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牛麗娟:醫然自得,盡顯真性情

有一種職業叫“醫生”。

這是一個奉獻的職業,青春和熱血,歡笑和淚水……

這是一個收穫的職業,感動和滿足,樂觀和進取……

這是一個堅守的職業,責任和理想,健康和生命……

很多人喚他們為“守護生命的使者”。

也有人稱他們是“和平年代的戰士”。

還有人說他們是“沒有勳章的英雄”!

牛麗娟:醫然自得,盡顯真性情

牛麗娟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超聲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北京腫瘤學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醫促會甲狀腺疾病委員會常委,CSCO甲狀腺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甲狀腺外科專業委員會超聲專業組組長,北京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委員會委員

牛麗娟主任,一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超聲科醫生,數十年如一日的在工作崗位治病救人。她時刻懷揣對生命的敬畏心,在維護健康的道路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她說自己只是一名平凡的醫生,只是在做應該做的事情。她用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怡然自得,盡顯真性情。

醫路前行,樂在其中

是因為作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醫生,父親一生治病救人,受人愛戴?還是因為好奇父親為何對醫生有著從一而終的熱忱?亦或是因為年幼懵懂,尊重父母的意見?牛麗娟主任說不出自己從醫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從小的耳濡目染讓她意識到,醫生是一個“能幫助人”的職業。也正因為“能幫助人”,她如願地考入醫學院校,順利成為了一名超聲科醫生,開始了自己的從醫路。

“既然是治病救人的工作,就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細心、嚴謹、專業,牛麗娟主任用行動踐行著醫者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多年來,牛主任在超聲診斷、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及超聲介入治療領域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業內名氣頗為響亮。“雖然超聲科的工作不像臨床醫生搶救病人那麼驚心動魄,但對於疾病的精準診療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牛麗娟主任告訴記者,“超聲科醫生需要手、眼、腦並用。精準的手法與敏銳的觀察相結合,聚精會神,才能對病灶進行最精準的判斷和治療。”多年的臨床經驗,牛麗娟主任已然練就了慧眼巧手,許多慕名而來的病人對她讚歎不已,甚至稱她有一雙“火眼金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也並非易事。從醫29年,日復一日,牛麗娟主任已記不清自己一共看過多少位病人,但是對待每一位來到超聲科的病人,她都一視同仁,一絲不苟地捕捉著儀器屏幕上的蛛絲馬跡。然而,一整天不停歇的工作,會對頸椎、肩部、眼睛都造成很大的壓力,“顧不上吃飯,顧不上喝水”也是常有的事。牛麗娟主任對此卻很坦然,她用“忍飢挨餓,樂在其中”描述自己的工作狀態,“忙起來的時候,精神高度集中,眼前只有病人,只有工作,顧不上其他的事兒,但是每次為病人診療之後都會有所收穫,有時候是疾病方面的,有時候是生活態度方面的。所有的收穫都會幫助我進步,為我以後能更好的服務於病人提供助力,所以我是樂在其中。”牛麗娟主任欣慰地說道。

我心中的“好醫生”

古人云:“醫,乃仁術也。”作為醫生,牛麗娟主任向來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僅在專業技術水平上是業內的佼佼者,在醫德方面也有良好的口碑,很多病人評價她“是讓人放心的好醫生”。對此,牛主任說:“病人的滿意是對我最好的鼓勵,為更多的病人解決疾病的困擾是我奮鬥的目標。”在牛主任心中,“好醫生”應該:①醫術高,好醫生的專業技術水平要高,能夠給病人提供正確的診斷方向和診斷方針,讓病人少受痛苦,少走彎路,這對病人是非常重要的。②醫德好,為病人切身利益著想,設身處地地體諒病人的痛苦,這樣才能對病人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同時,也要適當考慮病人的經濟情況,制定最適合病人的診療方案。③團結協作,好醫生要懂得團結協作,共同解決問題,更好地服務病人。尤其對於腫瘤的診治,往往是多學科協同綜合治療的模式,這就更加要求醫生之間能夠充分團結合作,這是對自己的職業負責任,更是對病人負責,對生命負責。

“造成現在醫患之間矛盾的原因是很複雜的,醫生能做的就是和病人充分溝通,設身處地為病人考慮。有時,病人及家屬會對就醫產生過高的期望值;有時,由於對醫學知識沒有正確的認知,對醫生不信任,對治療方法產生恐懼等等,這些情況下都需要醫生能做靜下心來,設身處地為病人考慮問題,與其充分的溝通。只有打消病人的顧慮,建立起醫患之間的信任,才能為病人更好的進行後續的診療。”牛麗娟主任語重心長地說道。

科技引領超聲醫學發展

二戰期間,人們利用超聲波的回波形狀和振幅來對潛水艇進行探測,隨後,日本的研究人員看是致力於探索超聲波在醫學上的應用。直到50年代,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研究人員紛紛將其有關超聲波的研究成果應用於診斷膽結石、乳房腫塊和腫瘤等。隨著科技的進步,醫學影像技術不斷髮展,超聲醫學新技術和新方法層出不窮,在臨床疾病診斷精確性及臨床治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超聲是醫學影像技術的一種,其基本功能就是輔助診斷。超聲診斷對於臨床醫生來說非常重要,通過超聲檢查可以幫助醫生更立體的觀察到人體內部的病灶,以及病灶周圍相關的組織結構關係,就像給臨床醫生裝上了‘千里眼’。”牛麗娟主任說道:“除此之外,超聲現在還應用於疾病治療方面,包括射頻消融、藥物注射、穿刺引流等等。總之,超聲醫學是臨床醫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超聲醫學技術具有在體實時動態高分辨率地提供直觀的整體和局部組織器官解剖和功能診斷信息的優勢。超聲多維多參數顯像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微創介入超聲診斷和治療技術以及超聲醫學技術與其他醫學高新技術的交叉融合已經成為未來超聲醫學技術發展的前沿方向。牛麗娟主任滿懷信心地說:“不管醫學如何發展進步,超聲的輔助診斷功能都是必要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大數據和AI技術的高度進步,相信未來的超聲醫學將更加普遍化和智能化,為臨床醫生提供更便捷、更精準的信息參考。”

牛麗娟主任深知,新時代的醫生要緊跟時代進步,有創新精神,瞭解並掌握最新的科學技術,才能更好的服務於臨床。最近,牛主任致力於研究超聲與AI技術的融合,她希望能在科技的引領下,為超聲醫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牛麗娟:醫然自得,盡顯真性情

記者手記

選擇了做醫生,就選擇了付出和堅守。談到做醫生對家庭的影響,牛麗娟主任說:“我愛人也是醫生,我們彼此之間可以相互理解,但是對家庭而言是有虧欠的。對老人和孩子的陪伴都比較少,只能儘可能的抽出時間來盡做兒女、做父母的責任。做兒女、做父母,我們可能並不合格,但是,我們要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一名為更多的人守護健康的好醫生。”對於當初從醫的選擇,牛主任從未後悔過。在她看來,面對生命,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希望這些守護生命的天使們都能被生活溫柔以待,願他們的付出不被辜負!

原文刊登於《腫瘤醫學論壇》3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