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安徽八旬老人凌晨4點進城賣水果,深夜回家:不想給孩子添負擔


張趙氏是安徽亳州市譙城區牛集鎮李大行政村人,今年已87歲。每天,老人都要蹬著三輪車到亳州蔬菜批發市場進水果,凌晨四五點鐘,她便動身,早晨六點鐘,就會到達市場,固定在湯王大道中段門前擺攤。而這樣如復一日的“生意”,老人已經堅持三年了。

一些市民經過此處,看到了正在賣水果的老人,都會不自覺的買上一些。一位買水果的大姐說:“老人還這麼辛苦,就想幫忙快點賣完,讓她早些回去。”近日,筆者在攤位前看到,來這裡買水果的人絡繹不絕。張趙氏聽力不太好,筆者看到,她佈滿皺紋的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她不斷張羅著大家免費品嚐,每次收錢後,她還自然地給顧客說:“有空明個再來,還進新鮮水果。”

家住附近的張大姐是老顧客了,當天她為老人送來兩個剛蒸好的菜包子。她說,老人在這裡擺攤有兩三年了,都是賣些應季的水果,平時老人為了節省開支只吃白水泡饃,看老人年紀大了,便經常送些水和小吃;“水果新鮮,從不缺斤少兩,買著放心。”這是顧客對老人的普遍評價。圖為遇到熟人她還會送吃的給孩子。


筆者通過與張趙氏交談得知,老人一輩子務農,丈夫在兒子兩歲時便去世了,靠種地把兒子拉扯大,一輩子未曾改嫁。如今,兒子大了,在家種地,家庭生活幸福。她自豪地說,孩子們很孝順,但由於兒媳婦身體一直不好,為了不給兒子添負擔,自己不想連累他們。圖為老人中午的午餐是自己做的鹹菜和兩個饅頭。

“我身體還很硬朗,賣水果維持生活也很好,自己不要求什麼,只要孩子們能過好就行。”她說,自己進城已有近二十年,當過清潔工,也拾過垃圾,甚至露宿街頭;現在年齡大了,前年在這賣起了水果。老人還說,這些年掙些錢只夠交房租和日常開支,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租不到房子,“我這個年齡,說沒就沒了,誰敢租房子給我。”張趙氏動情的說。圖為老人一雙飽經風霜的手。

談起賣水果。張趙氏告訴記者,到現在為止,她擺攤賣水果有三年了,在這三年的時間裡,銷售了大量水果,因為誠實守信,從不少人斤兩,大家都願意到她攤前買水果。


每天老人都是街上最後一個收攤的,天氣好的時候甚至要到深夜才肯回去,“很多下晚班的人會路過我這裡買點水果帶回去,我等他們咧。”當筆者問起老人咋還不回家時候,老人呵呵的笑著說。

晚上十點半,老人結束了一天的生意騎著三輪車往家趕。“最少的時候一天只賣了5塊錢,最多的時候也就是100多塊。”談起一天的收入老人告訴筆者。

“每天賣水果能鍛鍊身體,身上沒有一點毛病,你看看我的身體多好呀。”張趙氏老人告訴筆者,一些熱心人把自己的水果攤發到了朋友圈,很多好心人特地趕來買水果,“5元給10元,10元給20元,我心裡很過意不去,還是好心人多啊。”目送老人走進自己的小屋,筆者心中頓時感到一陣陣的暖意。更多暖心故事請關注頭條號:黑土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