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吃掉那隻青蛙》:告別窮忙,時間管理大師教你如何高效工作

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裡,絕大多數人最大的生活感受就是一個字“忙”。甚至忙到沒有時間社交、沒有時間吃飯、睡覺。

可是卻很少有人問自己,是真的很忙嗎?又為什麼忙呢?

其實我們反觀那些在工作中很有成就的人,每天的工作雖然排的很滿,但是卻井井有條。他們每天好像只做幾件大事,卻完成了企業最重要的發展指標。

可是我們普通人為什麼每天做了無數件事情,但是最後卻好像一無所獲呢?

如果你能夠看看博恩·崔西的這本《吃掉那隻青蛙》的話,估計就能夠找到問題的答案了。

我們普通人之所以工作效率低下,就是因為工作的時候過於盲目,沒有找到最大的青蛙吃掉。

博恩·崔西被稱為時間管理大師,也是享譽世界的企業銷售培訓專家。他懂得將時間花費在最重要的任務上面,用最短的時間,做最高效的事情。


《吃掉那隻青蛙》:告別窮忙,時間管理大師教你如何高效工作


為什麼要吃青蛙?

吃掉那隻青蛙,實際上就是完成我們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任務。為什麼要把任務比作是青蛙而不是美味的蛋糕呢?

因為完成任務的過程對於每一個人而言,並不是那麼享受的。哪怕是我們多麼熱愛的事業,我們也不會一直擁有熱情。

經濟學裡有一個名詞,叫做邊際效用遞減定律。邊際效用遞減定律的意思就是

在單位時間內,隨著人們消耗的某種商品的數量不斷增加,消耗這種商品所帶來的新增享受遲早都會下降。

所以哪怕對我們來說是多麼具有熱情的工作,熱愛程度也會隨著時間的遞增而遞減。可是我們的生活中,卻又有無數的任務需要我們完成。而完成這些艱鉅的任務,又不能僅憑著三分鐘的熱度去完成,而是需要我們持續的行動力。

當任務在我們眼裡變成了難以下嚥的青蛙時,如果我們能夠將這隻青蛙吃掉,那麼才能真正的有收穫、有成長。


《吃掉那隻青蛙》:告別窮忙,時間管理大師教你如何高效工作


如何找到最大最醜的青蛙?

在我們所有的任務中,最重要最艱鉅的任務,也就是最大最醜也最難以下嚥的青蛙。而那些簡單的小任務,可以比作是小蝌蚪。

很多人都喜歡去處理一些小蝌蚪般的任務,因為這些任務很好處理,而且做起來很有成就感。但是完成這些小蝌蚪,卻很難有真正的收穫。只會心理上產生一種虛假的滿足感。

而那些又大又醜陋的青蛙非常難攻克。完成這些任務不僅需要很強的工作能力,而且還需要超強的自律性。但是隻要我們能夠找到最大最醜的青蛙,並且成功的將它吃掉,那麼我們就能夠更快的實現目的,完成計劃。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找到那些最大最醜陋的青蛙,然後一口一口把它吃下去。

如何才能找到最大最醜的青蛙呢?

1、找對方向,知道去哪裡找青蛙

史蒂芬柯維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你開始攀登成功的階梯之前,首先要確定好你的梯子有沒有打錯地方。”

所以我們在找青蛙之前,必須要明確自己工作目標是什麼。目標也就是任務和計劃的方向。

制定目標的時候,可以使用SMART原則來檢測目標。SMART即是:

(Specific)目標必須是具體的 

(Measurable)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

(Attainable)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

(Relevant) 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  

(Time-based)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

除了滿足以上的條件之外,最好還能夠讓目標可視化。經過數據統計,那些將明確的目標寫下來貼到醒目地方的人,比那些目標放在心理的人,目標完成率高出5-10倍。


《吃掉那隻青蛙》:告別窮忙,時間管理大師教你如何高效工作


2、強迫效率法則,找到最大最醜的

強迫效率法則的解釋是:時間有限,任何人都無法做完所有的事情,但只做那些以後能獲得正面效果的工作,做與完成最大目標有關的工作,你的時間是足夠的。

只要我們能夠找到最大最醜的青蛙,我們就一定有時間吃完它。而完成這件最重要的任務之後,我們也將完成最重要的目標。

(1)四象限法則/ABCD等級分化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出了四象限法則,並且教會大家做到要事第一。其實四象限法則就是將任務分為緊急重要的、緊急不重要的、重要不緊急的和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而我們平時需要關注的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並且將重要的任務及時拆解到平時的工作清單裡。

其實博恩·崔西在《吃掉那隻青蛙》中提到了ABCD等級分化,和史蒂芬·柯維的四象限法則是如出一轍的。

A等級的任務是最重要的任務,也就是所謂的最大的青蛙。完成這項任務就可以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力。這個等級的任務是必須要執行的。但是A類任務並不是只有一項,那麼我們可以再根據它們的重要程度排列成A-1、A-2等,然後按照順序完成。

B等級的任務是應該做的事情,也就是任務中的蝌蚪。完成這些任務並不會產生什麼太大的積極作用,不完成也不會產生什麼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工作的時候,可以B等級的任務放在碎片化的時間裡去完成。

而C/D等級的任務,是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休閒事情,或者不需要非得自己去做的任務。那麼我們可以將這些任務移交給相關人士,或者不做。

當我們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後,就可以將完成目標相關的所有任務都列在清單上,然後根據任務的重要程度按照等級劃分。找到最大最醜的青蛙吃掉它。

《吃掉那隻青蛙》:告別窮忙,時間管理大師教你如何高效工作

如何高效吃掉那隻青蛙?

等我們找到了最大最醜的青蛙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找到最好的方法,高效的吃掉它。

1、製作詳細的計劃,拆解行動

當我們制定一個目標的時候,一定是有時間限制的。我們必須要知道,要用多長時間來實現目標。我們可以根據時限,來將時間和具體行動進行拆解。

比如說,如果你的目標是用一年的時間來完成的,那麼我們可以先制定一個年計劃。然後再將年計劃拆解成4個季度計劃。再將每個季度計劃拆解成月計劃、周計劃。最後再將周計劃落實到每一天的計劃中。

我們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將所有的計劃全部制定出來,但是年計劃和最近的月計劃、周計劃是要先制定的。提前制定計劃可以幫助我們節省時間,而且也可以將大任務拆解成具體的行動。

我們可以將拆解的行動寫到每天的任務清單裡面,每完成一項任務,就將這項任務劃掉。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信心和成就感。要注意的是,每次最好只完成一個任務,不要同時去做多個任務。否則的話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事情的效率會很低。

《吃掉那隻青蛙》:告別窮忙,時間管理大師教你如何高效工作

2、根據關鍵結果評估進度、反饋自己的能力

近幾年,很多企業都開始實施OKR工作法。OKR工作法實際上就是制定出企業目標和關鍵結果的管理方法。

其實個人的目標管理方法和企業的目標管理方法如出一轍。雖然我們已經制定出了目標,也找到了最大最醜的青蛙,但是我們仍舊要找到能夠影響目標的幾個關鍵結果。因為關鍵結果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進度評估。而且只要關鍵結果完成了,那麼我們的目標也將能夠完成。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目標,找到3-5個關鍵結果。然後圍繞著關鍵結果來反饋自己的能力,評估每段時間的工作進度。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能力有限,並不可能所有事情都擅長。當我們發現了自己能力上的缺點之後,可以通過刻意練習來提升。這不僅有助於我們成長,也有助於我們高效的完成任務。

除此之外,當任務進行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可以根據關鍵結果來評估這段時間完成的進度。因為關鍵結果是量化的,所以可以根據時間來檢驗自己的完成情況。


《吃掉那隻青蛙》:告別窮忙,時間管理大師教你如何高效工作


總結:

1、先確定目標,找到正確的方向

2、制定計劃,將任務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3、集中注意力,攻克最大最醜的青蛙

4、根據關鍵結果檢驗自己的能力和工作進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