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杏仁茶

杏仁茶,最初是由宫廷传入民间的一种特色传统茶饮。它选用精制杏仁粉为主料,用龙凤铜制大壶烧制的沸水冲制,配以杏仁,花生,芝麻,玫瑰,桂花,葡萄干,枸杞子,樱桃,白糖等十余种佐料。色泽艳丽,香味纯正,是滋补益寿的佳品。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起酥饼

中国传统小吃之一,用面粉、黄油、水和白砂糖等材料做成的小吃。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麻团

麻团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特色油炸面食。制作起来也并不复杂,以糯米粉团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馅料,有些没有。也是广东及港澳地区常见的贺年食品,有"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另有一种石榴花煎堆,上面有红色花状物体,形似石榴,寓意多子。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芝麻酱凉面

芝麻酱凉面是一种拌面,一般夏季吃的多。配上一盘清新的凉拌菜,简单、美味、管饱。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凉粉

凉粉是一种食物,主要原材料是凉粉草、大米和豌豆,以酱油、醋、辣椒油而食,清凉爽滑,为夏季风味食品。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芝麻酱烧饼

芝麻酱烧饼是中国北京地区汉族传统小吃。香酥味美,保质期长,做法有很多种。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白水羊头

白水羊头是由羊肉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是源于北京的一道回族菜肴,其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刀工讲究,成品色白洁净,肉片又大又薄,蘸着特制的椒盐吃,软嫩清脆醇香不腻,风味独特。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炒疙瘩

炒疙瘩是北京的一种特色的炒面食品。炒疙瘩色泽深黄,黄绿相映成辉,食之绵软柔韧,醇香可口。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蜜三刀

蜜三刀起源于北宋徐州知州苏东坡,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过徐州,吃过蜜三刀后龙颜大悦,御笔手书"徐州一绝,钦定贡",至此蜜三刀就正式成为宫廷御点,并加以改良,具有浆亮不粘,味道香甜绵软,芝麻香味浓厚的特色。北京蜜制小吃品种很多。蜜是饴糖,是由大麦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成,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蝴蝶酥

特色风味小吃,蝴蝶酥因其状似蝴蝶而得名。其口感松脆香酥,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桂花香味。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蜂糕

蜂糕是用面粉或米面加糖、果料等蒸制而成的一种传统糕食小吃。民俗在九九重阳节那天,用麦面和酒发酵,再加上各种水果,用笼蒸好后切开,像蜂窝一样。吃蜂糕来助登高之兴。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煮蚕豆

煮蚕豆属于一道美食,是以蚕豆为原料,加调味品煮制成的一道小菜。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小枣粽子

小枣粽子是北京地区汉族传统名点,节日食俗。色白光滑,质地粘润,清香浓郁,若蘸以白糖,则风味更佳。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金糕

金糕又名京糕、山楂糕,是一道汉族特色糕点。它以山楂为主料,佐以白砂糖、桂花精制而成。它除了切块吃之外,还可撒上白糖,或与梨丝拌着吃,酸甜绵软,味美可口。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烧羊肉

"烧羊肉"是北京清真馆白魁老号的名肴。白魁老号开业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原名东长顺。因店主白魁制作"烧羊肉"很有名气,久而久之, 人们把东长顺直呼为"白魁"了。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绿豆糕

绿豆糕,又称干豆糕,是著名的传统特色糕点之一。绿豆糕按口味有南、北之分,北即为京式,制作时不加任何油脂,入口虽松软,但无油润感。南包括苏式和扬式,制作时需添放油脂,口感松软、细腻 。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大寿桃

大寿桃,主要是用中筋粉、水、酵母粉、抹茶粉、红曲粉等做出来的一种馒头,用来为长辈做庆寿的物品。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枣饼

枣饼是以酵面、食碱、枣为主要材料的美食,口味香甜。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豆包

豆包是以小豆(别名红小豆、赤豆、赤小豆)等为馅作成的包子。用黄米面等包的豆包又称黏豆包。用豆沙作馅的包子则称作豆沙包。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砂锅白肉

砂锅白肉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五花肉或后臀肉,酸菜,粉丝等,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砂锅白肉比白煮肉有滋味得多,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加入了酸菜,不但改善了口味,更改善了口感,因为酸菜的酸味很好地中和了五花肉的油腻感。

来了北京,记得去吃这20种东西

其实北京小吃分为回汉,加上宫廷三味,蒸、炸、煎、烙、爆、烤、涮、冲、煎、煨、熬等各种做法,归了包堆得有百十来种。

在北京,如果您心情不好,请默念:爆肚、卤煮、炒肝、砂锅白肉......念着念着就饿了......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