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他为国驻守边疆13载,47次面对生死,父亲去世他面向家乡长跪不起


说到中国最为苦的兵,我想驻守边疆的军人是最为辛苦和最寂寞的人。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全不惜“抛弃”自己的新婚妻子,刚出生的儿女,年迈的父母,只为换得边疆的安全,也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的安静和幸福。而我们今天说的这位就是“雪域巡逻王”杨祥国。

2001年12月,杨祥国应征入伍来到驻西藏某部。2002年,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杨祥国却执意走进雪域军营,谢绝后勤部队的挽留,坚决申请到边防一线。在他看来,军人最大的诚信,就是兑现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边防军人最大的诚信,就是守好祖国的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新兵训练一结束,他主动要求驻扎在“生命禁区”的边防部队,巡逻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边防线上。

他巡逻的道路,是西藏最长、道路最险、条件最苦的巡逻道,全长达160公里,途经10余条冰河、8座雪山,37处要借助攀登绳,26处需架设悬梯,有200多处危险路段,全程需要步行6天5夜。杨祥国长期担任巡逻排头兵,每次负重在40公斤以上,巡逻前都要写下遗书。他说:“就是爬,我也要爬过去,少走一步,国土就可能丢失一寸。


险象环生的巡逻路上,每一步都凝聚着战友深情。杨祥国常说,没有一群生死相依的战友兄弟,他一趟也走不下来。十几年巡逻路,杨祥国涉险无数,救助战友的次数更是数不清。最惊险的一次救助,是他用攀登绳带战友张威走出险境。那次巡逻,战士张威攀爬雪山时因墨镜摔碎,得了雪盲症,眼睛一下子看不清东西。在雪山峭壁上独立行走,绝无生还可能。绝望之际,杨祥国把张威的背囊分给大家。

经历生死惊魂,张威哭得稀里哗啦:班长,我不走了!你解开绳子,我不能拖累你。杨祥国紧紧抱住他,坚定地说:别说傻话,我不会丢下你,就像你也不会丢下我一样。最终,杨祥国牵引着张威,翻越老虎嘴,闯过鬼见愁,平安回到连队。从那以后,“雪域巡逻王”的称号慢慢在连队官兵中传开,在雪域越叫越响!

2002年5月,杨祥国在连队创下当兵5个月后成为正式巡逻队员的第一人。走在巡逻路上,也走进了先辈的英勇历史。巡逻线要经过一片上世纪60年代的战场。50年前,一群单衣单裤的中国军人,趁着一场大雪正浓的战机,带着1公斤炒面,翻过喜马拉雅山,一举将入侵的敌人消灭,收复了这片国土。跋涉在撒满先烈热血的土地上,杨祥国对国土有了最刻骨铭心的认识,他暗自许下誓言:只要还走得动,决不离开巡逻路!


杨祥国曾有多次换岗调动、走出山沟的机会,但每次想到从军誓言和肩上重任,又毅然决定留在边防。在妻子难产时,他因执行任务被迫推迟假期,只能通过电话告诉医生自己作为丈夫的意见、决定。2009年9月,父亲病逝。噩耗传来,杨祥国哭得撕心裂肺,他面向家乡,长跪不起。原本打算回家守灵,可想到巡逻路十分艰险,连队又缺少骨干。话到嘴边又咽下,第二天含泪踏上巡逻征程。

杨祥国二级士官服役满期,正犹豫留队还是退伍回家照顾老母亲时,母亲却对他说:“儿啊,只要部队需要你,就继续留在部队。”为此,母亲还领养了个女儿,让儿子安心在部队服役。杨祥国休假回家,妻子艾容看到他身上总是多出几道伤疤,每次都再三嘱咐丈夫巡逻时注意安全。去年,她到部队探亲,陪杨祥国给烈士扫墓时,听到一桩桩悲壮事迹后,终于理解丈夫为何义无反顾,为何会如此深爱这片巍然壮美的雪域高原。

14年的时候他的事迹被广泛的传播,收到了提干的机会。前往院校学习深造。“边关再远,也是阳光普照的地方;雪山再高,也挡不住远方的关切”。杨祥国充满感恩之情,他表示要一生扎根边关、建功边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