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師徒大戰,東魏智將侯景的四萬人馬被慕容紹宗打得只剩下步騎八百

師徒大戰,東魏智將侯景的四萬人馬被慕容紹宗打得只剩下步騎八百

武士圖

東魏孝靜帝年間,大丞相高歡病故,其子高澄接班繼任大將軍,新生代和創業元老的矛盾爆發,河南大行臺侯景挾持河南諸州舉兵造反,在高歡的哥們中,侯景自以為智慧第一,除了高歡,他沒有一個服氣的。侯景是個跛子,身體條件所限,所以騎馬射箭本領一般般,他的長處在於動心眼、用心機。

由於東魏西兗州刺史邢子才搞破壞,侯景沒有實現當初跟梁朝皇帝蕭衍的承諾,那時候他說要帶領河南十三州歸順江南,實際上只有六個州或被他蠱惑或被他劫持造反,像潁州刺史司馬世雲這樣真心跟著他的人很少,即使是這樣,蕭衍還是派大將羊鴉仁帶著糧食北上接應。

東魏大將韓軌率軍包圍了潁川,而梁人帶著糧食輜重行軍緩慢,一時半會還來不了,侯景有點著急,他派人向西魏方面表達了誠意,希望宇文泰派兵救援。西魏荊州刺史王思政、太尉李弼兩路人馬迅速出動,逼退了韓軌。但同時,王思政也入居潁川,處處鉗制侯景,侯景不願意跟王思政同居一城,找個藉口離開了潁川。西魏方面加封侯景並讓侯景到長安,但脫困的侯景狂傲地回書宇文泰:“我以跟高澄共事為恥,又怎麼會跟老弟你平起平坐呢?”宇文泰一怒之下,召回了援助侯景的各部,只留下王思政駐守長社。

梁武帝蕭衍趁火打劫,又派出貞陽侯蕭淵明率領十萬大軍北伐,頓軍寒山,進逼徐州。為解決河南的亂局,高澄派大都督高嶽掛帥,以慕容紹宗為東南道行臺,東魏精銳部隊開始進軍彭城前線。

慕容紹宗這次得以啟用,高澄正是遵從了高歡的政治遺囑。

原來,高歡彌留之際曾經交待過兒子: “侯景專制河南十四年,常有飛揚跋扈之志,我能駕馭得了,你不能控制,我身後其必然造反,能堪敵侯景的,唯有慕容紹宗,我一直沒用他,就是為了留給你用的。”

高澄上位後,立即提拔慕容紹宗為尚書右僕射。

果然,侯景聽到慕容紹宗帶兵的消息,大驚失色道:“是誰教鮮卑小兒派慕容紹宗來的,難道高王沒死嗎?”。要知道,侯景年輕時拜慕容紹宗為師學習兵法,他的一身本事,可都是從慕容紹宗那裡學的。要說這個世界上了解自己的,除了自己,恐怕就是這位慕容老師了。

慕容紹宗沒有辜負高澄的信任,寒山一場大戰,梁朝十萬人馬全軍覆沒,主帥蕭淵明被俘。收拾完梁軍,慕容紹宗立即揮師進攻侯景。

東魏十萬士卒士氣高昂,旌旗蔽日,鳴鼓長驅而進。侯景見東魏大軍勢頭正盛,不想硬碰硬,當即帶著輜重數千輛、戰馬數千匹、士卒四萬人,退保渦陽。

侯景道:“老師是來送我的,還是來決一雌雄的?”慕容紹宗道:“想跟你一決勝負。”

慕容紹宗順風結陣,侯景關閉營門不出。

慕容紹宗知道侯景擅長背後偷襲,於是在營帳四面放出崗哨,嚴密監視侯景的動靜。果然,當夜侯景率軍悄悄摸到慕容紹宗大營後面意圖偷襲,但當他看到慕容紹宗大營的佈置,知道老師早有防備,只好罷手。

第二天兩軍對壘,雙方馬隊在前,侯景開始萬箭齊發,東魏重甲騎兵掩護後軍,結陣不動。這時,在箭雨的掩護下,侯景軍突然搶出一隊步兵,披短甲,執短刀,直入魏陣。這些人匍匐前進,專門照著馬足和人腳脖子下手,一下把東魏騎兵砍了個人仰馬翻。東魏兵哪裡見過這種打法,頓時大亂。侯景指揮大軍衝殺上來,東魏軍大敗,慕容紹宗墜馬險些遇難,劉豐生也受了傷,顯州刺史張遵業做了侯景的俘虜。

第一個回合,徒弟稍占上風。

師徒大戰,東魏智將侯景的四萬人馬被慕容紹宗打得只剩下步騎八百

北朝武士圖

慕容紹宗一向敗退有方,所以東魏軍總體損失不大。

慕容紹宗退保譙城,裨將斛律光、張恃顯這些年輕人本來很崇拜慕容紹宗,現在見偶像被侯景打得如此狼狽,籠罩在慕容紹宗身上的光環一下破滅——看來傳說未必是真,天下聞名的慕容紹宗用兵也不過如此。

兩人年輕氣盛,對慕容紹宗的失利頗有怨言。慕容紹宗倒不計較,耐心解釋說:“我一生打了這麼多仗,還從沒見過像侯景這麼難打的。你們如果不相信,可以自己去試試看。”

斛律光是宿將斛律金的兒子,自小不苟言笑,擅長騎射,十七歲隨高歡出征於陣前,馳馬衝入敵陣,生擒宇文泰長史莫孝暉,因功被提拔為帳內都督。斛律光箭術高超,曾經一箭射下一隻車輪般大的大雕,軍中號為“落雕都督”。作為未來的名將,現在的他還只是一個不怕虎的初生牛犢,名將也是需要歷練的。

斛律光和張恃顯要出發了,慕容紹宗再三叮囑兩人,千萬不要渡過河水,過河易,回來難。

侯景於渦水南岸列陣,斛律光於水北擺陣,讓輕騎兵隔河向侯景射箭。

侯景笑道:“斛律侄兒,你是為立功而來,我是因怕死才去的。我是你父的老友,你為什麼要射我?你怎麼不敢渡河?是慕容紹宗不讓你過來吧?”

斛律光無言以對。

侯景笑道:“隔著河我也能置你於死地,但看老友的面子,我不會殺你的。”

侯景一擺手,神射手田光彎弓搭箭射向斛律光的戰馬,還沒等斛律光反應過來,箭矢已經洞穿了戰馬的胸膛。斛律光換馬藏在了樹後,田光再發一箭,斛律光的戰馬再次中箭倒地。無奈之下,斛律光退入軍陣中,遠離田光的射程。

斛律光一向對自己的射箭水平很自信,“落雕都督”也不是浪得虛名,但今天徹底敗了,在田光面前甘拜下風。試想,倘若侯景真想要自己的命,自己還有命嗎?斛律光只覺冷汗直冒。

東魏軍一下被震住了,在他們的心中,斛律光是年輕一代的翹楚,但在侯景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就在此時,侯景突然發出衝鋒令,大隊騎兵渡河衝殺過來。斛律光大敗,張恃顯做了俘虜,但侯景並沒有難為他,又把他放了。

斛律光和張恃顯垂頭喪氣地回到譙城,慕容紹宗道:“這下知道侯景的厲害了吧?”兩人面有慚色,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但,斛律光從此知道了自己的弱點,開始謙虛地嚮慕容紹宗學習了,終成一代名將。

軍中還有一個未來的三大猛人之一,他還要試試侯景的本事。

是段韶!在斛律光跟侯景開戰的時候,段韶偷偷在侯景大營上風處草地上點火,他要 “火燒侯景”。侯景見勢不妙,果斷地帶領騎兵馬踏渦水,然後立即回馬草地。一來一去,草都溼了,火燒到這裡便斷開了,段韶的火攻宣告失敗。自以為有兩把刷子的人輪番折騰一番,都沒轍了,大家都看著慕容紹宗。

慕容紹宗讓大家稍安勿躁。侯景不是厲害嗎,既然一時半會兒打不過他,咱不跟他打了,咱把他耗死。

慕容紹宗這一招相當高明。

東魏軍的背後是強大的東魏政府,後勤無憂。而侯景方面,一面受制於王思政,一面梁朝路途遙遠,援軍難至,羊鴉仁帶來的糧食也沒有多少。人要吃飯,馬要喂料,要說打消耗戰,侯景還真耗不起。

果然過了沒幾個月,侯景軍中就鬧起了糧荒,軍中人心惶惶。

司馬世雲見繼續跟著侯景混也沒什麼前途了,一轉身投降了慕容紹宗。慕容紹宗見火候差不多了,親率五千鐵騎夾擊侯景。面對北齊最精銳的鋼鐵猛獸軍團,侯景明白如果讓這幾萬餓肚皮的士兵去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條。

侯景被逼到了絕路上,看起來除了渡江投奔南朝,也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但是,侯景知道,自己手下這些武士們家都在北方,追隨自己也不過是盼著能跟他複製一下爾朱榮、高歡的故事,做一個定策元勳。現在沒指望了,所以大家能不能跟自己南奔,實在是個問題。

侯景騙大家說:“你們的家屬們早就被高澄殺了。”眾人信了——既然家沒了,也只有跟侯景混到底了。

慕容紹宗太瞭解侯景和侯景的士兵了,他命軍士們隔著老遠大喊:“兄弟們,萬景已經完蛋了,再跟著他,只有死路一條。你們的家屬好好的,只要你們放下武器,一切官職勳位都不變。”

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慕容紹宗面向北斗發誓。這是鮮卑人最莊嚴的誓言,所以侯景的將軍士兵們深信不疑。暴顯本來是東魏的廣州刺史,被侯景襲擊被迫加入了叛軍,聽說自己一家老小無恙,而且東魏政府也不計較自己的變節,還等什麼?於是,招呼部下跑到了慕容紹宗這邊。在他的帶動下,侯景手下的將領們紛紛跑路。

一下子,擁有數萬之眾的侯景身邊剩下了不到千人。敗了,徹底敗了!

沒奈何,侯景與心腹帶著剩下的步騎八百人渡過淮水,一路南下。慕容紹宗在後緊緊追趕,侯景勸說道:“我侯景若是被抓,留著你還有什麼用處?”

又是一個兔死狗烹的警示,不知道是這句話起了作用,還是顧念師生情誼,慕容紹宗最終放過了侯景。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慕容紹宗的這次縱放居然對東魏是極大的利好。

梁朝豫州刺史羊鴉仁看侯景跑了,便以糧運不濟為由,放棄懸瓠退回自己的根據地義陽。

至此,蕭衍受侯景蠱惑派出的十萬之眾,損兵折將,一點好處也沒有撈到。如果蕭衍就此打住,梁朝也只是砍了胳膊腿沒動到心脈。

然而,蕭衍選擇的是繼續信任侯景,所以梁朝的噩夢遠遠沒有結束。

侯景這一去江南,從此梁朝多事,佛門天子四十七年的太平日子算是走到頭了,史上最強大的破壞者開始了他的破壞之旅,江南衣冠盡遭屠戮,梁朝走到末日, 侯景之亂造成長江下游地區千里絕煙,人跡罕至,白骨成聚,自東吳以來三吳地區積累的經濟成果在歷時三年零八個月的侯景之亂之中化為烏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