预,更重要的是防止高宗干预,孝宗绕过三省(国务院)与枢密院(中央军委),直接向张浚及诸将下达诏令,北伐开始了。

15、隆兴北伐——主动反击


张浚接旨后调兵八万,宣称二十万(普遍做法),兵分两路,一路由李显忠率领去灵璧,一路由邵宏渊指挥攻取虹县(安徽泗县)。五月李显忠攻克灵璧,虹县久攻不下,李显忠派灵璧降卒前去劝降,虹县守将放弃抵抗投降,。本是好事,但邵宏渊却以为耻,对李显忠心怀怨气。随后李显忠攻打宿州(安徽宿县),邵宏渊便按兵不动,直到城破,邵宏渊才投入战斗。

由于首战奏捷,孝宗升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三路招抚使,邵宏渊为副使,这使矛盾激化了,邵宏渊跟张浚表示拒绝,张浚以大局为重,迁就了邵宏渊。二人的矛盾直接引发了符离之战的溃败,也是最终也导致了北伐失败的重要原因。

金将纥石烈志宁率先头部队万余人来攻宿州,被李显忠击败。但金军十万主力随即赶到,李显忠奋力苦战,邵宏渊却不仅按兵不动,还大说风凉话:“这大热的天儿,摇着扇子还嫌不凉快,何况在大日头下披甲苦战!”主将都离心离德,不思进取,还打什么仗。于是,军心立时涣散,无复斗志。

当天夜里,邵宏渊部中军统制周宏发神经的自己敲鼓大喊,金军来啦!宋军遂不战自溃。金军乘虚攻城,李显忠杀敌两千余,也无济于事,难阻溃败,仰天长叹道:“老天未欲平中原耶?何苦阻挠如此!”于是率部撤退。但行未多远,宋军就全线崩溃,军资器械丧失殆尽。还好金军不知底细,没有贸然追击,宋军才在淮河一线站住了脚跟。宿州旧郡名符离,故史称这场溃败为“符离之溃”。

符离之溃直接改变了孝宗北伐的决心,六月,主和派汤思退复出,七月,担任右相。十一月卢仲贤带回了金的合议条件,宋金改君臣为叔侄关系(地位提升),宋归还海、泗、唐、邓四州,归还降宋的金人,补纳绍兴末年以来的岁币

南宋朝廷莫衷一是,孝宗决定继续谈!十二月,陈伯康因病辞相,汤思退升为左相,张俊为右相。

隆兴二年,孝宗令张浚巡视两淮,全力备战,准备与金军决一雌雄。汤思退及其同党却攻击张浚“名曰守备,守未必备,名曰治兵,兵未必精”。孝宗最终于四月召张浚入朝罢相。四个月后,张浚死在离京途中。至此身边已经再无主战派的孝宗完全倒向了主和派一方。

六月,孝宗命令湖北京西制置使虞允文放弃唐、邓两州,虞允文拒绝执行,于是被撤职降知平江府。

七月,海、泗两州宋军撤退。

九月,孝宗命汤思退都督江淮军马,杨存中(即杨沂中,被宋高宗赐名“存中”)以副都督协助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汤思退。

汤思退与金人暗通,要求金军重兵迫和。十月,金将仆散忠义挥师南下,轻而易举地突破宋军两淮防线。

十一月,楚州、濠州和滁州相继失守,长江防线再度告急。汤思退主张放弃两淮,退守长江,尽快与金议和。

而孝宗此时听说金人议和的要价贪得无厌,便激愤的表示:“有以国毙,也不屈从。”抗金呼声再次高涨。十一月,孝宗罢免汤思退,贬至永州居住。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上疏请斩汤思退及其同党王之望等,汤思退在流贬途中闻讯,惊悸而死。

汤思退罢相同时,陈伯康再次被任命为左相,主持大局。但宋军一再处于劣势,孝宗不得不再派王抃为使者与仆散忠义议和。金朝见以战迫和的目的基本达到,便停止进攻,重开议和。


隆兴和议


隆兴二年岁末,宋金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

主要条款有:宋金世为叔侄之国(地位提升,原来是父子);“岁贡”改为“岁币”(不再以君臣相称),银绢各为二十万两匹;南宋放弃所占海、泗、唐、邓、商、秦六州,双方疆界恢复绍兴和议时原状;双方交换战俘,叛逃者不在其内(孝宗最后的倔强)。


隆兴北伐是南宋第一次主动反击,失败的结果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李显忠和邵宏渊的矛盾其实张浚已经有所觉察,但没有重视处理,一方面也是当时无将可用。另外经过高宗朝苟安心理的几十年熏陶,偏安思想已经成为当时南宋人普遍的共识。当时有首打油诗广为流传足以佐证:


白塔桥边卖地经(地图),

长亭短驿甚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

不数中原有几程?


另一方面,本篇开头的海陵王撕毁合议南下侵宋与隆兴北伐相隔不到一年,连年的征战既失去了民心,也消耗了财力。这也是宋军为什么容易溃败的原因。总结一句话孝宗北伐,只是有心无力,而此时的金方世宗刚刚站稳脚跟,也没有精力跟高宗纠缠。无论是海陵王南侵还是孝宗北伐,都证明了宋金谁也不能完全吃掉对方,但双方实力对比仍然是金强而宋弱,隆兴和议内容体现的也是两个的实力。


刚刚崭露头角的孝宗被誉为南宋中兴之主,那么这个中兴之主是个怎样的人?请看下集


16、宋孝宗——古往今来第一大孝子


本篇就到这里,如您喜欢欢迎留言讨论,并订阅我;

微信公众号:Intersectio 提前更新,欢迎点击订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