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新生寶寶臍帶護理法則,準媽媽必看,準爸爸必讀!

李群豔(湖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護師)

臍帶,是胎兒與母體聯繫的紐帶,是母親供給胎兒營養和胎兒排洩廢物的必經之道。胎兒出生後,醫生將臍帶在離根部1~2釐米處予以結紮、剪斷。臍帶被剪斷後便形成了創面,如果護理不當,細菌進入創面生長繁殖,或沿臍血管進入血循環,輕者可造成臍炎,重者可導致敗血症和破傷風等,甚至威脅生命。所以寶寶臍部護理不容忽視。

正常應是這樣的

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生後頭幾個小時,臍帶殘端呈藍白色、溼潤且有光澤,之後由於空氣的風乾及臍血管的壞死,臍帶殘端逐漸乾癟而變成黑色條索狀,周圍皮膚應是沒有紅腫現象的。

一般出生後3~7天或長達2~3周,臍帶殘端自行脫落。臍帶殘端脫落後會像一般的傷口一樣逐漸癒合,頭1~2天臍窩內可能會有少量滲液、滲血,但無異味,幾天後完全癒合。位於身體內部的臍血管由於收縮,牽引皮膚使之凹陷而形成臍窩,這就是平常所說的“肚臍眼”。

新生寶寶臍帶護理法則,準媽媽必看,準爸爸必讀!

每日清潔消毒臍部

①臍帶殘端脫落之前的護理:每日1~2次。洗乾淨雙手,一隻手輕輕提起臍帶的結紮線,另一隻手用75%酒精棉籤從斷臍創面向臍帶根部環形或直線擦拭,將分泌物及血跡擦除乾淨;再換一酒精棉籤從臍根向外環形擦拭周圍皮膚,不可來回亂擦,以免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帶入臍部;最後把用手提過的結紮線也擦拭乾淨。

②臍帶殘端脫落之後的護理:每日1~2次。洗乾淨雙手,一隻手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撐開臍周皮膚,以充分顯露臍窩,另一隻手用75%酒精棉籤從臍窩中心向外環形擦拭,將分泌物及血跡擦除乾淨;再換一酒精棉籤由內向外環形擦拭周圍皮膚。

③關於消毒藥物的選擇。首選75%酒精,因為酒精的消毒能力雖弱,但其揮發性較強,有利於保持臍帶殘端和臍窩的乾燥。目前不主張用龍膽紫,因龍膽紫可使表面結痂掩蓋症狀,並使內部分泌物排不出來,以致感染加重;也不宜撒“消炎粉”之類,因異物刺激不利於傷口痊癒,還可能引起感染。

新生寶寶臍帶護理法則,準媽媽必看,準爸爸必讀!

保持局部清潔乾燥

潮溼溫暖的環境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故應保持局部清潔乾燥。

①一般寶寶出生後24小時,臍部就不需再用紗布覆蓋,而應充分暴露,以促進臍帶殘端的乾燥、脫落和臍窩的癒合。

②注意尿布不宜蓋到臍部,可以將尿布的上端往下翻轉,以免排尿後汙染臍部創面。臍部一旦被尿液浸溼,要立即用幹棉球或棉籤擦乾,然後用酒精棉籤消毒。

③臍窩完全癒合之前,不宜讓寶寶泡在浴盆裡洗澡。可以先擦洗上半身,再洗下半身。若不慎弄溼,洗澡完畢應立即按上法消毒。

新生寶寶臍帶護理法則,準媽媽必看,準爸爸必讀!

這些為異常情況

①臍帶殘端滲血量多。可能為結紮不牢固或結紮線脫落,需到醫院重新結紮止血。

②臍帶殘端不脫落。如果寶寶的臍帶2周後仍未脫落,要仔細觀察臍帶的情況,只要沒有紅腫、大量滲液或化膿等感染跡象,就不用擔心。若不方便護理,可抱寶寶到醫院去剪掉臍帶殘端(剪臍帶是不痛的)。注意不要強行扯斷臍帶,以免出血。

③臍炎。輕者臍根部與臍周皮膚輕度紅腫,可伴少量膿性分泌物。重者臍部及臍周明顯紅腫發硬,膿性分泌物較多,常有臭味;也可沿未閉合的臍血管侵入血液引起敗血症,此時寶寶常伴有發熱或體溫不升、食慾減退、精神不如以前等。出現以上現象須立即前往醫院診治。

④臍肉芽腫。慢性臍炎常形成臍肉芽腫,表現為一小的櫻紅色腫物,表面可有膿性溢液,往往經久不愈。可找醫生處理。

⑤臍部先天發育異常。胎兒時期臍帶與腸道、膀胱曾有密切的關聯,若這關聯未按正常閉合,出生後臍部與腸道或膀胱仍相通,則可見黃色黏稠腸內容物或尿液從肚臍流出,這些疾病需要外科手術治療。還有比較常見的臍疝,是腸管從臍環突出形成。臍疝多發生在寶寶臍帶脫落數日或數週後,主要表現為臍部有可復性腫物突出,即哭鬧時腫物增大,局部皮膚緊張變薄呈微青色,用手指觸摸可有衝擊感,安靜平臥或睡眠時腫物縮小消失。因為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生後18個月內,臍環仍繼續縮窄,在2歲內可自行癒合,所以,絕大多數不需要任何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