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這種野草香氣四溢,根是稀罕物,泡酒喝舒筋活血,俗稱“長生草”

在我國中部地區的山區,山裡有許多野生的草藥不為人知,認識的當成寶,不認識就是草。其中有一種傘形的白花野草,香味濃烈,隔很遠都能聞到,這種野草常被當成路邊雜草,殊不知它的外號叫做“長生草”,它的根是一樣稀罕物。長生草的根自古以來就是一味知名藥材,早就被列入《神農本草經》,藥用價值很高。

這種野草香氣四溢,根是稀罕物,泡酒喝舒筋活血,俗稱“長生草”

長生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系發達,年年生,年年長,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不過它可不是浪得虛名,因為它的根價值更高,在古代醫書中,將長生草的根稱為“獨活”。為什麼會叫獨活這麼奇怪的名字呢?可能是它生長的地方沒有其他野草吧!具體來源無從考證,這個名字對於很多注重養生的人來說,並不陌生。獨活的功效類似於當歸,是屬於毛當歸的一種。

這種野草香氣四溢,根是稀罕物,泡酒喝舒筋活血,俗稱“長生草”

獨活的藥性和緩、持久,有經驗的老農民會用它來泡酒,因為獨活最擅長的就是“專理下焦風溼,兩足痛痺,溼癢拘攣。”(出自《本草正》)獨活是風溼、腰膝痛的要藥,能抵達經脈,祛風除溼,舒筋活血,散寒止痛。又因為藥效和緩,不像人參鹿茸那樣辛熱大補,再加上價格便宜,方便易得,很受到農民朋友的喜愛。

這種野草香氣四溢,根是稀罕物,泡酒喝舒筋活血,俗稱“長生草”

這種野草香氣四溢,根是稀罕物,泡酒喝舒筋活血,俗稱“長生草”

獨活有很多種,浙江的叫浙獨活,還有四川、安徽的山獨活,東北一帶的香大活,都是屬於毛當歸一科的植物,採挖的時候注意辨別。農村常見的獨活一般都是開白色傘狀小花的,長得比較高大,能有15釐米左右。挖獨活的時候需要注意保護它的根,因為它的根很長,根鬚多,儘量以完整的根鬚挖出,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它的藥用價值。

這種野草香氣四溢,根是稀罕物,泡酒喝舒筋活血,俗稱“長生草”

獨活的根洗淨後,曬乾,切片就可以泡酒了。還可以搭配牛膝、桑寄生、杜仲等一起放入酒中,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的功效(此方來自《千金方》)。

這種野草香氣四溢,根是稀罕物,泡酒喝舒筋活血,俗稱“長生草”

生理特性:本品根略呈圓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長10~750px。根頭部膨大,圓錐狀,多橫皺紋,直徑1.5~75px,頂端有莖、葉的殘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有橫長皮孔樣突起及稍突起的細根痕。質較硬,受潮則變軟,斷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數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黃色至黃棕色,形成層環棕色。有特異香氣,味苦、辛、微麻舌。

採集加工: 現多產於四川、湖北一帶。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薄片,曬乾或低溫乾燥。

這種野草香氣四溢,根是稀罕物,泡酒喝舒筋活血,俗稱“長生草”

性能特點:本品辛散苦燥,微溫能通,主入腎、肝經,兼入膀胱經,藥力較羌活為緩。作用偏裡偏下,主散在裡伏風及寒溼而通利關節止痛,尤善治少陰伏風頭痛及下半身風寒溼痺。

主治症狀:用於風寒溼痺,要洗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風寒挾溼頭痛。

這種野草香氣四溢,根是稀罕物,泡酒喝舒筋活血,俗稱“長生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浸酒。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苦燥,易傷氣耗血,故素體陰虛血燥或氣血虧虛,以及無風寒溼邪者慎服,肝風內動者忌服。

古文奇志

古時認為獨活一莖直上,不為風搖,故名獨活。《神農本草經》載:獨活……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護羌使者。生川穀。《名醫別錄》謂:獨活……一名胡王使者,一名獨搖草……生高雍州川穀或隴西南安。二、八月採根,暴幹。早期本草僅在獨活下有羌活之名,但文中提及的產地雍州、隴西南安,當時均屬“西羌胡地“,“生川穀”證明其為野生品,據二活的現代地理分佈,上述地方並無野生獨活,卻系中藥羌活中西羌的產地。故早期本草所載獨活應系羌活。

《本草經集註》曰:此州郡縣並是羌地,羌活形細而多節........出益州北部西種為獨活,色微白,形虛大..........幫名獨活。陶宏景明確指出羌活、獨活的藥材性狀及氣味明顯有別,效用不盡相同,產地殊異,是兩種藥材。應該是最早把兩活分開的本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