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相融相即——佛教与春节习俗「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一般的春节时间从腊月二十三灶神节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春节的习俗里面吸收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养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入到中国文化中,与儒家和道家鼎足而立,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都有很大影响,包括春节的习俗,也随着佛教的进入而增添了许多精彩的内容。


相融相即——佛教与春节习俗「春节习俗」


除夕撞钟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晚,过完除夕,又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在除夕之夜撞钟,伴随着钟声而进入新年,对许多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佛教传入中国,就与钟鼓结下了不解之缘,晨钟暮鼓,也成为了寺院每日的功课。“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听着清亮悠长的钟声,人们散乱的心会静下来,不知不觉就破除了内心的烦恼,增长了清凉的智慧。唐代的张继,半夜在舟中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就写下了《枫桥夜泊》的名篇。近二十多年来,寒山寺每年除夕都安排撞钟的活动,每到除夕,附近的人们都纷纷赶来寒山寺,一同安静虔诚地聆听一百零八次钟声,祈求在新的一年获得福运,饱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全国许多寺院也都纷纷效仿,推出除夕撞钟活动,在钟声中辞旧迎新,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春节风尚。


敬香礼佛

每逢春节,很多民众都会结伴去寺院敬香礼佛,庙里的香火都会特别旺盛。一般在家信佛的居士,每逢初一、十五,也经常要去寺院敬香礼佛。尤其到了正月初一,去寺院敬香拜佛的人群尤为众多,有的还争着去上头炷香,以期获得福气和好运。但事实上,敬香作为佛教常见的供养仪式,烧高香、烧头香并非源于佛教,不是佛教本身内容,也不被佛教所提倡。在佛教看来,供养佛、法、僧三宝所获功德的大小,不在于供养物的贵贱多寡,佛教界持续倡导文明敬香,以正见正行引导信教群众,并不提倡市民抢第一炷香。对民众而言,敬香,更多的是以虔敬、感恩的心,表达着民众最质朴的寄托和希望。


相融相即——佛教与春节习俗「春节习俗」

迎新祈福

春节期间,很多寺院都会举办祈福法会,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正法久住等,场面庄严,声势浩大。农历大年初一,既为春节,同时也是弥勒菩萨的圣诞,寺院里一般都会举办相关法仪和佛事。许多信众也会赶来寺院,参加新春祈福法会,希望能够获得福祉,充满法喜,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法会会举行燃灯、诵经、念佛、持咒、拜忏等活动,极富感染力,让参与者不仅可以祈求福运,还洗礼了心灵,获得清静安宁,让春节过得更有意义。


逛庙会

庙会是一种集宗教、集市、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庙会的地点一般集中在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里面及其周围,因而称为庙会。到了春节,庙会尤其热闹,活动丰富,人头攒动,春节逛庙会就成为了一种社会风俗。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宫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会加入商业性的贸易集会,有的还有娱乐性的文艺演出,如舞蹈、戏曲、花会等。庙会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是以祭祀为主,庙里的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场”,举行祭祀神佛的仪式,有的地方还扎成真人般大小的神像托偶,举行游行式的祭典。有的庙会是以宗教活动为主,信徒赶到寺庙里面主要是敬香拜佛、求福祈愿、放生还愿等,附近的商贩也会云集庙外,出售香烛、供品和吉祥物。有的庙会是以商贸为主,寺庙内外开设集市,善男信女到庙里上香,再顺便买些东西,庙会有风味小吃、日用百货等,满足百姓各种购物需求。全国各地的庙会内容也都不尽相同,各具特色,春节逛庙会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活动。


相融相即——佛教与春节习俗「春节习俗」

元宵张灯

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又被称为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元宵节的一个典型习俗就是灯会,重要的活动是要张灯、赏灯,它的来历与佛教的传入有关。东汉以后,佛教逐渐在中国流传开来,佛教的燃灯习俗也随之盛行起来。佛教认为燃灯可以驱赶人们心中的黑暗,给人带来幸福与光明,佛经里面经常也以灯来比喻佛法,“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旦打开自己的智慧之光,就能破除无明烦恼,获得觉悟。汉明帝十分重视佛教,为了在全国上下弘扬佛法,便下令在正月十五的夜晚宫廷和寺院都要“燃灯表佛”。后来这一活动由宫廷向民间传播,元宵张灯之俗就逐渐形成了。到了宋代,元宵灯节非常热闹,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就描写了元宵张灯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宵张灯的习俗流传甚广,一直到现代,元宵节除了点传统的蜡烛、灯笼外,还会挂上五光十色的电灯,为节日增添喜庆。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且也扎根到中华大地上,对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和生活习俗都影响深远。春节的习俗,也加入了许多佛教的元素。人们在春节里去寺院撞钟、敬香礼佛、燃灯祈福、逛庙会等,寄托了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净化了心灵,增添了生活乐趣,能够领略到佛教带给人精神上的安定祥和,也丰富、深化了春节的内涵和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