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靜下心來面對恐懼感?

咔噗星球


在心理學上,訴說一直都是最有效的方法。總是為自己的恐懼保密的話,恐懼感會不斷地放大,而且會讓你與其他人格格不入。


解憂研習社


首先恐懼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情緒,主要表現為焦慮,擔心,驚恐,急躁等行為。下面是根據我所學的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知識結合我自己的認知,就恐懼情緒的相關信息提供給您,希望對您有幫助。

1、恐懼是人類6種基本情緒中的一種,並且是保證我們人類生存繁衍下來重要的一種情緒,試想,在當年的原始叢林中,當你進入到叢林中後,預感到前面有一隻猛虎,這時你的恐懼情緒由然而生,調動你的腎上腺素,讓你的身體機能達到最優,趕快逃跑。所以恐懼的作用是:使人將注意力高度集中於當下的處境,謹慎行動,避免受到傷害。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並接納在當下這樣嚴重的疫情下,我們有恐懼感是很正常的。

2、用“ABC認知理論模型”來平靜恐懼情緒,所謂的“ABC認知理論模型”就是指,當一件事情發後(A),我們對事情的認知(B),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C)。比如:在當下發生疫情這件事上,如果我們的認知是:1、這麼嚴重的疫情,人是隨時會被傳染的。2、即使處在嚴重的疫區,但只要我們做好自我防護,我就是安全的,因為網上已有各種報到,本次的新冠狀病毒的傳播主要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也就是說我們做到足夠的重視,有很多方法能夠做到自我防護,我是安全的。顯然認知2會使你的恐懼感很快平靜下來,因為你認為你是可以安全的。

3、如果你周邊有親人或朋友或是你從新聞媒體上看到每天有很多人在確診為新冠狀病毒肺炎,你感到自己的壓力很大,想哭就哭出來,不要假裝堅強。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反而是我們人類優秀的品質:同理心。我們不需要假裝堅強,想哭就哭出來,想訴說就找個朋友遠程訴說訴說,這是我們人類面對恐懼,壓力時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

4、關注當下,關注自己現在做的事情。規律生活,即使每天居家我們也要按時起床,不能戶外運動, 我們可以改為在家做仰臥起坐、蹲馬步、俯臥撐等。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靜靜的享受書中的快樂,或是刷刷劇也不錯。不管我們是吃飯、看書、刷劇、睡覺,我們都關注當下,關注當下你做的事情。我個人給您推薦一本書《正念的奇蹟》,這本書在網上是有電子版的。您可以去了解學習一下。

說了這麼多,總之,我相信事情一定會好轉的,只是需要時間。我們沒法一下完全消滅病毒,因為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需科學的方法和步聚。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調整我們的情緒,靜下心來,活在當下!





積極教育


1、讓自己強大起來,不要像玻璃那樣脆弱。有的人眼睛總盯著自己,所以長不高看不遠,總是喜歡怨天尤人,也使別人無比厭煩。沒有苦中苦,哪來甜中甜?在生活中,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就像這次的肺炎疫情,要相信自己的抵抗力一定夠強大,不用懼怕那小小的病毒。

2、要有分清是非的能力。不要陷入雞毛蒜皮及糾纏不清的口舌是非中,要有分清是非的能力,清楚哪些是真話,哪些是謠言,往往謠言會讓我們更加恐懼,只要清楚的知悉事情的來龍去脈,才可以有更好的判斷,充分做到不傳謠、不信謠。

3、要善於抓住機會。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於“機會”。機會只不過是相對於充分準備而又善於創造機會的人而言的。也許,你正為失去一個機會而懊惱埋怨的時候,機會正被你對面那個同樣的“倒黴鬼”給抓住了。沒有機會,就要創造機會,有了機會,就要巧妙的抓住。

4、忽略結果。著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過多去在意結果如何,只許踏踏實實去做一件事情就好了。去做一件事情過多的計較結果,要麼是害怕失敗,做事會畏首畏尾,要麼是過分樂觀,做事忽略細節。只有認認真真做好一件事,享受完成這件事的過程,你收穫的才會更多。

最後,你一定要有目標,要有計劃,要有提醒,要有緊迫感。一個又一個小目標串起來,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標,慢慢地去實現你的一個個目標,踏踏實實走人生的每一步,正確對待得失,才能克服內心的浮躁。

以上是我的一點感悟,如有不同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一併分享,感謝!

關於作者:“九州同行”頭條號服務於全國3-12歲的親子家庭,針對這一年齡段孩子健康成長的核心元素“陪伴”,提出【珍貴童年,我在身邊】的分享口號,為家庭分享高性價比的旅遊景點、兒童樂園、親子劇、親子酒店、自助餐廳、生鮮優選、幼兒教育等各種豐富的親子內容。

九州同行


如後先靜下心來?首先要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多培養自已的興趣愛好,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比如聽聽音樂,養養花,看一本好書!又或鍛鍊自已的肌體,哪怕每天堅持幾十個俯臥撐,都會增強自已的意志力!學會充實自已,強健自己的心靈!恐懼自然被你踩在腳下,不攻自退了!



華味尋


第一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引起的身體感覺。比如鼻腔內部氣體進出的感覺、胸部起伏的感覺、下腹部起伏的感覺。這樣練習五分鐘。這個練習會降低焦慮引起的身體緊張,反過來焦慮會減輕

第二步,閉眼覺察腦海中出現的想法。然後分析其是不是會必然發生。

第三步,前倆布做完後,專注於作當下需要做的事情。

以上三步,可以緩解焦慮感。


張海敏醫學博士


什麼事讓你有恐懼感?

是迫在眉睫的事還是遙遠的未來的事?是關乎你的事還是別人的事?

恐懼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心理行為,帶有一種預見性,你越怕什麼就會越發生什麼,現代人總結為墨菲定律。



打個比方:你終於鼓起勇氣向你喜歡的女孩表白,你開始把對白演練了幾十遍,把情景幻想過無數種,以及最後可能發生的結局都想過很多遍。內心懷揣激動,有些擔心,也有些顧慮,不確定對方是否喜歡自己,也不確定對方是否答應自己,你告訴自己一定不要緊張,可是你越告訴自己不要緊張,你就會越緊張。直到腦海中一片空白,把開始準備的表白詞全都忘得乾乾淨淨,話語變得語無倫次起來,最終還是像自己擔憂的那樣女孩拒絕了你。所以你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是不可能做到靜下心來面對的。

既然不能靜下心來,那就直接面對,你把讓你恐懼的事列出來,然後在我們大腦裡輸入信息時,一定要明確暗示自己你要什麼,千萬不要暗示自己你不要做什麼。任何物體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的,人的意識也是一種物體,同樣具備能量,當你積極的信息不斷的自我的暗示,就會才產生一種強大的能量,在吸引力的作用下,那種好的行為暗示就會被吸收,那種不好的行為暗示就會剔除,那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心想事成。

所以你首先要知道什麼事讓你產生了恐懼感,才會通過積極地自我暗示克服恐懼感,讓自己的心理不斷完善和提升,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挑戰。


小資男人


我們大家都生活在一個不太安全的世界之中,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害怕,當然也就會產生由各式各樣的害怕所以起的恐懼。再說了我們的世界發展的前景是未知的,我們自己未來的走向是未知的,為了讓自己在這個未知的世界之上更好的生存,我們必然會產生害怕,有害怕也就自然會引發焦慮,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為了生存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所以我們首先要接納害怕以及由害怕引發的焦慮。

首先我們知道,遭遇害怕和恐懼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應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比如,當我們面對毒奶粉、假化肥、家藥品、核輻射、細菌等問題時,我們會產生害怕和恐懼;當我們面對道德淪喪、坑蒙拐騙偷等問題時,我們也肯定會產生深深的恐懼和害怕等等。正是有了這些害怕和恐懼的提示,使我們避免了許多慘劇的發生而生存了下來。所以我們要生存下去,要生存的更加美好,那麼我們就必須在害怕和恐懼的事件或事情之中學會如何避免可怕的、有害的事物,所以有恐懼和害怕是正常的,它可以讓我們防患未然,也可以讓我們去不斷創造和發明使我們免於恐懼的手段和技術。所以我們既要接納害怕和恐懼引起的焦慮,也要用積極的心理和行為來改善和消除引起害怕和恐懼起因。

其次,前面我們說了,所有的人都會無一例外感受到害怕和恐懼引發的焦慮,也就是說所有的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曾感受過內疚、孤獨和痛苦而產生的害怕與恐懼,當然所有的人也都在嚮往內心的安寧。所以我們就沒有必要對親朋好友掩飾自己心中的真實感受,其實向他們說出自己的害怕、傾訴自己的心聲,那麼你的恐懼和害怕也就會在他們的同理共情之下得到減輕或消失。

再次,你很可能是在高標準嚴要求或在充滿競爭風險性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種環境會潛移默化地成為對自己做人做事力求完美的要求,所以容易讓你內心總體驗著緊張、疑慮、害怕等不安全感。另外也可能與所面臨的某件事實或對事實瞭解的不夠透徹。針對這兩種情況,一方面必須要知道,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人既不會事事行,也不會事事不行;一事行不能說事事行,一事不行也不能說事事不行;優點和缺點不能隨意增加或丟掉,成功失敗也不是自說自定。一個人應該接納自己,並肯定自己的價值,不自以為是也不妄自菲薄。所以要保持一顆平常的心且知足常樂,這才是完美的心境。另一方面靜下心來對所面臨的事兒進行周全的考慮和分析,把涉及的因素都列出來,然後逐一分析,並把目前所做的事與所關注的事去作對比,看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如果是利大於弊,那麼我們所關注的“事”就是吹毛求疵。既然是吹毛求疵,那麼我們就將它義無反顧地捨去。最後你會發現,事情也不過如此,事情沒有自己所想象的那麼壞,自己把自己嚇倒了。

最後,出現焦慮情緒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做一些放鬆訓練。如深呼吸放鬆(長長地、慢慢地吸氣。你可以將你的肺部想象成一個氣球,你想盡量將這個氣球充滿。當你感到氣球已經全部膨脹了起來,就表明已經氣沉丹田,保留兩秒鐘。然後,輕輕地、慢慢地將氣呼出。吸氣持續四秒鐘,呼氣也持續四秒鐘。你可以一邊呼吸一邊數秒。為了放慢速度,你數秒的方法可以做些改變,將“一秒”變成“一個千分之一”這樣可以將速度基本上降到大約一秒鐘一個數字。開始吸氣時,你的腦子裡便開始數:“一個千分之一,兩個千分之一,三個千分之一,四個千分之一”,你一定要將吸氣堅持到數完“四個千分之一”,然後以同樣的方法呼氣。),或想象放鬆(想象放鬆法是通過一些安寧、舒緩、愉悅的情景的想象以達到身心放鬆的目的,你要儘量運用各種感官,觀其形、聽其聲、嗅其味、觸其柔……恰如親臨其景。比如,你可以想象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散步。在一個暮春的下午,夕陽西下,餘輝相映,你踩在柔軟的草地上,清新的野草味、花香味以及田園味陣陣撲鼻,不時還有鳥兒鳴叫、蜂蝶飛舞。你身臨其境,微風拂面,就像小時候媽媽溫柔的撫摸;柔光沐浴,就像出遠門時父母的諄諄叮嚀;高天遠山令你心曠神怡,你此時舒展全身,慢慢地做深呼吸,感到無比輕鬆舒坦。)。這樣就可以排除雜念,心平氣和,達到化解恐懼焦慮心理的目的。



餘香qch


首先是調整好心態最為重要、心態決定人的思想,找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去想那些煩惱的事情、聽聽歌曲、看看書、讓自己心態平靜下來、慢慢地、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吧、為完成目標而去努力吧、會快樂起來。

其實我認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和朋友、聊聊天、這是很有效的辦法、相信你的心情很快就能靜下來,恐懼不再害怕、快樂將陪伴在你的左右,




細雨雨蝶兒方言版


面對恐懼,首先是不要抗拒它,而要學著和它共處。

讓自己平靜下來,可以深呼吸、聽音樂、唱歌、運動、玩遊戲、看電影……總之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稍稍轉移一下注意力,幫助自己心緒平靜下來。

把恐懼想象成一個實體,想象房間裡只有你和它,你和它對抗,只會讓你精疲力盡,毫無益處,不如讓它靜靜待在一旁。告訴它:噢你在,好的。

接受了恐懼的存在,你就不會再把心力都消耗在對抗恐懼上,就可以有更多力氣去想怎麼辦。

既然恐懼無法解決問題,那就想想怎麼才能消除令你恐懼的東西。導致恐懼的直接原因往往是某種心理。那就去追溯它,面對它,解決它。

怎麼樣,都比面對恐懼要容易得多。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旦你啟動了“怎麼辦”這個程序,恐懼本身,也就變得不那麼可怕了,你甚至可能都忘了它的存在。

記住,勇者,不是沒有恐懼的人,而恰恰是懂得如何與恐懼和平共處的人。


映晴


如何靜下心來面對恐懼感?

如果真能靜下來,肯定是不會恐懼了,正因為有恐懼,所以是不可能靜下來的。

我們研究一下什麼是恐懼,恐懼是面對實際危險時表現出的害怕,想想現在有實際危險嗎,一般人是沒有的,那為什麼有恐懼感呢,顯然,恐懼是焦慮放大的。那焦慮是什麼,焦慮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事情的擔心,焦慮是擔心那些沒必要擔心的事情,這是不合理認知造成的,並且還可能受過某些刺激驚嚇,再加上性格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所以只有通過改變認知,建立新的思維模式,優化個性培養自信來消除焦慮。

不焦慮了,也不會有什麼恐懼,這種狀態是肯定可以靜下來的。

靜下來面對恐懼,最多也就是假平靜,內心的害怕照樣,也是很痛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