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高通税”磨刀霍霍:5G专利收费公布,国产手机每年要交300亿

最近关于5G标准的事情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5G标准第一版最快可能要在6月完成,接下来又要各个相关企业进行几轮投票,但最关键的两个部分——数据编码和控制编码,已经投票完成了,而且运营商也开始在一些城市做5G试点。不过这时候,我们熟悉的另一个“老朋友”也要来了,它的名字叫高通税。

1,“高通税”回来了!

“高通税”磨刀霍霍:5G专利收费公布,国产手机每年要交300亿

在确定数据编码使用高通方案之后,高通已经急不可耐的公布了5G相关专利授权的收费标准。对于国产手机来说,这个收费标准真是有点狠。根据高通的收费标准,手机厂商如果只使用高通的核心专利,高通要对单模5G手机收取其售价的2.275%,对多模5G手机收取3.25%;如果使用核心专利的同时还要使用标准专利,那高通要对单模手机收取4%,对多模5G手机收取5%。

简而言之,一部定价1000元的5G全网通手机,高通要收取50元的专利授权费,即便是最大限度减少采用高通芯片和技术,比如使用MTK等,避免触及高通非核心专利,那高通也要收取每部32.5元。如果是一部售价3000元的旗舰级手机,那它基本不可能会采用高以外的芯片和技术,这种情况下高通会收取每部150元专利授权费。

“高通税”磨刀霍霍:5G专利收费公布,国产手机每年要交300亿

对于国产手机来说,不交行吗?不仅仅是专利授权,多数品牌连芯片和系统调优都由高通一手包办,不交等于自寻死路。那授权费总额是多少呢?评价君搜索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于的数据:2017年国产手机的总出货量是4.36亿部。假设5G手机也是这个销量,假设全都是低端千元机,那每年也要被高通搜刮走超过200亿元,考虑到手机分布在各个价位区间,实际可能在300亿元以上。

为什么评价君把它称之为“搜刮”?从收费方式就看出端倪了。手机是一个整体,高通的产品和专利只占其中一部分。然而高通5G专利授权费是按照手机的定价收取,也就是说不光高通涉及的部分要被收钱,连屏幕、摄像头、电池乃至外壳这些与高通无关的东西,还有手机厂商提供的数据线充电器外包装以及必要的广告宣传费用等,还有利润部分,都一并被高通咬了一口,这也是“高通税”的由来。

3,还有什么能限制“高通税”?

“高通税”磨刀霍霍:5G专利收费公布,国产手机每年要交300亿

当一个企业研发的专利变成了一种行业标准的时候,它是不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向用到该专利的企业收费呢?这种情况下,这种专利叫做“标准必要专利”,通常由一个叫做SSOs(standard-setting organizations)的组织进行协调。他们制订了合理和不带歧视性的条款(reasonable and nondiscriminatory terms,RAND)防止有人利用专利垄断牟利。但SSOs只是个组织,没有什么实际约束力,企业也就完全可以无视他们,高通就是如此。

举个例子,去年爱立信在美国就凭借4G标准必要专利和TCL打官司,最终法官裁定爱立信必须遵循SSOs制定的条款,将专利授权费用下调到0.45%。但即便没有诉讼,爱立信给TCL的报价也只是0.87%和1.01%而已,对比一下高通针对5G授权提出的2.275%起步、最高5%,简直是良心了。TCL这案件是个特例,法官支持SSOs在全球都是相当罕见的事情,国内也是如此,即便是对抗到最后的魅族也只能选择妥协。

4,需要好技术,也需要有制衡的力量

“高通税”磨刀霍霍:5G专利收费公布,国产手机每年要交300亿

在4G时代,高通在世界各地遇到的都是无休止的罚款、罚款、罚款,并不是因为它倒霉,而是因为在技术以及行业标准上并没有制衡它的力量存在。因此导致了4G时代的“高通税”过于凶猛霸道,比如强迫手机厂商购买高通已经过期的专利,甚至还强迫手机企业将专利共享,或者要求自己客户之间不准发起专利诉讼。

所以5G编码标准之争根本不需要贴什么标签。通信市场确实需要好的技术,也需要有制衡的力量防止一家独大借此敛财甚至阻碍创新,难道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吗?即将到来的5G时代,高通已经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我们看到的是传说中的“高通税”又回来了,行业标准已经被高通掌控,还有什么能够限制高通大肆搜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