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到中年,存多少錢才不焦慮?

都說人到中年不如狗,那是因為沒錢!

張愛玲曾說過:我喜歡錢 ,因為我沒吃過錢的苦,不知道錢的壞處, 只知道錢的好。

年輕時我們可以清高地說“錢,是個什麼東西!四十歲以後最大的感悟是“錢,真是個好東西”。

人到中年,存多少錢才不焦慮?

這種心態地變化來自於生活的重重壓力。人到中年,睜開眼,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不需要錢!

我們所有的焦慮與失眠,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都與錢有關!雖說錢不是萬能的,但現實生活中,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孩子的入托、上學、老人的養老、朋友間的人情往來。。。。。。試想一下哪一樣離開了錢!

記得看電視劇《蝸居》,裡面就有很多因沒錢而演繹出的各種真實百相。

海萍對妹妹海藻說: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六千,吃穿用度兩千五,冉冉上幼兒園一千五,人情往來六百,交通費五百八,物業管理三四百,手機電話費兩百五,還有煤氣水電費兩百。也就是說,從我甦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進賬四百,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這些數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來不及細想未來十年。我哪有什麼未來,我的未來就在當下,在眼前!

海萍和蘇淳因為買房沒錢只好頓頓吃掛麵。蘇淳:怎麼又是掛麵?你能不能在經濟許可的條件下改善一下質量啊?海萍咬咬牙:說吧,你想吃什麼? 蘇淳運運氣:我要吃——方便麵!

人到中年,存多少錢才不焦慮?

看到這,窮人的無奈與心酸湧上心頭!

話說人到中年,孩子求學、工作、結婚、買房; 老人生病看病住院; 自己的養老錢; 七大姑八大姨之間的親戚來往份子錢; 同事同學朋友之間的人際交往錢。。。。。。哪一樣少得了錢!哪一樣離開了錢!

有錢就有尊嚴,有錢才有地位,有錢才有幸福快樂的生活!有人說,現實生活中凡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關鍵是我們沒有這些錢,所以很多問題對我們來說焦頭爛額,比如說,婆媳矛盾,因為房子、車子、看不看孩子打的那個熱鬧,如果婆婆有錢,給個一萬找個金牌保姆,還有矛盾嗎?當然沒有,估計兒兒媳樂的心裡開了花!

錢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離開錢真是寸步難行。但具體說人到中年存多少錢?這真是不好統計。因為所處的城市不一樣,生活成本、消費觀也不一樣,普通工人,一月二三千生活就很滿足,高官經商的名星有人一個包包就上萬塊。

所以,在此我們拿一個普通城市的工薪家庭來分析,(高官與經商者不在此文分析內)粗略地從三大塊分析。權做參考!

第一大塊關於孩子的教育、結婚買房的費用支出。

四十歲了,孩子還在求學階段,拿上個本科來說,費5000元/年,四年20000元;住宿費1200元/年,四年4800元;書費400元/年,四年書費1600元;生活費1000元/月,四年48000元。如果再加上同學間的交往、旅遊、添置衣物、入學前購買電腦手機等費用,一個本科生4年讀下來8~10萬元是正常範圍。

藝術院校學費計算:每年學費20000元,4年80000元。加上其他費用,讀完本科應該在10~15萬左右。除了大學的學費外,高考前專業培訓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如果孩子再考研,那國內公立大學都是8000元/年,加上生活費用等一切開支,按5-6萬來計算。在研究生期間,最大的好處是孩子可以兼職找些工作來幹了。這也緩解了家庭壓力。

如果你是個男孩子,在四五線城市,就要為孩子結婚買好房,一個100平的房子在四五線城市也應該在70-80萬左右。裝修、家電、彩禮等,我們按節省的方法算也要三十萬吧,這一大支出共計也要100萬。

但關鍵是孩子一般上大學都願上一二線城市發展,那些城市的房子怎麼也要三五百萬。做為普通家庭,最多給孩子付個首付就已經盡力了。

人到中年,存多少錢才不焦慮?

如果讓孩子回到三四線家鄉來發展,考公務員,雖說憑本事憑學歷憑能力,但你懂的,小城市哪樣離開了人脈與關係。同等學歷下,當然憑的是關係、是金錢,求人辦事哪個少了錢做媒介,所以,這塊費用少則十萬八萬,多則也要十萬以上吧。所以我們不是高官沒有人脈還是放手讓孩子自己憑能力去大城市闖吧。

第二大塊支出關於老人養老的問題。如果有幸老人有退休工資,有醫保,你就省心很多。如果沒有,這也是一大支出。保守來說,人到了老年,吃的藥比飯都貴。你就準備個30萬應急吧。

第三大塊支出關於個人養老的費用及人情支出。人到四十,在職場上如果能上去也到中高層了,那樣的話收入也水漲船高,拿年薪了。但這樣的人畢竟風毛菱角,是少數。多數人職場也到了天花板,沒有上升空間了,能保證每個月有份穩定的工資收入就很不錯了。另外,身體也處於下滑期,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不斷,此時就要開始保養了,不定時做個養生、吃些保健品,這也是不小的支出。

普通家庭生活成本+各種人情往來+養生費用粗計5000左右吧!這個沒有具體參照標準,自己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決定。

還有孩子結婚以後,有了孫子或外孫,花錢的地還要更多。。。。。。

所以,四十歲你說存多少錢才能不焦慮?真的沒有標準。根據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吧!

願我們都能在這個物慾的社會里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