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汪精卫在日本快战败的时候,自己是作何感想?

豪哥杂谈


说到汪精卫,大家多多少少对他都有一些了解。毕竟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汉奸并不多,汪精卫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我们都知道,日本侵华对中国人民带来了苦难。汪精卫就是在中华民族最为危险的时刻,投靠日本人的。

众所周知本来汪精卫也算是国民党的高官。可是为何他会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主动向日本人示好呢?

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了。

但是,最为重要的有如下两点:

1、他觉得就当是中国的现状,肯定是打不过日本侵略者的。

在汪精卫看来,若是打不过日军,还不如投降他们。只要满足日本人的利益需求,说不定日军就会撤出中国去,若是这样的话,中日之间的战争,肯定也就不会爆发了。

当然了这仅仅是汪精卫的想法,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汪精卫太不懂日本人了,他把日本人想的太简单了。

要知道日军往我中华之心不死,这一点他根本就没有看出来。

2、汪精卫之所以要选择“亲日”,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打击蒋介石。我们都知道,孙中山在世的时候,汪精卫很受孙中山的器重。

可是,孙中山去世之后,汪精卫的地位就开始受到了威胁。尤其是半路里杀出来的蒋介石,对他威胁最大。

本来国民党内部,汪精卫被重用的时候,蒋介石是排不上号的。

但是,自从蒋介石当了黄埔军校的校长之后,他的地位日益上升。毕竟蒋介石手里掌握着一支很有前途的军队,有这一支军队作为后盾,他说话也就比较硬朗了。

尽管汪精卫在国民党内部资历很老,地位很高。但是,他手里没有兵权,这让他感到很不安全。

所以,他想借助于日本的力量,打击蒋介石。

本来日军一开始想选择蒋介石当做傀儡的。但是,蒋介石明白日本人是狼子野心,他们是喂不饱的。

所以,就拒绝了日本人的请求。

不得已日本人找到了汪精卫,汪精卫也就开始投其所好,选择了和日军合作。

在和日军合作的期间,汪精卫签订了很多卖国条约。这些条约在香港被曝光之后,汪精卫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

汪精卫因此,也如同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因为有很多爱国人士,要把他这个汉奸给杀掉。其中最为卓越的代表就是王亚樵,王亚樵派去的人,在汪精卫开会的时候,向汪精卫的身上开了三枪。

但是,这三枪都没有打中汪精卫的要害,最厉害的一枪仅仅打入了他的脊梁骨。

不过,也正是这一个子弹,伴随折磨着他的后半生,汪精卫的最终死去,也是和这颗子弹有干系。

因为国内汪精卫待不了了,所以,他只能到日本去。

可是,在日本也没有过几年,1944年11月的时候,他就因为旧伤复发而死去了。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1945年,无条件投降的。这也就是说汪精卫根本就没有见到日军投降的那一刻。

我想在他去世的那一年,他肯定意识到日本必败无疑了。

但是,那个时候,他也别无选择了,毕竟他这个卖国贼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也回不到从前了。

卖国贼就是卖国贼,一日是卖国贼终身都是卖国贼。这是任何人都改不了的现实。

本来他就饱受之前打进脊梁骨的子弹折磨,再加上精神方面受到巨大的打击。这样的他,当然是活不长了。

所以,他只能祈祷下辈子还是别当汉奸了,毕竟汉奸是人人都可以喊打的一个另类,尤其是人民痛恨的卖国贼。


不才讲史


事实上,大汉奸汪精卫在日本投降前夕就已经离奇去世了。因此,他并没有在日本投降后受到国家审判。据汪精卫的下属回忆,在1944年元旦,汪精卫在南京工作时突感身体不适,从此便一直卧床不起。

这是因为汪精卫当年曾经遭到过王亚樵派出的刺客的枪击,而那枚子弹一直深陷在汪精卫的体内没有取出。随着时间推移,子弹中的铅毒逐渐扩散并侵入骨髓,导致汪精卫晚年饱受病痛的折磨。

到了1944年3月,日本人允许了汪精卫到日本名古屋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请求。据日本方面称,日本的医生给汪精卫进行了最好的手术治疗。但是没过几天,汪精卫的病情便继续恶化,最终病发身亡。11月10日下午4点多,大汉奸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大学附属医院停止了呼吸,终年62岁。



对于汪精卫的起因,历来众说纷纭。除了日本官方所公布的不治身亡的说法以外,还有毒杀、自杀等各种各样说法。不过,无论汪精卫到底是怎么死的,但他当时似乎已经预感到了日本最终会失败,所以留下了一篇日记来替自己洗白。试想,如果汪精卫在抗战结束后还活着,他又会作何感想呢?


大汉奸汪精卫临终之前,曾向夫人陈璧君口述了一番话,并被陈璧君记在了笔记里。在笔记里,汪精卫一直替自己百般辩解,一再强调自己当年是出于“曲线图存”和保全蒋介石政府的目的,才会放弃人格向日本人委曲求全。

然而,国民政府可不吃这一套。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愤怒地下令炸开了汪精卫的坟墓,并将其尸体挫骨扬灰,用以惩戒其投靠日本人的罪恶行为。不过以汪精卫的风格来看,如果他在日本战败时还活着,想必又会向南京国民政府抛出另一番长篇大论,并“慷慨”叙述自己的“曲线救国”特色。


世界人文通史


1944年,面对日军节节败退,大汉奸汪精卫心情很沮丧。在他的《最后之心情》一文中:汪精卫尽管对自己充当民族罪人的犯罪事实百般推脱,但也不得不承认:“自毁其人格,置四十年来为国家奋斗之历史不顾!亦以此为历史所未有之非常时期,计非出此险局为危策,不足以延国脉于一线。”说白了:我汪精卫是汉奸没错,但我那是曲线救国嘛!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精卫是他的笔名。他是广东三水人,父亲是县衙的幕僚。得益于“家学深厚”,加上他刻苦攻读。1902年参加番禺的县试,汪兆铭就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随后他又参加广州府试,一举拿下第一名。十九岁少年府试第一成为当时广州城内流传的热点新闻。时八国联军侵华,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有志之士,无不愤慨。感到救国图存的重要性。汪精卫和古应芬、朱执信、胡毅生等爱国青年,在广州创立群益学社。“讲求实学,相互策励”。

1905年7月,留学法国的汪精卫加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的同盟会,并帮忙起草了同盟会会章。由于文笔出色,他经常在《民报》上发表评论文章,痛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保皇谬论。

另外他口才出众,跟在孙中山后,为发动武装起义下南洋游说华人募捐。

1907年至1908年,由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纷纷遭到镇压以失败告终,同盟会内部又发生分裂,反清活动转入低谷,大家士气低落,弥漫着失败的悲观。汪精卫认为,只有采取“直接激烈之行为”,才能唤起大家推翻清政府的热情。1909年,他不顾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人的反对,潜入北京,誓“与虏酋拼命”。

谁知暗杀摄政王载沣一事败泄露,他被捕入狱,判为终身监禁。可以说年轻时的汪精卫,热血沸腾,是令人钦佩的爱国青年。

但是汪精卫有个致命的缺点——立场不够坚定!

关入大牢的汪精卫抵挡不了肃亲王善耆的“糖衣炮弹”,曾写下“引刀一快,不负少年头”的他,这时在狱中改口,写下“瓜蔓已都无可摘,豆萁何苦更相煎。”竟暗暗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辛亥革命后,他又被袁世凯利用,跟袁克定结拜为兄弟,公然违背同盟会的纲领,声称:中国若再闹下去,必将引来外人瓜分。标榜要调和南北,共济国事。1911年底,孙中山归国,不久他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反对和议,汪精卫就对孙中山施压。“你不赞成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之位?”

后孙中山病逝,作为孙中山逝世的见证人,同时也是遗嘱的起草者。汪精卫本应在国民党内获得更高政治地位,可不管他怎么机关算尽,总是位居蒋介石之后。他不甘心当个“万年老二”。跟蒋介石几番交手后,总是败下阵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汪精卫终于等来他“羊眉吐气”的那天,他抵挡不了日本人的诱惑,在这年的12月29日,公然投靠日本鬼子。说什么“一个弱国对于一强国,不得已而战,极度的牺牲是万万不能免的。”他认为“中国战下去,日本不免伤,中国则只有死而已。”

1941年,汪伪政权在南京设立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大量没有储备金的伪钞,日寇用刺刀保证这些废纸流通,南京城内的军用物资则大量流往日本。汪精卫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开展“新国民运动”,灌输“中日亲善”、“共建大东亚共荣圈”、“共存共荣”等。

1944年11月10日,大汉奸汪精卫病死在日本名古屋,总算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本草百晓生


其实汪精卫在1944年就去世了,他没有活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来猜猜汪精卫看见日本战败的时候会有什么心情:

一:震惊。



至1939年汪精卫集团投靠日本,弃全国人民于不顾之后,相信那时候的汪精卫对日本是充满了信心与恐惧。但是他绝对没有想到,在5年浴血奋战之后,看似不可一世的日本会被中国乃至盟军干趴下。那嚣张跋扈的日本,那扬言一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那号称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日本,就那样径直的倒下了,倒在神州大地上,倒在纯洁又正直、饱受欺凌的中国人民的脚下。



1945年战败的日本,如果汪精卫可以活到投降的那一天,他一定会感到非常震惊。

二:后悔。



汪精卫本来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在国名党身任要职的政治领袖。他如果一直待在中国,一直站在中国人民这一边,相信他和万万中国人一起坚持下去,他也可以看见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可是汪精卫却生性软弱,受到了梅思平、陶希圣之流的劝降煽动,再加上汪精卫自身政治立场不坚定,最后踏上了成为日本傀儡的这条万劫不复的道路。



如果汪精卫活到了战争胜利的那一天,当他看见日本投降,他应该会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坚持留在中国人民的一边,后悔没有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后悔听了那些投降派的鬼话。

三:绝望。



汪精卫如果活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天,他一定会被盟军从日本遣送回中国,并且作为战犯的身份受到审判。要知道汪精卫领导的汪伪政府旗下的军队以及情报特务机构在抗日战争时期,给那些正义的抗日勇士增加了不少的麻烦,他们手下沾染了不少正义人士的鲜血。汪精卫作为汪伪政府的首领,必然要为这一切付出代价。



汪精卫如果一直待在中国,站在人民这一边,他就可以继续待着国民党政府里面,继续做他的国民党领袖。他也不用作为汪伪政府的最大黑手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正义联盟的制裁。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汪精卫还是在抗战胜利前那一年因病去世了。汪精卫一死,汪伪政府也失去了最大的代言人。他的去世对于他自己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逃脱了即将到来的审判。不过抗战结束后,蒋介石还是将他的安葬之所予以销毁,做为汪精卫对中国人民所做出的罪恶之事的谢罪之举。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汪精卫的失败在于两点:第一,权力欲望过于强烈;第二,严重缺乏军事能力。


第一,权力欲望过于强烈

汪精卫年轻时候是一个单纯的革命者,不考虑自己,只是一味的为国为民。

但汪精卫很快变为一个政客。

在孙中山去世时,汪精卫认为他应该继承国民党领袖地位。他跟随孙中山的时间更长,党内地位更高。

在汪精卫成为孙中山左膀右臂时,蒋介石还是小角色。

可惜,当时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时代,汪精卫不懂军事,所以党内必须倚重蒋介石,最终蒋成为国民党的领袖,盖过了汪精卫、胡汉民等人。

汪精卫并不私心,从孙中山去世以后他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和蒋介石争权。

北伐战争时期,汪精卫甚至搞出了宁汉分流,自立武汉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对立,但最终崩盘。

在中原大战时期,汪精卫几乎成为反对派的精神领袖和最高领袖,然而中原大战以反对派军人惨败告终。

随后还有很多的争权夺利行为,汪精卫全部失败。

抗战爆发后,汪精卫名义上是副总裁,并无实权,等于是个闲人。

政客是会不顾一切夺权的,汪精卫也不例外。

日本人找到他让他做儿皇帝,他犹豫一番也就统一了。

第二,严重缺乏军事能力。

抗战爆发以后,国军连续战败,国土沦陷大半。

然而,在武汉会战以后,蒋介石、毛泽东以及国内有识之士,认为抗战必胜,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以日本的国力不能支持持久战争,同时日本和英美法又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开战。

以日本的国力和英美法作对,也就必败无疑。

但汪精卫却不懂这点,他是文人不懂军事。

汪精卫只看到国军不是日军对手,连战连败。

淞沪会战,我军使用70万,日军使用20多万。我军兵力约是敌人三倍,然而都是轻装步兵,根本不是日军大量重武器的对手。苦战3个月,最终上海还是沦陷,国军伤亡20万,日军伤亡5万多人。

此次作战,国军使用了大量中央军,连本钱都掏出来了,也没有打赢。

汪精卫由此认为,抗战国军必败,还不如在全面崩溃、无条件投降之前,先屈膝投降挽回一些利益。

这种观点是可笑的。

为什么汪精卫有如此稚嫩的军事观点,主要他身边没有军事方面的幕僚,而都是一群文人,不能给他提供正确建议。

其实,汪精卫刚刚投靠日本人就后悔了。

当时日本人许诺由他独立组建伪国民政府,有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大权,中日平等建交,日本只是有一些特权。

但汪精卫投降以后,日本立即不认账,《日汪密约》要求:

承认伪满洲国,日、“支”、“满”“三国”提携;

定蒙疆(当时的绥远、察哈尔两省和山西省北部)、华北、长江下游和华南岛屿为“日支强度结合地带”,由日军长期占领;

汪伪政府自中央至地方都由日本顾问或职员监督;

汪伪军和警察由日本供给武器并加以训练;

汪伪政府的财政经济政策和工农交通事业由日本控制,一切资源由日本任意开发;

禁止一切抗日活动。

其实,以上条款同无条件投降也差不多了。

汪精卫极为懊悔,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的幕僚梅思平、陶希圣不愿意毫无好处又去卖国,脱离汪精卫阵营逃走。

汪精卫死前,是懊悔无比的。


萨沙


我曾经回答过一个有关汪精卫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被很多人称之为“汉奸”。我在之前那个问题说过,我不想为汪精卫洗白,更没有必要为他洗白。我只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汪精卫。可笑的是,有人问我,“还原真实的汪精卫有什么用?他是汉奸就是汉奸”。这个回答实在好笑,那我大可以问,那你看去看历史有什么用?还不如去看抗日神剧,里面的一个个汉奸全部都是没有人性,出生就是汉奸的人,那看着八路军一枪突突好几个岂不是更过瘾?胡适说“历史不是认人打扮的小姑娘”,看历史的目的,是看历史中真实的人性以及人类走过的那些弯路。

好了,言归正传,来说说汪精卫晚年的心境。我不得不再次强调,不管汪精卫成立“汪伪政权”有什么高尚的打算,但历史事实证明,他的确是被盯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汪精卫作为中华民族的罪人本无可非议。但是我们仍旧要了解汪精卫在成立“汪伪政权”之后的所思所想,给后人以借鉴。

汪精卫是死于1944年11月10日下午4点,现在网上很多人说他是被日本人杀害,只是因为他最后死在日本,所以很多人都有此猜测。汪精卫的死因完全是因为1935年被人刺杀,伤口感染所致。当然,间接原因是因为汪精卫晚年郁闷悲苦的心境。

汪精卫之所以投降日本,完全是他天真的幻想,他觉得可以以此来与日本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保存国家实力的目的。汪精卫其实早就料到自己会被骂成卖国贼,他曾经说,我“要经常不断的被骂为卖国贼,汉奸。但我已经做了挨骂的思想准备。我所盼望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日本的政策能按与我们约定的那样,在中国广泛宣传……我们在那个时候,才能与抗日的青年们见面,互相笑着说明以前各自所走的不同的道路,一切都是为了落后的亚洲的繁荣”。

可是,令汪精卫万万没想到的是,日本人并没有按照他的意愿与自己谈判,汪精卫所希望的,自己成立的政府要绝对自由,保持“青天白日旗”不分裂政府的主张,遭到了日本的拒绝。因此,汪精卫心中异常悲苦。他曾经说,我已经喝了毒酒,即使现在不喝,我也将必死(大意)。

因为汪精卫是1944年去世的,那个时候,日本还没有投降。不过当战争到持久战阶段的时候,汪精卫及其周佛海等人,就已经预料到了日本必将失败。因为汪精卫晚年留下的资料比较少,我们只有从周佛海的日记中揣测一二。周佛海曾在日记里感慨,他和汪精卫都感到前途渺茫。他们错误估计了日本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把中国的战斗力估计得过低。当然,更没有想到美国会介入战争。“一念之差,百劫不回!”汪精卫在去世前,曾做过一首词叫《金缕曲》,颇能反应他的心境,里面有“我亦疮痍今满体,忍须臾,一见欃枪扫。逢地下,两含笑。”这里既说的是他的身体状况,更是他痛苦后悔的心境。


兮兮说事儿


尝试站在汪精卫的立场上,日本快要战败时,他大约一是为国家庆幸,二是为自己悲哀吧。

汪精卫的身份是叛国的汉奸,这个无可洗白。不过,个人觉得汪精卫身为国民党副总裁,他之所以投靠日本,除了为个人的地位权势外,大约也确实有“按我的方法才能救中国”的想法吧。

年轻时的汪精卫,也曾是谋刺满清王爷,不畏死亡的热血青年。此后他作为孙中山的助手,一直是国民党高层。在七七事变前后,他还是很积极地呼号抗日。他投靠日本的时间,是在1938年,正值抗战防御阶段向相持阶段转换,当时日军气势如虹,一年时间已经吞下了中国半壁江山已经打下了武汉,可以说气焰嚣张。而汪精卫本身文人气息太重,历次和蒋介石的斗争都是沉不住气,不敢直面困难,所以才被蒋介石排挤边缘化。现在,他老毛病又犯了,觉得日本这么厉害,我们打不过嘛,还是投降可以保全民族血脉。

也别光怪他了,就现在头条上,还有不少人叫嚣,认为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错了,因为当时敌强我弱,打不赢,打起来一年丢了半个中国,还不如跟以前一样慢慢一个省一个省送。你看,在日本鬼子已经被打败70多年的今天,还有人这么说,当时汪精卫又没开穿越眼,他害怕求和也不是啥怪事吧。

闲话少说,汪精卫唯一没想到,过去他对蒋介石退让、躲避、妥协是党内斗争,如今他对日本人妥协、求和、投降却是民族大节。总而言之,他心甘情愿趟进了这粪坑,就得做好这方面觉悟——当然,也有人说,这是蒋汪二人的合作。一个留在同盟国阵营,一个去轴心国阵营,这样不管那个阵营胜利,中国都可以当战胜国。

总而言之,到1944年,盟军胜利可以说大局已定。中国已经和英美结盟,那么未来可以以胜利者的身份走进战后世界。这一点,我觉得汪精卫甚至可能还有些高兴,但另一方面,他也明白自己的路走到了头,必将遭到民族的审判,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对一个政治人物而言,这也是可悲可怕的命运吧,可能比死还可怕。这样一想,他在日本投降前死于日本医生之手,对他到算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巴山夜雨涮锅


鄣南煮史为您解答。

1944年11月10日,近代史上头号汉奸汪精卫终于死在了日本。没有人知道他临死之前的心情如何,但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推测一二。

194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一月,中国远征军开始在缅北反攻,至十一月时,已完全取得战场主动权。

在欧洲,这一年六月,盟军成功实施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得以开辟。八月,法国光复。苏军在东线战场迅猛推进。法西斯德国处于两面夹击的境地。

太平洋战场上,这一年十月,菲律宾莱特湾海战爆发。日本海军惨败,从此基本失去作战能力。

唯一与盟军节节胜利不相匹配的是中国战场。这一年日本发动“一号作战”,国民政府一溃千里,丢失城市146座,20余平方公里及约6000余万人民沦陷敌手。但在最后关头,国民政府还是稳住了阵脚。

从总体上来看,同盟国在1944年已占据了绝对优势,轴心国的失败已不可避免。

在这样的形势下,汪精卫的心情肯定是复杂的。

由于枪伤后遗症,汪精卫已经被病痛折磨了多年。到了1944年,基本上可以说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了。

我觉得那时他的心情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后悔。

早知是这么一个结局,当初肯定不会选择投降。安安稳稳地在重庆当个二号人物,虽无实权,但也算得上高官厚爵了。抗战胜利后,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也未可知。

第二,庆幸。

还好自己在这个时候死了,否则在日本投降之后,肯定要被押上绞刑架。与其被蒋介石绞死,还不如这样死在日本算了。

第三,无奈。

自己奋斗了大半辈子,无论是在国民党内还是当汉奸,表面上总算还比较风光,却如此窝囊地死去。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年刺杀载沣被捕后死在清政府手里好。


鄣南煮史


汪降日后,心境极其复杂,曾有过撕扯自己头发歇斯底里状,想必他为曾经有过的"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世英名,如今却走向自绝于人民的悔意,可上了贼船,一切都由不得他了。日本人岂能饶过他?

汪文人气质浓重,政客权谋远不如老蒋,这也是他欲取蒋而不能代之最终走向汉奸路的主要缘由。应该说,汪游移不定、优柔寡断、不善明辨是非的文人气质害了他。

抗战后期,汪清楚的意识到附逆日寇、做汉奸贼子的下场,心境愈加败坏。他试图用"曲线救国"为自己开脱。

汪从一个早期反清的革命党人堕落成中华民族的罪人,带坏了一批政坛失意落寞的投机分子,他们助纣为虐帮助日本人残害自己同胞,汪则成了万世奸佞,最大的卖国贼。

汪的汉奸史是警醒后世的最大反面教材。


活着d知觉


汪精卫身上有不成熟文人的影子!情绪激昂的时候可以“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当情绪低沉的时候,面对失败各种逃避,各种沉沦!

汪精卫很帅,民国大帅哥之一!汪精卫很有才华,作为总理遗嘱的撰写人,其名望之大,风头之盛!几乎就是钦定的总理接班人!但是一切错误的根子是当他从北京回到广州的时候注定的,因为他遇到了另一个人蒋中正!而这个以总理追随者自居的人,对他是毕恭毕敬!让汪精卫错误地认为这个人将是自己最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一文一武,双剑合璧!所以他们通过廖仲恺被刺事件用了阴谋的手段,扫清了胡汉名和许崇智这两块拦路石!当蒋中正把自己的兰谱递给汪精卫,想与汪精卫结拜的时候,汪精卫的夫人那个南洋富商千金,毒辣地眼光证明了其正确性,坚决反对!当所有拦路虎都扫清后,汪精卫还做着自己是党的领袖的美梦。而“中山舰事件”爆发后,蒋介石成为最大赢家的时候!汪精卫选择了逃跑,躲避!那一刻开始汪精卫沉沦了!

汪精卫再出山的时候,就只能选择被动与蒋中正合作!但是这口气是 永远出不去的。接下来的几乎所有时光,汪精卫都在和蒋中正斗法!选择投靠日本人的时候,是因为日本人承诺可以让他当元首。而这是卖国,自己可能成为卖国贼,他却丝毫没有引起重视!先是逃到云南,后来又逃到缅甸,蒋中正的劝归信不可以说没有民族大义,不可以说没有真心实意!但每一封劝归信在汪精卫的眼里都是讽刺!都是把汪精卫推向日本人更近一步的石头!最后汪精卫还是投入了日本人的怀抱!


或许可以理解汪精卫,因为之前在华北的时候,宋哲元、张自忠也曾经不顾中央的一封封劝阻信,还和日本人谈判,梦想着让渡一点点权力,避免战争。但是当日本人的真实意图暴露的时候,张自忠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证明了他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决心,证明了自己不是汉奸!那么汪精卫或许算是被日本人骗去的 。但是软弱的他还是逃避现实,做了一个大汉奸!

汪精卫的出逃影响大于他出逃的实际意义。因为作为党和国家名义上的二把手,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候,在人心丧乱的时候,你的出逃,影响了一大批中国人,严重削弱了中国抗日的决心!所以这个损失是汪精卫在伪统区,无论做多少努力都无法挽回的!和蒋中正比权谋玩权术,你技不如人,要么认命,要么离开政界!可是汪精卫却要拿国家命运去对赌,这种案认谁都翻不了!

当日本侵华失败的二十多年后,香港报纸登了一篇《最后之心情》,传说是1944年汪精卫的口述。真假难辨!“今铭在宁六年,明知日方将败,而仍继续以之为对象磋商者,则以国事虽有转机,尚在逆水行舟”有人说这是汪精卫后悔了。个人认为其实不然,“此恨绵绵无绝期!”在他的潜台词里,“今兆铭冒此天下之大不韪,投敌与介石一博,无奈仍胜利无望,将要败北!此大恨也,不瞑目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