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遍地古剎的張掖,市內不可錯過的4大景點

遍地古剎的張掖,市內不可錯過的4大景點

張掖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古城“甘州”,是古絲綢之路重鎮,也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的美譽。

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

張掖也是漢武帝設置的河西四郡之一,“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從武威的門戶進入河西走廊,張掖的地理位置已經屬於河西走廊的中部。在那個金戈鐵馬的年代,漢武帝派霍去病打通了河西走廊,就等於是斷了匈奴的手臂。匈奴人感嘆道,“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祁連山麓水草肥美,是馬匹生長的理想之地,霍去病在這裡創設了軍馬場,成為歷代軍馬的繁育基地,今天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軍馬場,這便是山丹軍馬場。

前往張掖交通

動車可以抵達張掖站或者張掖西站。相比於張掖站,張掖高鐵西站離市區較近。飛機可以抵達張掖甘州機場。

張掖,以寺聞名

張掖城內與武威極其相似,在張掖城內所要去打卡的地方也幾乎都是寺院。據《甘州府志》記載:“一城山光,半城塔影,連片葦溪,遍地古剎”。其中,最古老的便是萬壽寺。

萬壽寺

在現在的張掖廣場西側,有一座木塔矗立在那裡,無數的燕子圍繞在木塔上空盤旋。萬壽寺正是因這座木塔而出名,而且現在也僅存這座木塔,所以當地人也稱之為木塔寺。

據說,這座塔最早始建於北周,甚至還要靠前,歷代修繕,至今仍可以登塔遠眺。木塔身後的藏經閣,作為展覽館一直會開放到天黑。

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

張掖曾有五座分別以“木、火、土、金、水”五行命名的塔,這是張掖地區很獨特的一種塔文化,但如今僅剩下了木塔和土塔,木塔便是這座萬壽寺塔,土塔是位於大佛寺內的彌陀千佛塔。金塔、火塔和水塔均以不復存在,據說金塔原先也在大佛寺中,火塔和水塔原先分別在崇慶寺和白塔寺內,現僅留下了當年泛黃的照片。

西來寺

往南的一個小巷子叫西來寺巷,顧名思義,西來寺便坐落在這條巷子上。這座寺院在外表上看來並沒有太多驚豔之處,但它卻是張掖唯一的一座密宗寺院

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
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

大佛寺

如果說前面的兩個地方都屬於開胃菜的話,那麼接下來的絕對屬於硬菜,也是無數來到張掖的旅行者首選目的地。在西夏帝國佔據河西走廊之後,党項人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包括興修寺院、翻譯佛經,張掖的大佛寺就是在這一時期修築的。

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
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

這是西夏皇家敕建的寺院,是“西夏國寺”,也是現存唯一的一座西夏寺院,據載西夏太后曾多次來這裡居住、朝拜。相傳,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兩代元朝皇帝都出生在這裡。大佛寺與黨項皇室和蒙古皇室都有著密切的聯繫,也正因如此,這裡才留下了當今亞洲最大室內臥佛像。

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

這尊臥佛所在的臥佛殿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正對著寺院大門。臥佛殿正上懸掛的“無上正覺”匾額已經換成了複製品,原件保存在了後面萬聖殿的正中,不過兩側的雕龍畫鳳還依舊屬於原作。臥佛表示的是佛祖釋迦摩尼涅槃時候的場景,馬可·波羅曾在自己的遊記中盛讚這尊長達34.5米的大佛。

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

在臥佛腹部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眾多的文物,包括了石碑、佛經、銅佛、銅鏡等,其中最珍貴的一件是明正統六年的泥金手書《大般若經》,堪稱國寶。發現的這些文物都在後面的藏經殿中展示。

在寺院的最後,便是之前所提的土塔,這是建於明代的彌陀千佛塔。

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

鐘樓

從古至今,張掖都有一處地標性建築,這是張掖的鐘樓,也有人習慣稱其為鎮遠樓。這是河西走廊地區現存最大的鐘樓,見證了這裡五百年的滄桑鉅變。雖已不能登樓,但無論何時,這裡的鐘聲永遠都指引著張掖人找到心中的家園。

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遍地古刹的张掖,市内不可错过的4大景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