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到底尼瑪啥叫犬儒

到底尼瑪啥叫犬儒

本文刊登於《新知》2014年7月號,此處為節選

一 彼得·斯洛特戴克是誰?

在進入斯洛特代克的思想之前,還是讓我們先來看看到這個近乎草莽出生的劍客的成長曆程吧。彼得·斯洛特戴克,從這個明顯具有荷蘭語特徵的姓氏來看,他有一個尼德蘭的血統。1947年,他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工業城市曼海姆,他在慕尼黑大學和漢堡大學學習了歷史、文學和藝術,最後於1975年在漢堡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

在2013年出版的自述著作《我的法國》中,斯洛特戴克坦然承認,相對於德國思想傳統,法國人的思想更多地影響了他,像盧梭、托克維爾、伏爾泰、瓦萊裡,乃至現代的拉康、齊奧朗等人對他意義十分重大,以致後來有人評價他是“最有法國味的德國哲學家”。

在80年代,他主要是擔當一些報紙雜誌的自由撰稿人,也正是在這期間,一個革命情緒和紅色狂熱退潮的年代,一個被視為新自由主義復辟和勝利的時代,斯洛特戴克完成了其代表作《犬儒理性批判》。之後,他陸續出版了一系列關於哲學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90年代到21世紀初完成了《球體》三部曲。《球體》三部曲之後,他還撰寫了一本對球體問題延伸探討的書,叫做《資本的內部》,其問題領域和理論結構都可以看成是三部曲的繼續展開,甚至有人戲謔地將這本書稱為球體的第四部曲(很有意思的是,這本書居然成為了登陸中國大陸的第一本斯洛特戴克的中文版譯本)。

21世紀才是彼得·斯洛特戴克真正登上德國思想界舞臺的世紀。儘管他早在80年代就如同年輕的達達尼昂一樣橫空出世地亮劍,但直到20年之後,他才奠定了新一代宗師的地位。2001年,他被任命為卡爾斯魯厄藝術與設計大學的校長兼教授,橫空出世的達達尼昂才變成了真正的劍客。隨後,2002年,德國電視二臺設計了一個哲學對談的節目,正好邀請了這位新任劍客擔當了主持人,這個節目被命名為“玻璃屋:哲學四方談”(Im Glashaus: DasPhilosophische Quartett),在欄目中,斯洛特戴克經常會邀請一些政治界和學術界的大腕們(其中就包括了哈貝馬斯),到這個小小的玻璃屋裡對談。

二古典犬儒(Kyniker)VS現代犬儒(Zyniker)

春秋時期,孔子為了匡扶天下之仁義,來拯救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曾周遊列國。孔子的理想在於用自己的大道理來說服列國的國君和當權者,以仁義和禮教來治國,最終達到恢復仁政和禮治的程度。不過,當孔子游歷到楚國時,他遇到一位叫做接輿的楚狂人。他在面對孔子時所賦的一首詩,詩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吾行卻曲,無傷吾足。”

這首歌后世被記載為《接輿鳳歌》,其中的意蘊是,天下大道淪落至此,孔子不知天道,強行扭轉乾坤。《論語·微子》和《莊子·人間世》同時記載了這個故事,《莊子》完整地載述了接輿的鳳歌,而《論語》中對鳳歌后面諷刺性的部分進行了割捨,變成了“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為了避免孔子的難堪,《論語》強調了孔子曾下車想同這位楚狂人說話,但接輿很快躲開了。無論是《論語》還是《莊子》,實際上都概括出這樣一個事實,楚狂人接輿是一個狂者,不循常道,不遵大禮,性情散漫隨性,並出言反諷辛辣,一幅典型的浪蕩不羈、不把一切放在眼裡的樣子。不過,這種形象在道統的儒家知識分子批判的同時,也得到了一些同樣具有此等性格的才子的欣賞。唐代李白就有“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詩句,而王維也曾寫道:“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於是,接輿和楚狂人,成為了這樣一類人的代表性形象,這些人玩世不恭,通常會在自己的言語中帶著辛辣的諷刺,對平常人的生活充滿了嬉笑怒罵,對於權貴以及所謂的知識權威都有著不敬的一面。所以,我們看到了李白會讓高力士為其脫靴,而宋代之柳三變才會吟得:“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在西方,對於這樣的楚狂人,有另外一個詞來形容,這就是德語裡的Kyniker。這個詞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古希臘,一位名叫安提斯泰尼的老師,在一個名為庫諾薩格的競技場講授自己的學說,由於這個競技場的詞根中的庫諾(Kuno)有著狗的意思,所以後來由安提斯泰尼所創立的學派也被稱為犬儒學派,或按音譯為昔尼克學派。不過在這個學派中最有名的不是安提斯泰尼,而是他的弟子第歐根尼。拉爾修的《古希臘羅馬名人傳》裡面,記載有第歐根尼和他那個著名的木桶:他沒有房子,居住在一個木桶中。他也沒有鞋子,只有半塊布包裹著身體,以至於文藝復興時期拉斐爾在創作《雅典學園》這幅名畫時,第歐根尼仍然是以半裸的形式出現的。第歐根尼面對亞歷山大大帝的一句話使他名垂千古:“我希望你閃到一邊去,不要遮住我的陽光。”與楚狂人接輿一樣,第歐根尼同樣不把任何權威放在眼中,他成為了西方世界中不拘小節又玩世不恭的典型形象,也正是住在木桶中的第歐根尼,讓“犬儒”這個詞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

不過,斯洛特戴克的《犬儒理性批判》(Kritik derzynischen Vernunft)中所批判的並不是接輿和第歐根尼,他指的是當下完全不同的一種犬儒主義。在拼寫上,這個詞與之前的犬儒主義只有一個字母的差別,即Zyniker。在斯洛特戴克看來,古代的犬儒嬉笑怒罵,諷刺權貴,從而在反諷中形成了對權貴以及由權貴奠定的社會秩序的批判態度。接輿之鳳歌,在於諷刺孔子為了一種根本不合時宜的政治體制去奔走,而第歐根尼對亞歷山大大帝的橄欖枝不屑一顧,所不屑的也是整個社會體制。他們髡首也罷,住木桶也罷,表明的是他們對現存社會秩序的絕對拒絕,同時以完全異於常人的生存方式去尋找自己超越人間世的道路。因此,這種帶有古典精神的犬儒主義,是一種帶有精神指向的犬儒主義,他們不是為了嘲諷而嘲諷,而是指向了一個超越於此生此世的、更高階的生存方式。

在斯洛特戴克看來,今天的犬儒主義完全喪失了古典犬儒主義的精神追求。或者說,他們徒具其形而不具其實。今天的犬儒主義,最經典的形象是沃卓斯基姐弟在《黑客帝國》中表達出來的那個背叛了反抗組織的西弗(Cypher,這個英文名字非常有意思:一方面,Cypher的詞根與現代犬儒主義的英語Cynic是一樣的;同時,Cypher也有密碼的意思)在面對Matrix製造出來的程序監控員史密斯說道:“眼前這塊牛排,我明知道它的味道、顏色、柔嫩,包括送到我口中的感覺都是數字編寫出來的,但是我還是很享受它。”是呀,Cypher的角色是,我明知道這個事情是不好的,明知道意識形態是帶有欺騙性的,但我還是很享受它。齊澤克說道,以往的意識形態是大家不知道在做什麼,所以大家才這樣做;而今天的犬儒意識形態是,大家明知道在做什麼,但還是熱衷於這樣去做。也就是說,對於80年代(斯洛特戴克寫作《犬儒理性批判》的時代)的那一代人而言,大家並不是不知道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是欺騙性的(正如法蘭克福學派所批判的那樣),而是大家仍然去享受這種欺騙性帶來的感覺。這就是一種現代的犬儒主義,它在根本上是與古典犬儒精神相對立的,今天的犬儒主義恰恰是在反諷、怒罵的同時,又積極地與現存體制融為一體,並享受著這種融為一體的感覺。在當時的歐洲,絕大多數知識分子和青年已經選擇了現代犬儒主義,他們在霍克海默、阿多諾等人的啟蒙下,已經知道統治資本主義社會的工具理性和消費意識形態,但是,80年代的知識分子同時也知道,這種工具理性和消費意識形態並不完全與他們的旨趣相背離,倘若如此,何苦去折騰呢,還不如安安心心享受這種奇妙的幻覺吧!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現代犬儒主義仍然是今天這個時代的主導,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在一個個體身上,在網絡中的嬉笑怒罵,對當局的反諷,與現實生活中的順從態度天然地結為一體。他們知道,但他們仍然這樣去做。所以,有人說,“你懂的”成為了當今中國最具有犬儒性質的詞彙。是的,“你懂的”,在“你懂的”下面掩蓋的是我們對意識形態的人造天堂的沉迷。

因此,這是一對互相對立的犬儒主義:古典犬儒VS現代犬儒。斯洛特戴克告訴我們,其中的差別在於血性,今天的犬儒主義,之所以在“你懂的”背後,仍然沉溺於此的根本原因在於古典犬儒的血性的喪失。斯洛特戴克想要在一個現代犬儒橫行的時代重新激發起一種帶有陽剛之氣的血性政治,以這種血性來激活古典犬儒主義的真正的靈魂,而不是甘願當一種被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所操縱的現代犬儒式的軀殼。

三 子宮-氣泡:降生於球體

斯洛特戴克的《犬儒理性批判》,與其說對現代犬儒主義進行了批判,不如說只是為我們打開了一道門,一道真正可以洞悉當下意識形態運作真相的門。即意識形態並不害怕我們知道他的虛假性,現代意識形態更美妙的魔法是,即便我們知道了它是假的,還會心甘情願地跟著它一起相信他是真的。安徒生筆下的《皇帝的新衣》就是對這種現代犬儒心態的諷刺,大家都知道皇帝沒有穿衣服,但是當皇帝走在大街上招搖過市的時候,每一個人都不會說皇帝沒有穿衣服。雖然在安徒生的故事結尾,這種皇帝與臣民構成的現代犬儒主義共謀關係,被一個古典犬儒主義的聲音所打破(一個小孩說,皇帝沒有穿衣服嘛!),但是這種古典犬儒主義在今天確實十分稀缺,不再有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喊出那句真理。

其實,這裡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大家都不去說出問題的真相?如果僅僅用“不敢說”,或者說恐懼於皇帝的淫威來解釋,問題就被大大地簡單化了。因為在這個故事裡面,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預設,就是兩個裁縫設定的“只有聰明人才能看到的衣服”的前提,承認皇帝沒有穿衣服,就等於是承認自己是蠢人。如果說,屈從於皇帝的淫威只能保證臣民不敢當面說出事實,並不能保證臣民在私下裡也不會說出事實。但是兩個裁縫的預設卻更高明地設定了意識形態的結構,即由於害怕當蠢人,私下裡也不會說出事實。因為,在任何一個社會空間中,都會有一種劃分,這種劃分會天然地將人分成內部和外部,一部分人成為內部人,一旦成為內部人,就具備了一種意識形態的現代犬儒主義形式,他們知道真相,但是由於作為內部人的條件的限制,不會去說出真相,他們要去享受這種作為內部人的身份。而另一部分人,即童話中的蠢人,是作為外部出現的,這樣的外部是遭到內部排斥的,沒有任何享受,也被剝奪了若干權利。因此,為了避免成為外部人,大家選擇了做一個現代犬儒主義者。

那麼,這種內部與外部之分,在斯洛特戴克那裡,是否有更為根本的原因?有!斯洛特戴克特別喜歡用的一個詞就是子宮,凡是與子宮相關的東西,如胚胎、臍帶、羊水、胎盤等詞彙,都大量地出現在他的著作中。為什麼是子宮?這涉及到斯洛特戴克自己對海德格爾的讀解。在海德格爾看來,我們是被拋入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我們沒有上帝的指引,沒有了絕對觀念的眷顧,有的只是我們自己在黑暗的世間的摸索前進。在一個沒有上帝指引的大地上,我們的生存,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行為,都只能依靠自己。在上帝死了或離我們遠去之後,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時時刻刻在思想上枷鎖著我們精神的神,同樣失去了受到神關懷的溫暖和安全感。因此,在海德格爾看來,我們誕生於世界,是一種被拋棄的狀態,而在這個狀態中,人只能依賴於自己來謀得生存。這或許是海德格爾被稱為存在主義者的原因之一吧!不過,斯洛特戴克的《球體》三部曲,或許可以看成是海德格爾這個學說的升級版。與海德格爾不同的是,人不是直接被拋入到世間的。斯洛特戴克認為,海德格爾忘卻了一箇中間過程,即我們生命的最初感覺不是在世界中,而是在母親的子宮中,與其說我們被拋入世界,不如說我們被拋入到一個子宮中,而這個子宮是一個球體。

在母親的子宮中,由於臍帶營養的輸送,同時有著羊水呵護,子宮-球體中所具有的感覺,對於胎兒來說是溫馨的,胎兒在子宮環境中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子宮不僅可以為胎兒輸送營養,以球體構成的子宮,同樣以最佳的幾何體形狀抵禦著外部的威脅,因此,子宮對於胎兒來說也是一個免疫系統。對於胎兒最初的感受而言,子宮就是最為完美的球體。

不過,這種完美會被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所打破。母親的分娩讓胎兒不得不離開那個對他來說具有無限美好意義的子宮,它必須要從子宮中滑落到一個冰冷的世界中,一個到處充滿著威脅的世界之中,在胎兒滑落到世間的瞬間,立即建立了一種二元對立,即溫馨的子宮(球體)同充滿威脅的世界(外部)的對立,球體是美好的,溫馨的,充滿的幻想的天堂;而世界是冰冷的、充滿危險的黑色空間。用斯洛特戴克話說,胎兒從根本上不願意從子宮中降落到外部空間,因而,嬰兒在世界中的出現是以驚恐的啼哭出現的。這種對母親子宮的嚮往和對世界的懼怕構成了嬰兒最初的態度。而對他們來說,更為悲劇的是,那個母親的子宮,他們無法再次返回,那麼,他們只有去面對這個世界。

不過,世界絕不是讓嬰兒可以坦然接受的世界,他們甚至無法直接面對這個世界。因此,在原有的母親子宮的想象下,他們冀望於在這個世界建造一個新的球體,一個新的子宮,從而可以重新將自己包裹起來,形成自己與世界之間的一層薄膜。於是,在同世界的接觸中,嬰兒不斷地從自我保護的立場出來建立以自我為中心的想象,在想象中,他把自己置於一個類似於母親子宮的球體中(這個是他從母體中降生開始唯一可以想象得到的幾何形體),並竭盡全力去營造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氛圍,於是,一種新的由嬰兒自己生產的事物誕生了,斯洛特戴克稱之為“氣泡”,它是透明的,居於其中的嬰兒仍然可以看到外部的世界,同時又有一層將他和外部世界隔離開來的薄膜,這個薄膜模仿了母體中子宮的形象,它是一個球體形狀的透明的氣泡,而嬰兒在氣泡中竭盡全力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氛圍。這樣,嬰兒的子宮-外部世界的二元對立,變成了氣泡-外部世界的二元對立。在氣泡內部,是嬰兒努力營造出來的適應於自己的美好的氛圍,在這個內部,一切都是那麼的和煦融洽,那麼沁人心脾。相反,在薄膜的另一邊,則是充滿各種危機的外部。故而,氣泡有著同母體的子宮一樣的功能,即一方面為我們提供愜意的氛圍,另一方面也替我們免疫外部的危險。

作為《球體》三部曲的第一部,斯洛特戴克奠定了他整個球體學的根基。球體學存在著一個根本的二元對立:內部-外部。內部代表著溫暖,外部代表著寒冷;內部代表著安全,外部代表著危險;內部代表著關懷備至,外部代表著被拋棄。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斯洛特戴克將內部塑形為球體,這勢必意味著內部不可能通過擴張的方式來消除外部,相對於圓形的球體而言,始終存在著它的外部,那種存在於世界中相對於球體中的個體的危險永遠不可能消除,只要我們還在世界上生存,我們就一定需要一個讓我們作為內部的氣泡,將我們自己同冰冷的外部隔絕開來。或者說得更明確些,面對一個外部世界,塑造出一個讓我們生存的氣泡就是我們自己在世界中的生存技藝,只有在氣泡中,我們才能如履薄冰般的生存。相反,倘若氣泡破滅,也就是我們生命終結的時刻。所以,那個氣泡式球體,不僅僅是我們面對世界的一種幻想式的創造,也是一種讓我們自己的獲得安全感的生存的技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